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在线阅读 - 第461章 推广占城稻

第461章 推广占城稻

    “快!将占城稻种卸下来!”

    随着一声声催促声下,一个个民夫将一袋袋沉重的稻种背上岸,随即被一辆辆马车拉走。

    这就是范正在专门南洋加急定的占城水稻,利用快船加急运到两浙路,总算赶在春耕之前运来。

    “启禀范大人,占城稻种子都已经运来,还请大人吩咐!”包康得到消息,立即前来禀报道。

    他早已经从公文得知占城稻的优势,一旦在两浙之地推广,苏湖之地的水稻一年三熟,必将会成为天下最为富庶之地。

    对于范正话,他并没有怀疑,毕竟邪医范正早已经创出无数奇迹,根本不会无的放矢。

    “既然占城稻稻种已经运来,而如今春耕在即,那就传令下去,让各县派人前来领取占城稻种子!”

    范正满意的点了点头,占城稻乃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稻种,后世在大宋大肆推广,如今他直接从占城运来大量的稻种,加速占城稻的推广,日后水稻产量定然暴增,定然能够让大宋国力更进一步。

    然而范正的公文发出去之后,却石沉大海,眼看春耕已经到了,根本没有人来领取占城稻种子。

    “启禀官家,不止是杭州城,其他各县都不愿意推广占城稻。”包康匆匆前来禀报道。

    “竟然不把本官的政令放在眼中!”范正眼神一冷道,他毕竟是两浙转运使,再说朝廷已经发放了养廉银,公田不再是奉养官员,他用来推广占城稻竟然还横加阻拦。

    “各县纷纷用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点来拒绝,认为占城稻的种子根本不适合两浙的气候,而且各地债务沉重,冒险改种占城稻损失太大!”包康低头道。

    范正冷哼一声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此说法并不全面,一个淮河又并非秦岭,如何能够让两岸的差异如此之大,医家最近研究生命,植物也算是生命,同样也在此列,发现橘和枳虽然是近亲,但并非同一品种!”

    “什么,橘和枳并非同一品种!”

    包康闻言一愣,他不敢相信的看着范正,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传言千年的寓言是错误的。

    “江浙之地本就是鱼米之乡,占城的水稻也是水稻,两浙的水稻同样也是水稻,二者同属于一种植物,也就是说,既然两浙能够生长水稻,那占城稻同样也能在江浙生长。”范正道。

    “然而要是占城稻不能达到一年三熟呢?”包康也道出自己心中的顾虑。

    范正不以为然道:“占城稻能够生长,就算达不到一年三熟,也能达到一年两熟,就算再不济,占城水稻不适应两浙气候,造成减产,那所受损的也仅仅是朝廷的公田,根本不会危及百姓,而相对于占城稻成功的巨大好处,这点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包康仔细思索,不由被说服,范正所言有理,一旦占城稻推广成功,两浙的甚至整个江南的水稻产量必将暴增,而相比于公田这点可能性极小的损失,简直是再划算不过了。

    “依我看,这些公田原本是这些官员所有,如今虽然已经变法推行了养廉银,恐怕这些官员依旧将这些公田当成禁脔,想要继续占为己有,不愿让范某插手。”范正冷笑道。

    包康微微一愣,未尝没有这种可能!

    范正冷笑道:“朝廷既然已经发放了养廉银,公田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本来本官想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然这些官员连如此一点点利益都不愿意退让,更何况是为了两浙百姓,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本官公事公办。”

    当下,范正大手一挥道:“来人,立即传令各县,但凡各县的无地的赤贫之户,皆可在公田分一份土地,而条件只有一个则是种植一年的占城稻。”

    “只要种一年占城稻就能领一份土地!”

    包康不由一愣,没有想到范正竟然出如此邪方,如此一来,既让那些想要继续侵占公田的官员鸡飞蛋打,又能大力推广占城稻。

    “大人英明!”包康佩服道。

    ……………………

    “什么,将所有公田都分给赤贫之户!”

