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二十九章 非处方药

第四百二十九章 非处方药

    “回师!”

    当朝廷紧急从四川调拨一批官员到达大理城,协助杨邦乂治理大理,范正这才带着五千人马,从东路撤军!

    “我等恭送范太丞!”

    不同于东路军东征的如履薄冰,此次范正班师可谓是顺风顺水。

    一路上再无任何抵抗,甚至受到了已经接受土司封赏的大理各部的热络招待。

    “范太丞大名,我等亦久闻大名,还请范太丞多多提携!”刚刚走出大理城不远,一个部落族长亲自送上粮草和重礼前来相送。

    范正挟灭大理国的赫赫战功,打的他们俯首贴耳,再加上土司制度更是出自于其手,邪医范正本人更是大宋官家身边的红人,日后他们都同属于大宋的官员,交好邪医范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蛮龙族长客气了,日后我等都是宋臣,更有并肩作战的情谊,自然要相互扶持!”

    范正朗声道,如今大宋对于大理各部都处于安抚状态,范正自然对其大加笼络。

    蛮龙族长闻言大喜,朗声道:“久闻范太丞乃是精通医道,我蛮龙部落同样盛产药材,还请范太丞张眼!”

    当下蛮龙族长大手一挥,一众族人纷纷献上各种各样名贵的药材,其中不少上年份的中药三七格外显眼。

    范正眼神一闪,顿时明白蛮龙族长看似鲁莽,实则心思细腻,其送来厚礼固然想要交好自己,更重要的乃是想要推销族内的药材,毕竟范正直接对岭南各部抛出价值万贯的中药三七订单,想必其他各部早已经眼红。

    范正看了看药材的成色,点了点道:“不错!都是上好的药材!蛮龙部落有多少,尽管拿出医家一并收购!”

    “多谢范太丞!”蛮龙族长大喜。

    他可是打探清楚了,邪医范正可是主掌整个医家,日后蛮龙部落若是能够为大宋医家供应药材,那他岂不是日进斗金。

    辞别蛮龙族长之后,一路上闻讯而来的各部落络绎不绝,到达鄯阐府不久,范正手中的药材订单已经有了厚厚的一大摞了。

    “东家未免太过于宽厚了,如今大理收药材的只有医家一家,而供应药材的部落却有数十个,只需稍加运作,定然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鄯阐府内!

    樊三明看着一大摞药材订单,不由哀叹道。

    这单生意如果让他来做,足足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如今只能白白便宜了这些土司。

    范正却不以为然道:“无妨!这些药材都是一些上了年份的药材,无论是品相还是功效都是最好的,日后恐怕想买也买不到了。”

    各部土司想要讨好范正,再加上此乃第一次交易,所有的药材都是百年份起步,值这个价格。

    樊三明无奈摇了摇头,他也知道范正是见猎心喜,遇到好药材自然不吝钱财。

    “东家若是想要药材还不简单,如今大理已经入了我大宋,东家想要药材还不是一声令下的事情,这西南林莽内多得是。”樊三明道。

    范正感受鄯阐府适宜的气候,凝重道:“西南林莽的确数不胜数,然而其地势复杂,采药并不容易,大理白药用处极广,单单野生并不足以满足对朝廷的需求,医家准备在大理一带人工培育三七等药材!”

    “人工培育三七!可是如此一来,药效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樊三明皱眉道。

    他曾经作为医家的药商,自然知道人工培养的药材对比野生的药材,药效相差颇多。

    范正看着手中的上了年份的药材,摇头道:“人人皆知千年人参好,然而真正的千年人参又有多少,真正惠及普通人还是大量十年以下的人参,同理大理白药也是如此。”

    樊三明点了点头,大宋人口足足有万万人,单凭野生的三七根本不足以供应大理白药的制作,虽然药效比着上年份的药材差一点,但是配合酒精消毒却已经足够了。

    “再者朝廷即将组建建设兵团以及移民宋人前来大理,有了蛔蒿农场和甘蔗农场的前车之鉴,在大理组建三七农场,或者黄精农场、铁皮石斛农场,定然能再吸引大批厢兵和百姓前来大理,既能让西南稳定,又为医家提供大量的药材,此乃一举两得。”范正道。

