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在线阅读 - 第398章 吴国郑国周国篇: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第398章 吴国郑国周国篇: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正文卷第398章吴国郑国周国篇: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吴国的塔斯马尼亚岛,叫秣陵岛,巴斯海峡叫秦淮海峡。

    吴王迁都金陵后,将国内工业迁到秣陵岛上来,改秣陵府为秣陵省,省治秣陵,省内共有三座城市,秣陵、丹阳和钟山三座城市。

    在吴国建国前,秣陵岛以旅游、宜居为主基调。

    随着吴国迁都于金陵,又将重工业从东部沿海往岛上迁移,这座美丽的岛屿,就变成了吴国重工业基地。

    为了保卫重工业基地,吴国将岛屿环侧的岛礁清理出来,设重兵拱卫岛屿。

    并在岛上设军舰港,建设吴国海军第三基地。

    这座小岛,经过短短几年建设,俨然成为大洋洲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容纳三千万以上的人口,远远超过生态红线。

    而吴国开放旅游,唯独秣陵岛不对外开放。

    国际舆论上有谣言称,吴国在岛上研究人、体、实验等灭绝人伦的实验,请求大明严查吴国,要求吴国开放禁岛。

    吴王对此默不作声。

    反正岛上不予开放,大量工商业制品从秣陵岛上出产,卖到全球各地。

    其实是防备周郕郑宋几国偷盗吴国的技术。

    不是没有先例的。

    景泰六十一年,郑国就派间谍潜伏秣陵岛上,偷盗吴国正在研究的汽车技术。

    周国甚至还派军舰,威胁秣陵岛的安全。

    景泰六十三年,吴国在袋鼠岛修建海军基地,防备周国兵临城下,两国外交关系一度很紧张。

    还是大明鸿胪寺出面调停,不然两国真有开战的可能。

    吴国,在景泰六十四年的财政收入,正式破亿,成为大洋洲里最富裕的国家。

    百姓人均收入1700元,可支配收入高达900元。

    因为吴国房价便宜。

    景泰五十五年开始,吴国开始搞房地产。

    但吴王朱见沪胆子小,认为吴国房地产搞不过大明,房价不敢定的太高,起初房价才700元一尺,还都是预售房。

    因为郕国先搞的房地产,但郕国百姓更愿意回本土投资,不愿意在郕国投资,郕国房地产搞得一地鸡毛。

    吴王就想着,少赚一点就可以了,就把房价定得很低,为了让百姓积极购房,提出三年房价不涨的政策。

    可大明世界是相通的。

    国内房价涨成什么鬼样子了,吴国本地房地产刚兴起,吴国百姓就疯狂投资地产,还有郑国、周国资本进来炒房,直接把吴国新兴的房地产给买崩了。

    吴国百姓可捡到便宜了,截止到景泰六十年,几乎吴国百姓人手一套房子,公寓房便宜得吓人。

    郑国、周国资本亏得裤衩子都没了。

    谁知道吴国房地产是真不涨价啊!

