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都市男领导在线阅读 - 149.第五章历史的脉络

149.第五章历史的脉络

    第五章历史的脉络

    乔叶一页页的顺着祖谱往下看,他吃惊的发现,附记中竟然有他爷爷乔敦雄的事迹。

    想想看,在民国二十八年,也就是一九三九年,乔敦雄才二十几岁,祖谱上说他已经练得一身好武艺,在益城江湖上赫赫有名了。

    而且,乔敦雄还做了一个什么的头目,不过好像不是正规军,也不是革命队伍,当然也不是土匪,就是旧社会类似于武馆之类的组织,而且有些来头,首领是正宗的满族将领,原益城旗兵团的一个副团长,名叫关山魁。

    关于益城八旗兵,乔叶是有点了解的,因为益城的满族兵营那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的,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讲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战役之时,提到过勇敢的益城满族兵,虽然只去了几百人,但作战勇猛顽强,毙敌立功,己方也有很多人壮烈殉国,据说这是八旗兵的最后一次辉煌。

    清朝时的益城府尚武,民风彪悍,特别是在八旗子弟来到之后,风气尤甚。或许有人会问,小小的益城府是何战略要地,怎会驻守有八旗子弟兵呢

    对于这些乔叶并不是太清楚,对于旗城的历史沿革也没有系统的了解。以前没有多少兴趣,现在旗兵团的副团长和自己的爷爷扯上了关系,乔叶的好奇心一下子吊了起来,这就开始查资料,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很快,乔叶就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历史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原来,清朝时期益城不仅有满洲兵营,而且还有满洲水师在此驻扎。这些都有可靠的历史记载为据,而且现在还保留有几间当时兵营的办公室呵呵,也就是衙门为证。

    所以到现在益城的满族人为数众多,而且来源极为清楚,祖先都是来自长白山脚下,是跟着nuer哈赤、皇太极出生入死、打天下的人。当然也有少部分的蒙古族人,他们是作为旗人的“包衣”满语,就是家里的奴仆的意思身份来到益城的,并定居于此的。

    乔叶看到资料上说,雍正七年七月时,皇帝亲自决定自京师调拨满洲兵2000人驻防益城府,并在城北另行修建旗兵营,称为满城或是旗城,与汉族居住地互不相扰。

    旗兵采用nuer哈赤创办的八旗制编建,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蓝此三旗的四边镶一道红边,镶红红旗四边镶一道白边八旗组成,设将军一员,副都统一员管辖,永远驻防。

    这些旗兵分数批进驻旗城。满族人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个个彪悍勇猛、武艺高强,擅于在草原上驰骋,来到益城后遇有战事,也采取了来无影去无踪的神速战术。虽然益城南半部是山区,但也拥有大片的平原,足以够八旗子弟纵马由缰。

    尔后旗兵眷属也陆续赶到,进驻旗城的达五千余户,两万多人。这些人平时呆在旗城里以行政管理,生产生活,习文学武等,战时迅速集结组队跨上战马挥刀舞枪,攻守进退自如,是亦民亦兵的形式。

    清朝对八旗兵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八旗兵的分布,均有严格固定的方位,即黄旗在北,白旗在东,红旗在西,蓝旗在南。驻防旗城的编制,每旗又分前后两佐各旗都有各自的旗地,多数在附近,远者在百里之外。

    除旗地外,在益城南部山区尚有益城驻防旗城的军马放牧场,放牧着千余匹军马。

    直到民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由耕种这些旗地的农民,按时缴纳粮草等物给旗人。当时的裙裾河镇一带就有一片颇大的旗地,属于正黄旗所有。

    后来,益城连年征战,大部分旗地也被当时维持秩序的一些负责人,卖掉私分了。

    光绪二十七年即一九零一年,益城驻防八旗改演新cao,直到民国十四年才接受民国政府的改编,变为旗兵团。民国十七年益城旗兵团被民团和附近土匪合击,于第二年正月初一,旗城被攻陷,旗兵团垮台,旗人四散各地。

    副团长关山魁乔装潜至城北一带成功隐藏起来,迫于生计开门收徒,并为富户商家保平安、押运货物等等。那时益城上下土匪、民团、日本鬼子犬牙交错,既有勾结又互相争斗,抢劫、战争时有发生,导致民不聊生,有钱人家更是不得安生,时常被侵扰,所以关山魁的武馆也算是应运而生,应者云集,一些老部下也纷纷过来投靠,一时也聚拢了两百多号人,在益城影响颇大。

    大家一看,武馆这么兴盛,有实力的人物也纷纷效仿,一时在益城武馆林立,门派复杂。但有影响力的也就两三家,尤以关山魁的兴盛武馆为甚。

    说是武馆,但已经不单纯是冷兵器时代的大刀长矛、rou搏,他手里的武器颇是精良,步枪、盒子炮啥的他都有,甚至还有一挺歪脖子机枪,据说自日本鬼子处缴获,别忘了他原来可是旗兵团的副团长,他有这个条件呀。

