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赵煦亲政

第一百二十六章 赵煦亲政

    第128章赵煦亲政

    “官家已经成年,后宫有后,请太皇太后撤帘,还政官家!”

    随着三大宰相表态,赵煦犹如鹰隼的眼神逼视朝臣,越来越多的大臣躬身请求道。

    所有人都清楚,太皇太后已经垂垂老矣,哪怕过了今日,也主政不了多久,而官家犹如潜龙腾渊,今日如果不表态,恐怕日后必将受到清算,还不如落个从龙之功。

    伴随着一个个大臣请求高太后撤帘,朝堂上,唯有赵挺之一人在那站立。

    “赵中丞,你对朕亲政可有异议?”赵煦再次问道。

    赵挺之心中一叹,如今大势已去,只能低下头来道:“臣无异议!”

    官家已经成年,本该亲政,从法理上来说,并无任何问题,哪怕是赵挺之也鸡蛋里挑不出骨头来。

    高太后看着自己众叛亲离,顿时浑身冰凉。

    岁币之事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竟然导致她满盘皆输,历朝历代帝王不也都是输送岁币,怎么到了她这里就成了罪过。

    “好!这就是大宋的忠良臣子?竟然逼宫哀家!”高太后怒斥道。

    群臣不由气势一泄,他们皆是受到高太后提拔,如今反向逼宫的确有愧于她。

    “吾等乃是大宋臣子,效忠官家乃是天经地义!”范正义正言辞道。

    百官闻言顿时底气一足,对呀!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赵家的臣子,从来不是高家的臣子,效忠官家谁也无可指责。

    高太后盯着范正,不由心中大恨。

    在她看来,正是范正挑拨离间,方才让纯孝的官家做出如此悖逆之事,完全不提在自己把持大权不放,故意纵容雍王赵颢谋划皇权的事实。

    “哼!”

    高太后愤然拂袖而去,再呆在这里,只会让她更加憋屈。

    范正见状,立即高呼道:“太皇太后撤帘了!”

    “恭送太皇太后!”

    群臣再次躬身道。

    高太后刚跨出垂拱殿,就听到身后传来的恭送声,不由一个踉跄,幸好被梁惟简一把扶住。

    童贯极有眼色,见状立即上前,凭借高大的身躯,直接将高太后的凤椅搬出垂拱殿外。

    至此,垂拱殿内,只有一个龙椅放在垂拱殿中央,

    赵煦郑重的坐在龙椅之上,他十岁登基,如今已经过了八年,今日正式亲政。

    “臣等参见官家!”文武百官再拜!

    “诸位爱卿平身!”赵煦虚抬右手!朗声道。

    “多谢官家!”

    文武百官起身。

    范正趁机道:“启禀官家,辽夏使者嚣张跋扈,欺人太甚,臣恳请官家下令将其驱逐大宋。”

    “准!”

    赵煦大手一挥道。

    此乃范正和赵煦商议的下一步计划,唯有驱逐辽夏使者、激怒两国,方可让三国关系紧张。

    外敌环视,大宋危在旦夕,唯有巨大的外部矛盾才能让大宋上下同心,压制逼宫高太后还政造成的内部裂隙。

    百官心中一叹,他们何尝不知赵煦的打算,然而辽夏实在是欺人太甚,他们也无话可说。

    赵煦转头看向枢密使曹晖郑重道:“曹爱卿!今年节省下来的岁币近八十万贯,朕全部拨付前线,以防备辽夏两国来袭。”

    “臣遵旨!”

    曹晖听到赵煦并未让其反攻,而是防守西夏、辽国,不由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单单防守此战未必会输,

    而且朝堂一下子拨付八十万贯的军费,大大增加前线的实力,军方受益匪浅。

    “拉拢军方!”

    赵挺之眼神一缩,赵煦再一次故技重施,开始拉拢军方。

    要知道这八十万贯可不是一锤子买卖,日后每年节省下来的岁币恐怕都会给军方,高太后却要将这笔巨财送给辽夏两国。

    对比之下,军方支持谁,恐怕一目了然。

    “朕刚刚亲政,朝堂上下还请诸公多多费心!”赵煦再拜道。

    “臣等遵命!”