    吴国房价低,百姓可支配收入高,自然而然的民间消费积极性也高,什么东西都能卖得出去。

    消费循环,使得吴国愈发富裕。

    吴王的三年不涨价政策,也算是因祸得福。

    没有暴富的地产商,导致物价也涨不上去,吴国属于是赚得多物价低存钱多,也就成了大明奢侈品的重要购买区。

    像很多奢侈品公司,经常在吴国举办新品发布会。

    这也是吴国旅游爆火的原因。

    奢侈品泛滥,物价低廉,在这里什么都能买到,像一些高奢品,吴国都是首发地,能第一个买到。

    价格方面,因为吴国百姓可支配收入高,买到手的奢侈品更新换代频繁,一些二手奢侈品,价格很低廉,国内很多商家都跑来进货。

    这又催生了吴国一个新行业。

    奢侈品造假行业。

    比如一个品牌包,售价五千块,品牌价值四千九,包的价值只有一百块。

    近两年造假业横行,逼退了一些二道贩子。

    而随着旅游人数激增,吴国实行奢侈品免税政策,只要购买套票,就能享受免税政策。

    套票是机票 景区门票,就能享受免税政策。

    又带动了一波消费。

    但本地百姓却苦不堪言。

    因为旅游人数激增,带高了物价,奢侈品行业也水涨船高,本来吴国奢侈品价格是偏低的,现在价格比本土还贵,本地百姓根本消费不起了。

    居民出行也不方便,上下班也不方便。

    这就产生了本地居民对待游客态度差、本地商户宰客现象严重等乱象。

    一定程度上,逼退了国内想来的游客。

    吴王想下圣旨,强制景区不涨价,却遭到内阁的阻拦。

    因为,游客增加,店铺成本、人工成本等所有成本都是增加的,如果不涨价,就是赔本赚吆喝。

    再说了,旅游城市确实给本地居民带来生活不便,如果朝廷下旨,反而会激起本地居民的不满,使得城市居民外流。

    这种讨好型市格要不得的。

    只有周国想讨好,问题是没人去呀。

    吴国内阁认为,只要做好了旅游刚需,游客人数是不会担心的,因为吴国有价格优势,有地理优势,有旅游环境优势。

    与其讨好游客,不如增加游玩项目。

    吴王深思熟虑后,从大明购买版权,开发童话乐园项目,本来想购买宠物小精灵的版权,但大明已经遍地是类似的乐园了,根本没法吸引游客。

    吴国想在全球旅游业中杀出来,就得另辟蹊径。

    配套毒物博物馆,最好搞一个毒物乐园项目,所以购买了童话版权,将童话和毒物有机结合,吸引儿童来游玩。

    但老皇帝要10%分成,以版权方式入股。

    吴王是同意的。

    吴国也不打算国企全资,毕竟是民间项目,最好是联合投资,初期预计开放十個乐园。

    这个项目在景泰六十三年上马。

    但在景泰六十四年,吴王反悔了。

    因为老皇帝发表了一部新童话,海底两万里。

    这部童话里的形象,太适合吴国了。

    可这部童话,被所有海洋国家疯抢,版权价格涨得太高了,吴王觉得竞争不过其他国家。

    吴王只能专心搞自己的乐园项目。

    其实卡通形象只是一个皮,真正吸引游客来的,还是项目内核。

    景泰五十二年,大明出现第一座摩天轮。

    摩天轮,却需要人工蹬的。

    上面坐着的人很舒服,下面是人工在蹬,后来改成机器做动力来源,景泰六十二年,电动摩天轮实验成功,目前尚未投入市场。

    吴王在房地产市场上没赚到钱,内心不甘。

    景泰六十年,吴国开放别墅许可,允许百姓拥有别墅,但别墅价格也高得吓人。

    公寓房卖得特别低,别墅又特别贵。

    吴王这奇葩cao作,全世界人都没搞懂。

    结果,别墅也遇冷,压根卖不出去。

    降价吧,吴王舍不得,毕竟谁都眼馋房地产市场,若不降价吧,还卖不出去。

    他想把公寓房的利润一起赚回来的梦想,彻底破灭。

    在吴国朝廷眼里,吴王朱见沪是明君。

    朱见沪善于纳谏,即便朝臣说话极为难听,他也能听得进去,他善于用人才,这一点很像老皇帝,他懂得放权。

    这位在大明皇子中并不出奇的皇子,在吴国上下,却是备受拥戴的好国君。

    可他子嗣艰难。

    他十六岁大婚,娶了韩雍的孙女,却在二十九岁才诞生了自己的长子,却没两年便死去了。

    直到三十五岁时,他才又有了第二个儿子。

    他一度想将这儿子送入宫中抚养,又担心长途奔波,孩子病逝在路上。

    幸好,这孩子跌跌撞撞地活下来,但身体不太好。

    吴王只有两个儿子,老大今年二十岁,却是个病秧子,老二今年十五岁,却是个大胖子。

    朱见沪看自己的二儿子,总觉得这小子不聪明。

    可他这些年,都没有子嗣。

    子嗣艰难的他,让无神论的朱见沪,成为诸教信徒,可什么都信了,还是没儿子。

    两个儿子,都不能让他十分满意。

    景泰五十七年时,朱见沪进行灭佛灭道,没收僧侣耕地,勒令僧侣还俗,捣毁了多处庙观教堂,严令国内不许信仰。

    澳大利亚三国,只有吴国是无神论者。

    五十五岁的他,已经息了所有念头,就算生个小儿子,他也没有时间教导成个贤君了。

    只能寄希望于两个儿子抓紧生个孙子给他。

    奈何,他到现在还没孙子呢。

    此时,吴王看见朱佑枔,联想纷飞,曾经一度太子想将朱佑枔过继给他当嗣子,吴王一直没答应。

    堂堂吴国基业,如何能沦入外人之手?