    当范正将此公文发出的时候,整个杭州一片哗然。

    要知道但凡能够称得上公田的大多都是上好的水田,相同品质的水田非但低价昂贵,而且有价无市,根本没有人愿意卖。

    如果杭州官府想要让水田卖出,定然会引起疯抢,甚至也能卖出高价。

    自从朝廷决定发放养廉银的时候,这些水田早就已经被不少大地主盯上了,只需朝廷应允,就会内外勾结将其吞并。

    然而杭州上下还没有行动,竟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邪医范正竟然将这些上好的水田无偿的分给赤贫之人。

    “大人三思呀!公田分不得呀!”

    杭州知府谭洪匆匆赶来,连忙劝阻道。

    范正看到谭洪心中冷笑,他早已经打探清楚了,就是谭洪带头阻挠,这才让范正推广占城稻计划遇阻。

    “怎么,谭知府还惦记公田那三瓜两枣,要知道朝廷的养廉银可比这多多了!”范正嘲讽道。

    他对直接分官田没有一点心理负担,毕竟朝廷已经了足额的养廉银,给了百官足够的补偿,他作为转运使,分配两浙地区的公田合情合理。

    谭洪苦口婆心道:“范大人有所不知,两浙地带虽然富庶,但是赤贫之户却绝不在少数,这么点官田实在是僧多粥少呀!”

    公田乃是为了供养官员,虽然数量上不少,但是被庞大的赤贫之户一分,恐怕胜不了多少。

    范正不以为然道:“分不多,就分少,正好本官正在推行占城稻,能够达到一年三熟,需要百姓精耕细作,哪怕是土地分的少,只要用心打理,也能让其糊口!”

    占城稻一年三熟,需要大量的人力去cao持,正好赤贫之户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而且让其精耕细作,定然能够让占城稻的产量更高,只需要一年种植,让两浙百姓见识到占城稻的优势,足以顺利推广占城稻。

    越早推广占城稻,多收一季的稻谷所产生的好处,远远超过这点公田的损失。

    “大人不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人给了这一批的赤贫之户,日后再有赤贫之户怎么办?”谭洪想了想,找到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范正毫不犹豫道:“范某仅仅是让官田分给他,而不是卖给赤贫之户,这些公田依旧是属于官府,每五年重新分一次,让已经脱贫的赤贫之户离开,原来的赤贫之户加入进来,重新分配公田。”

    “义庄!”

    谭洪不由眉头一皱,范氏义庄就是在苏州,谭洪自然知道义庄的模式,范正所出的方法和义庄十分雷同。

    “可是………………。”谭洪还想再劝。

    范正幽幽的反问道:“谭知府夙来爱民如子,如今那些赤贫之户皆是家中困顿之人,知府大人该不会舍不得将公田分给他们吧!”

    谭洪闻言,顿时气结。

    道德绑架,又是道德绑架,他没有想到范正竟然一招两用,连续用两次道德绑架来对付他。

    对于公田的用途有三种,一种是当成官员的小金库,二来就是卖给大地主,这两种无论哪一种,都能让官员获益匪浅,这也是暗中带头阻挠范正推广占城稻的原因,一旦这些公田被用来推广占城稻,那他们的计划将会破产。

    而范正偏偏采用了第三种,那就是直接将这些公田分了,范正为了推广占城稻,直接将桌子掀了,谁也落不到好处,白白便宜了那些贱民。

    “下官不敢,范太丞爱民如子,下官佩服!”谭洪只能俯首称臣,无奈低头。

    杭州城外,

    一大块上等的公田被分割成一块块一亩有余的水田,一个个衣衫褴褛的赤贫之户看着脚下的水田,一个个喜极而泣。

    谭洪在一旁看到这一切,顿时心如滴血。

    “范大人实乃青天大老爷呀!”