    在三位宰相的带领下,众臣纷纷领命,前去处理公务,任谁皆知,这平静的朝堂定然潜流暗涌。

    百官离去之后,赵煦瘫坐在龙椅上,只觉得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暂时稳定朝堂,却并非高枕无忧,高太后掌权八年,其影响无处不在,此刻他必须要谨慎高太后的反击。

    “太皇太后想要反击,有两个乃是重中之重,一个是宫内,一个是宫外,务必要切开太皇太后和宫外的联系。”范正提醒道。

    赵煦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此事单凭朕一人还做不到,却有一人可以办到,那就是向太后。”

    “向太后!”

    范正眼睛一亮,向太后可并非如同孟皇后一般并无实权的皇后,而是神宗朝掌管后宫十八年的实权皇后。

    再加上婆媳天然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立赵煦为帝的一致利益,向太后定然会站在赵煦这边。

    ………………

    “官家夺权,逼迫太皇太后撤帘。”

    随着高太后愤然回宫,这个消息飓风一般刮过皇宫,

    后宫中几乎要炸锅了,谁也没有想到官家竟然公然夺权,逼迫太皇太后撤帘。

    赵煦刚刚下朝,第一站就来到慈德宫,

    “官家,你怎么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向太后怒斥道。

    在她看来,赵煦想要亲政也无需太过着急,毕竟这天下终究还是会传到赵煦手中的,赵煦今日不顾孝名,公然夺权太皇太后,有朝一日,恐怕也不会将她这个嫡母看在眼中。

    赵煦郑重道:“母后有所不知,辽夏两国步步紧逼,狼狈为jian,此次恶意提高岁币,就是要继续削弱大宋,大宋若答应,日后必亡,大宋若不答应,两国同样会欺上门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方可为大宋挽回一线生机。”

    赵煦此举有些夸大其词,然而向太后久居宫中,不通时政,果然被镇住。

    况且她也听说了辽夏两国提高岁币、嚣张跋扈的行为,同样也是恼怒不已。

    “那你也不能…………。”向太后看了高太后的寝宫一眼,忧心忡忡道。

    赵煦郑重道:“母后是要我效仿仁宗再等七年么?朕可以等,大宋却等不了!”

    向太后不由一滞,她乃是神宗皇后,自然知道神宗为何让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而不让她垂帘听政,就是为了避免仁宗之事重演?

    “再者,就算朕愿意等!母后真的能够确保皇祖母还政给孩儿么?”赵煦反问道。

    向太后不由一震,仁宗之所以愿意等,乃是因为刘太后并没有后代,皇家也只有仁宗一支独苗,仁宗的皇位无忧。

    而赵煦则不然,除了他之外,皇室还有五位皇子现存,武则天为了皇权连废儿子就是前车之鉴,更别说是孙子。

    要是高太后传位给其他皇子也并不影响向太后的利益,若是传位于其嫡子雍王赵颢,向太后的处境将会极其尴尬。

    “皇祖母可能会埋怨朕,然而朕此举绝无私心,乃是为了大宋江山,还请母后劝劝皇祖母,体谅朕的苦心。”赵煦郑重道。

    向太后心中一叹,配合道:“事已至此,也只好如此,况且官家已经长大,后宫有喜,的确也该亲政了,此也是先帝临终前的嘱托。”

    如今的局面利益受损的只有高太后,对她来说并无任何损失,也算是最好的结局,而且官家最近的表现让她极为满意,她今日帮了赵煦一把,再加上嫡母的身份,太后之位稳如泰山。

    与此同时,她心中也极为痛快,当初神宗去世,她何尝没有垂帘听政的心思,然而高太后母子却联手防着她,如今高太后被赵煦逼宫,可以说报了她一箭之仇。

    “多谢母后!”赵煦大喜道。

    有了向太后的背书,他此次亲政再无任何道义上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