    关山魁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原则,既不招惹人,也不怕被招惹。土匪、民团、日本鬼子都惧他三分,井水不犯河水,尽量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游击队也与他保持着距离,没什么交往。但据说,关山魁曾经救过游击队一位重要人物的命,此人后来积极争取关山魁加入革命武装,但关山魁不为所动,终是游离在革命队伍之外。

    后来,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内战开始,关山魁的武装成为两方争取的对象。但关山魁谁都没答应,幻想保持中立。但在当时的情形下,这是不可能的,不为所用,就会被消灭。两方力量都思量着剿灭关山魁的力量。

    在与一方力量的一次小规模冲突后,关山魁竟然一夜之间关闭了武馆,解散了队伍,自己也从益城土地上消失了。到底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乔叶掩卷长思,怪不得他爷爷在暴风骤雨来临之际,就有先见之明的毁了全族的祖谱,还捐出了宗祠和许多房屋,原来是他有短处在这里面。在旧社会各类帮派、道会门组织林立,有作为、有能力的人大都是帮会中人,这在当时是稀松平常的事,未必是身上背着什么罪恶和血债之类的,有的那只是极少数。虽然如此,在运动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残酷的年底,这可是致命的历史缺陷,可以要了一个人的命。

    乔敦雄嗅出了气氛的不一样,提早毁了证据,捐了房子,表现的老老实实的,所以在大的浩劫来临时,虽然也受过几次pidou,但很快就被立为改造好了的典型,可以免受pidou、游街,算是安安稳稳的度过了那十年。

    乔叶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怎么会被乔敦雄迷惑了双眼呢,事实的真相是他乔敦雄在历史上虽然加入过武馆,还是个小头目,但没有民怨,甚至还有点民誉,表现和态度又相当的好,乔姓在裙裾河村又是绝对的大姓,所以自然没人会真的难为他。

    而且还有更为吃惊的发现,顺着脉络一路捋上去,乔敦雄竟然是乔青木的后代,而乔青木是乔玉石的次子,乔玉石是乔二牛的长子。

    乖乖,我的小乖乖,乔敦雄竟然是英雄乔二牛之后也就是说,他乔叶也是英雄之后了。

    乔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字一句又仔细看了一遍,没错,乔二牛乔玉石乔青木乔敦雄乔树达,是这么个顺序,清清楚楚的。

    乔叶心下有些汗颜,跟乔二牛相比,自己虽然生活在现代化的时代,但自己丝毫没有优势,贡献上没有超越他,经济上也不能与他相比,就是在思想上也未必能比他有什么先进之处。

    好在也没人知道这一点,他也省得有什么负担什么的。

    如果这个乔二牛生活在现代的话,那可绝对是个土豪,功力也是个变态的主,可能伸伸手分分秒就能把怪兽给灭了,挣下一群粉丝欢呼,和无数的靓女争相献身为荣。

    乔叶绝对没有这么牛掰,差远了他的道行,还没入门呢

    祖谱上说,乔二牛幼年父母双亡,无兄弟姐妹,少憨,被一云游道长收为徒,八年始返,恰遇石牛之争,擎千斤石牛复归其位,令失地复得。后娶牛角镇牛崖村水氏红莲为妻。后与熊罴斗,除害造福于民,得赠两山,名左右牛耳朵山,在裙裾河西岸,约四里地光景,两山相对,中间一空旷山谷,统成为牛耳朵山。坚辞不受,旋赠牛崖村,并定居于此,繁衍五男,世称水乔。

    知道自己是乔二牛的后世,乔叶心里并没有多少喜悦,也没觉得咋地;最让他兴奋的是终于可以确认牛耳朵山的具体位置了,裙裾河西约四里地光景,有两山相对,中一山谷,这与凌竹平的回忆也是相吻合的。凌竹平说过,他在牛耳朵山上发现的那座石碑,就是在裙裾河西岸西北方向两座山的山谷中间。

    乔叶始终没搞清楚的是,为何前半段呆憨的乔二牛到了后来却是聪明绝顶、经商置产,乃至于富甲一方。这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的样子。

    或许,这就是婚姻的力量、爱情的力量吧。

    历史就这样拨云见日,在角落里沉睡尘封的故事渐渐呈现在面前,那一个个沉寂于过往时空的人物也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乔叶不知道,乔树森现在经营的小桥流水就是祖上的产业,当然那两进四合院是在民国期间重新经过整修的,西边的那个大院是乔树森后来自己加盖的。据说那个四合院是乔二牛盖的,曾经是牛角镇唯一的客栈。

    乔叶没有忘乎所以,他知道背后那双眼睛可能还在盯着自己,在一切水落石出之前自己还得格外小心行事,不可鲁莽。

    “嗯,就如此这般行事。”乔叶心下有了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