    “东家大义!”樊三明敬佩道。

    “对了,我让你制作的大理白药可否已经送回了大宋。”范正忽然问道。

    他率领东路军在前,曾经传话让樊三明留在大理,一方面是为东路军准备后路,另一方面则是借助滇南各部丰富的药材,在大理制作大理白药,以供应大宋医家所需。

    樊三明点头道:“东家放心,第一批药材恐怕已经到达了开封城,想必已经在医家推行了。”

    范正满意点头。

    樊三明随即又低声道:“东家吩咐的赚取各部钱财之事也进展顺利,借助东家和各部族长的关系,已经朝廷封赏土司东风,大批的宋商第一次进入滇东各部,可是大赚特赚!”

    大理各部第一次和宋商直接接触,凭借大宋的精美充足的货物,足以碾压还极度落后的滇东各部。

    往往一口铁锅,一个菜刀卖出不菲的价格,或者换回精美的货物,直接让滇东各部刚刚从大理劫掠的钱财源源不断的流入宋商的手中。

    “莫要因小失大,为朝廷赚取钱财,这可是商部立足朝廷的根基!”范正看着樊三明警告道。

    范正自然知道商人的劣根性,不由出声警告道。

    樊三明心中一凛,郑重道:“东家放心!”

    范正在鄯阐府交代樊三明一番之后,补充好粮草,这才带着五千骑兵,沿着石城矩州方向,向大宋而去。

    这一次,范正归心似箭,拒绝了西南夷各部的挽留,回到大宋境内,直接沿着官道,向开封方向奔去。

    ………………

    而在范正凯旋之时,新药大理白药在开封城一炮而红。

    如今医家虽然有缝合技术以及酒精消毒之法,但是伤口终究是伤口,经常不注意就会被摩擦住疼痛难忍,更甚者会加剧感染。

    而大理白药的出现,可以直接敷在伤口上,大大减少伤口感染的几率,以及减少直接摩擦伤口,加速伤口的愈合。

    “大理白药乃是当世最好的金疮药!”

    太医署内,太医令钱乙对大理白药赞不绝口。

    大理白药在西南之战应用于临床,其运回开封城之后,医家立即将其投入医用,而经过临床发现,大理白药的效果竟然出奇的好,比医家历代相传的金疮药效果都要显着。

    一旁的张幼娘也微微点头,有了大理白药,剖腹产手术的感染的风险将会再度降低。

    “更重要的是此药用法简单,无论是跌打损失还是瘀血肿痛,但凡外伤都可以使用,再加上其使用方法简单,可以口服或者外敷均可,哪怕是普通百姓都可以轻松使用,无需医者开方,这就是范兄所提议的非处方药。”杨介感叹道。

    “非处方药!”

    整个太医署都不由沉默,大理白药在西南已经证明其优秀的医用性,根本不需要他们来专门讨论,今日他们齐聚太医署,最重要的是范正从大理白药身上延伸出的一种新的医家理念,非处方药。

    一直以来,医者开方抓药为患者治病,成则证明医者医术高明,为能治好那医者要承担责任,患者所服用的药都是处方之上的药,称之为处方药。

    而非处方药,顾名思义,则是患者无需找医者开方,只需要自己买药,自己服用即可,无需去找医者。

    “非处方药的好处,那就省时省力,既能接受医疗资源,又能让本就生病的患者不用来回奔波,既可以快速治疗,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杨介大为赞同道。