    就算收嗣子,他也要从楚王朱见溢那边过继,因为楚王是他的亲弟弟,一母同胞。

    之后他就有了亲儿子。

    可这儿子自幼体弱多病,他娘生他的时候身体不好,难产病逝了,导致这孩子自幼身体、心理都不太健康。

    不是项王后苛待他,项王后没儿子,将他视如己出。

    可这孩子常年卧于病榻之上,气性还大,把自己气出毛病来了。

    吴国百姓都在叹息,如此贤名的君王,竟没个合格的继承人。

    民间甚至想让长公主继位,诞生吴国第一女皇。

    长公主是项王后所出,自小便冰雪聪明,长大后也颇懂政治,还真有成为女皇的潜质。

    可是,外孙终究是外孙。

    朱见沪不答应,项王后可不敢劝。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吴王圣明,吴国强盛,是货真价实的大洋洲霸主,却因为子嗣问题,给吴国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景泰六十三年,吴国牵头,召开开发南极会议。

    之前吴国想独霸南极。

    遭到国际反对,大明也不支持一个国家独霸南极。

    这些年,大明一直在考察南极,确定南极没有可以居住的地方,作为一块巨大的冰原,最好是作为世界公用地。

    吴国一直想开发南极。

    在南极会议上,大明作为主要研发团队,本着自由参与的原则,各国量力而行,加入南极科考队伍。

    吴国最积极,想争霸的国家则没兴趣。

    会议上决定,景泰六十五年,进行南极科考。

    然而,列国还认为,北极洲也不该独属于大明,应该天下各国共有。

    这是藩国第一次挑战大明权威。

    在这一点上,老皇帝亲自下圣旨,北极洲在大明部分,独属于大明,但允许所有藩国参加科考计划,科考所得,属于各国,其余地区则属于天下各国所共有。

    就是说,大明拥有北极洲的法理,但不具有控制权。

    要是论法理,全世界都属于大明,北极洲都是大明的,这次老皇帝算退了一步。

    所以各国都欣然接受了圣旨。

    会议上,对格陵兰岛进行重新划分,这块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本来属于维京人。

    但老皇帝把法统夺回了大明。

    正式确定,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不属于欧洲,法统在大明。

    目前属于大明,未来会分封给藩王,独立建国。

    还确定,冰岛属于欧洲,法统也在大明,因为这些岛屿第一个发现的是大明,所以法统理应属于大明。

    至于维京人,他们只是明人奴隶而已,不具备法统。

    这个世界上,永远是谁强谁说了算。

    大明占了全世界的地,在大明眼里,欧罗巴所有人都是土著,天然不具备法统,法统只在老皇帝唇齿之间,他说法统在哪,法统就在哪。

    关键老皇帝一说,他那些儿子们跟着说是呀,大明占据世界上90%的土地,说话不管用?

    当南极洲确定归属后。

    吴国就建立了一座南极博物馆,随便挖点冰雪,就吸引游客来了,主打的一个先吃螃蟹。

    效果非常显著,真吸引了很多游客来。

    吴国旅游热潮,还在持续。

    可吴国没有历史,吴王很心虚。

    他按照古春秋吴国来规划自己的吴国,还设纪念馆,纪念吴国的名将、历史。

    最牛的是,他给自己编纂了一套编年史。

    从周太王开始的历史,从太伯、仲雍开始,把吴国从一个历史空白的国家,变成了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国。

    连老皇帝都看懵逼了,历史还能这么编造吗?

    吴王召集万千才子,组建历史局,给自己创造历史。

    他的历史里,吴国灭亡之后,后裔逃到了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长达两千年历史里,一共经历了六个王朝,直到上一个王朝惹得天怒人怨,朱见沪神兵天降,建立吴国,当地臣民归附,就有了今天的吴国。

    朱见沪是真能瞎编啊。

    春秋时代能驾驶船只远航?你咋不说吴人会飞呢?是孙悟空后人得了呗。

    这和毒物博物馆里的文献相悖啊。

    也能改啊。

    本土上一个王朝,疆域很小,是吴国开疆拓土,才有了抗天灾灭毒物的斗争。

    完美衔接。

    这历史连游客看得都一愣一愣的,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吴国一跃成为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为了让编造更加像。

    吴王从国内高价购买了一批各个朝代的文物,也挖几个坑埋起来,过几年再挖出来,建设博物馆。

    报纸上,动不动就出现出土文物的假象。

    居然还吸引了一批盗墓贼。

    真来挖啊。

    结果挖个寂寞。

    这鬼地方是白地啊,在朱见沪来之前都没人,能挖个屁啊。

    大明明知道历史造假,却不会戳破。

    这是天然法统,不要才是傻子。

    吴王还弄出吴国舞、吴国鼓乐、吴国文化等等,游客看得津津有味的。

    可如果有研究历史的人就会发现漏洞,这鼓乐怎么用五线谱呢?你确定这舞蹈不是现代舞?你们靠不靠谱啊!