    一众赤贫之户高呼道。

    他们穷苦了一生,却没有一分自己的田地,更别说这样上等的水田,而如今虽然仅仅有一亩有余,却让他们倍加珍惜。

    “所有公田免费发放占城稻种,若是荒废或者换种,或者转卖,一律剥夺分田的资格。”

    范正郑重道。

    占城稻的成长时间短,成熟时间早,若是有赤贫之户换种,定然可以一目了然的发现。

    再则范正推广占城稻除了时间短,还需要高产,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种植占城稻,不少赤贫之户之所以贫穷,不是因为病,而是懒。

    “啊!”

    范正此言一出,顿时让不少暗中侥幸的懒汉心头一颤,他们原本想要偷懒,或者转手租给他人,自己就能躺着赚钱。

    而范正此策一出,却逼着他们不得不起早贪黑的去耕种。

    当下,大量的占城稻稻种分发下去,一众赤贫之户,立即热火朝天的开始劳作,这里虽然仅仅有一亩多地。

    然而根据范大人所说,这可是占城稻,能够一年三熟,而且产量颇高,要是真的如此,那他们或许能够因此而翻身。

    范正看着一众热火朝天的百姓,不由会心一笑。

    他不惜冒着得罪官员的风险,坚持要给赤贫百姓分公田,除了要报复这些官员不作为,推广占城稻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收拢人心。

    他来这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来两浙路最重要的事情摩尼教。

    摩尼教信仰吃素,又利用神法来治病,吸引了很多底层的百姓,而如今赤贫之户则是他们最忠实的信徒,范正此举乃是将他们稳固的墙角挖掉了。

    “启禀大人,稻种还剩余一半有余。”

    很快,包康匆匆而来,上报了一个消息,让范正眉头一皱。

    有了来自后世的经验,范正自然明白占城稻定然会取得成功,自然让海船拉的越多越好。

    然而谁能想到稻种分配完公田之后,却依旧还剩余如此多的稻种。

    “先问问杭州各地的百姓愿不愿意种植占城稻,若有愿意,那就则将稻种平价卖给他们。”范正点头道。

    “属下明白!”

    包康佩服道。

    当下,包康开始在杭州推广占城稻。

    “占城稻?”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南洋的占城稻又岂能在两浙种植!”

    听到包康的推广,不少农户摇头道。

    “就是农商乃是大事,一些来历不明的稻种又岂能胡乱种植。”

    “一年三到四季,这该不会是占城的阴谋吧!诸位可还记得春秋战国时期,两国范蠡用种子坑害吴国的教训!”

    ………………

    不少自认为有学问的地主也敬谢不敏,如果是给新任转运使面子,他们并不介意买一些占城稻当米来卖,然而范正还规定这些稻种必须耕种,日后还要检查,自然无人愿意种植占城稻。

    任凭包康舌绽莲花,愿意购买占城稻的农户依旧寥寥无几,毕竟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田地受损失。

    “属下无能,还请大人责罚!”包康一脸惭愧的归来。

    “无妨,不种占城稻是他们的损失,日后有他们后悔的时候。”范正听闻以后,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

    “可是还剩如此多的稻种怎么办?”包康摇头道。

    他乃是包拯之后,一直忧国忧民,既然占城稻有如此好处,将剩下一半的稻种种上,足足可以节省一半推广的时间。

    范正朗声道:“若有剩余,本官出钱全部买下,全部送到苏州范氏义庄,让其改种占城稻。”

    范氏义庄乃是范正的后手,范氏义庄足足有一千亩地,再加上范家在苏州的影响力,足以让剩下的占城稻种全部种植。

    只需种植一季节,就能让两浙百姓明白占城稻的优势,到时候,公田和范氏义庄一千亩的稻田的稻谷全部都可以当成稻种来卖,其价格自然也将会翻倍。

    范正相信,今年种公田的赤贫之户,和范氏义庄必将是大发横财。

    届时,那些拒绝种植占城稻的农户必将大为懊悔,不但错过发财机会,还要高价买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