    “一直以来,都是医家开方抓药负责救治患者,如果无需医者开方,那患者用药之后出现问题那该由谁负责。”一个太医皱眉道。

    一众太医纷纷点头,医者开方抓药,一来是为了给患者诊断疾病,二来则是为患者的负责,非处方药无需经过医者开方,这又岂能放弃放心。

    杨介拿起手中的大理白药道:“医者开方治病的确是天职,然而不少轻微疾病根本并无大碍,比如说,不小心划了一道口子,无需在医家缝合,就算在到达医院,无非也是酒精消毒,敷上大理白药,而如果患者手中有大理白药,有酒精,必须在家就能轻易治疗,虽然并不专业,但是效果相差无几。”

    他们都是医者,全都要靠行医来维持生计,如果天下患者都使用非处方药,自行买药看病,那岂不是让很多医者都会失去生计。

    如今医家刚刚大兴,如果推广非处方药让医者失去生计,那岂不是让医家振兴大势为之一顿。

    杨介见状,哪能不知道一众医者的心思,当下哈哈一笑道:“非处方药的所针对的都是一些轻微的病症,或者很容易治愈的病症,而真正的重症如果自行服药没有好转,患者自然也会前往医院就诊,总体上患者看病的数量并不会减少。甚至患者在家中用非处方药简单治疗之后,能够延缓病情,对其到医院之后,医者可以顺势医治,以免贻误病情。”

    钱乙皱眉道:“我医家讲究一人一方,如果使用非处方药,让患者自行服药,那岂不成万人一方?”

    钱乙作为太医丞,自然不会在意多挣少挣一点钱,他真正在意的则是患者的安全。

    杨介朗声道:“我医家的确是讲究一人一方,然而却主要针对疑难杂症的患者,例如外伤消毒,天下哪一个医者所开的不是酒精,寻常的风寒,骨折之法,甚至是手术之法,天下医者所开之方皆是如此,既然行之有效的良方良药,医者又岂能轻易变方,而非处方药正是这一类的药物,乃是医家经过长期行医过程中,验证多次行之有效的良方,并将其制作为成药,让天下百姓购买,并在家中常备。”

    杨介所代表的外科和钱乙所代表的内科,在理念上冲突终于爆发,对于外科来说,其病症多为急症,想要确保医治好病人,那就必须确保用药的精准,和药方的固定,对非处方药大为赞赏。

    而对于内科来说,其病症多为慢性病,再加上没有先进的仪器,其开方往往不能一方治愈,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来改变药方和药材的剂量。

    杨介自然知道内外两科的理念和风格,有天然的分歧,当下再度道:“当然对于非处方药只能用于轻症,我等可以在非处方药上写明,一旦服用三日没有好转,那就必须尽快就医,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患者的病症恶化,医者也可以及时的救治患者。”

    钱乙和一众太医顿时沉默,对改变医家千年来的行医传统有些抵触。

    一旁的张幼娘则突然出声道:“老身赞同范太丞的非处方药之策。”

    刹那间,所有的太医都讶然的看向张幼娘,要知道张幼娘虽然是女医,但其也是传统的开方医者出身。

    张幼娘环视四周道:“我等乃是医者,所求不过是悬壶济世,而天下九成的名医都集中在城里,城外的百姓就算生病也无法接受及时的医治,而非处方药则是让天下百姓皆可病有所医,甚至可以撑到赶往城中医院。”

    “非处方药非但不是阻碍医家的弊政,反而是让医家惠及天下百姓的良方,诸位难道忘了大医精诚的誓言了么?”张幼娘反问道。

    一众太医脸色不由一阵羞愧,张幼娘所言不错,非处方药的确会危害一部分医者的利益,而却能大大惠及天下百姓,他们横加阻拦,的确有违医德,更是有违大医精诚誓言。

    钱乙郑重点头道:“钱某亦赞同范太丞关于非处方药的提议,非处方药一旦推行,疗效确切、应用方便,非但惠及天下,更是医家的医道的延伸!”

    “更别说,范太丞的邪方从未一败,非处方药又有如此优点,我等何惧一试。”钱乙再道。

    “我等相信范太丞之方。”

    一众太医最终被说服,同意在医家推广非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