    吴王挑出一个内陆市来,建立吴王文化城市,仿照秦始皇陵,建立吴王陵,也搞一个兵马俑,还弄出吴王宫遗址,把游客唬得一愣一愣的。

    文化,创造一下不就来了?

    欧洲当年不就这么创造的文化吗,不然他们历史才几百年,有个屁文化啊。

    这几年,吴王暗戳戳的创造文化,主打的一个瞎编乱造。

    还编个神话故事呢。

    山海经都被研究透了,容易被发现。

    他们按照东周列国志来编神话,上面的吴国神全都搬过来,全国建庙祭祀,再把庙做旧,做出好像祭祀几千年的样子。

    有的游客回来,还会意犹未尽地说吴国真有文化底蕴,甚至会向往吴国。

    吴国不止重视古文化。

    还重视现在的文化,为治理江河的人建庙祭祀,把修建灌溉水渠的人祭祀,创造今天的历史,让历史能延续下去。

    又伪造两千年的历史空白人物,创造了一批灵异诗词歌画,不知道是从唐诗里翻的,还是自己写的。

    反正认为创造了无数个历史人物,编成历史后,还写成了呢!

    现在有人会质疑这段历史。

    可等一百年二百年之后,还会有人质疑吗?

    吴王再弄几个假墓地,把弄得家喻户晓,最后假的也变成真的了。

    其实,历史这东西,就是互相抄作业,很多东西的诞生地在哪,全靠拳头说话,谁拳头大就是谁创造的。

    什么考古都是扯淡的,你考古出来,人家也说是假的,考古有个屁用。

    只要军事实力够强,你说什么都是对的,不是你的也是你的,谁敢说不?

    其实,仿造历史方面,吴国是学郑国的。

    郑国伪造历史方面,全世界独一无二。

    朱佑枔从金陵出发,乘坐船支去郑国,郑国就是新西兰。

    沿途还经过几个小藩国。

    朱佑枔都要登岸一一传旨,做正式外交访问。

    这些国家,都是大明永久保护国,所有藩国都不许攻伐小藩国。

    国民人口不多,但过得都很舒服。

    郑王朱见渚在惠灵顿建都,命名为新郑,为郑国国都。

    新西兰是由南北两个大岛组成的国家。

    刚开始分封的时候,老皇帝想一度拆分两岛,但因为两岛面积都太小,难以支撑一个大国。

    国土面积区区27万平方公里。

    人口仅有9000万。

    是大洋洲国家里,人口比较少的一个国家,排名第四。

    朱见渚是老九,其母是秦妃,娶的是杨信女儿。

    最南端领土是斯图尔特岛,在郑国叫千乘岛,小岛上有郑桓公的雕像。

    这座雕像,经过考古专家认定,距今有两千年历史。

    全世界专家都来考古过。

    都认为雕像确实是老东西,嘎嘎开门。

    可能因为庙宇被毁坏了,只剩下一个雕像风吹日晒,还剩下点断壁残垣,但确确实实是老东西。

    而经过考古发现,还发现了一些祭祀用品,年份都不一样,都是老东西,嘎嘎开门。

    千乘岛南部有三个小群岛,并不属于郑国,属于三个小藩国。

    最北边的领土,也是孤悬在外的一个火山群岛。

    这座岛,本来是不该划给郑国的。

    可考古专家在上面发现了郑桓公时期的青铜鼎,还发现了很多青铜器,证明这里有郑人活动的痕迹,那么这座岛就变成了郑国所拥有,郑王命名为桓公群岛。

    本来这种岛,是不该归大陆国家的,该分封给宗室藩王。

    可郑王有先见之明啊,在上面埋了青铜器啊,天然法理就在郑国,谁敢占?

    再说了,这里只是一个火山岛,没什么价值。

    可是,景泰六十年时,桓公群岛成为了郑国北方重要屏障,朱见渚用十年时间,改造这座小岛,把小岛变成军事重镇,驻兵在上面,拱卫北岛。

    同样的策略,他还用在查塔姆群岛上面了。

    这座岛在郑国叫武公群岛。

    也是在景泰六十年,成为军事重镇,拱卫郑国东面海洋的重镇。

    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全国有70%丘陵山脉,水利资源丰富,但水流短而湍急,不利于灌溉,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对于一个孤悬在外的岛国来说,多山不是坏事,山脉多意味着矿产多,水资源丰富,也意味着拥有足够的战略缓冲带。

    国不灭,郑王世系,就永远不会灭。

    郑王对争霸没有野心,他也不能有野心,他是一个岛国,距离吴国、郕国、宋国都十万八千里,能打的只有宗室藩王的小藩国,这还是大明保护国。

    想争霸也没门。

    继藩这些年,郑王除了和自然环境作斗争外,就在伪造历史。

    朱见渚和他上面的哥哥们不一样,他很爱诗书,吟诗作画,是他最大的爱好。

    他的书法、画技在诸多藩王中首屈一指。

    尤其他的仕女图,在大明也数一数二。

    按理说,这位藩王不务正业,郑国应该衰落才是呀,其实不然,郑国绘画风气浓郁,涌现出很多宫廷画家。

    郑王还喜欢油画和素描。

    郑国的画家,是世界上最多的。

    西夷画师,在郑国宫廷里就有上千位。

    这些年,郑王四处搜罗画师。

    而他本人的书法,也是藩王中第一,连商辂都称赞郑王的书法,郑国也是所有藩国中,唯一坚持用毛笔的国家。

    毛笔和钢笔之争,在郑国压根就没掀起任何风潮,一如既往的使用毛笔。

    喜欢书画的郑王,自然就喜欢历史了。

    郑国和吴国中间的海洋,后世叫诺斯曼海,如今叫贞观海。

    而郑国和南极洲中间的海洋,叫元狩海,元狩是汉武帝用过的年号,汉武帝用这个年号期间,霍去病在漠北连年大胜。

    郑国和北面藩国的海,叫乾德海,是宋太祖赵匡胤用过的年号。

    这几个年号,都是郑王向中枢上疏提出来的,也得到了使用。

    在大明,大洋是以秦、汉、唐、明命名的;像国与国之间的海洋,一般用功绩卓越的皇帝年号,或者大功于朝的名臣武将的字号;海峡,则用功臣名将的名号,或者是发现这道海峡的人名,或者是本地使用的名字,或者是国名。

    海峡很多,所以规定比较宽泛。

    像郑国两个岛中间的海峡,则用华夏历朝历代的功臣名字,纪念他们的功业,这里叫卧龙海。

    卧龙,可是所有藩国抢破脑袋想要的名字。

    可郑国却得到了。

    因为郑王太会玩。

    郑国历史并不辉煌,想找出几个名人来都难,那郑王就创造名人,第一个创造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史书里都记得清清楚楚呢。

    但咱会架空啊。

    诸葛亮总得有后人吧,就漂洋过海来到了这里,在郑国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第二个国家,炎汉,刘禅的后人在这里登基称皇,绵延汉祚。

    口说无凭。

    郑国又出土了文物。

    考古学家不信邪,史书记载得清清楚楚,怎么到伱这变了呢?

    结果,一考一个不吱声。

    嘎嘎开门。

    武侯衣冠冢,炸裂不?

    这还不够,在衣冠冢里出土了木牛流马,这东西只存在于史书上吧,但我们找到了。

    考古学家一看一个不吱声,嘎嘎开门。

    这东西造假能理解,但郑王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木牛流马的动力在哪?后人研究几千年了,都没搞明白,甚至怀疑这东西不存在。

    郑国做出来了。

    想试试真假,那抱歉,这东西在地底下埋了几千年了,本就是古董专家修复的,你要是弄坏了,可赔不起。

    至于修复过程,也不对外公开。

    主打的一个靠猜。

    但这些木头,基本可以确定是三国时期的,至于是不是真的木牛流马,还有待考证。

    郑王玩得溜啊,建立了一座诸葛武侯庙,按照四川的武侯庙一比一仿造,承认这庙是仿造的,但文物,四川肯定没有,我们郑国才有。

    卧龙海,就被郑国抢注了。

    然后郑王就瞄上了宋太祖赵匡胤。

    老皇帝讨厌宋朝,但不讨厌赵匡胤,而且斧声烛影,让后人猜了几千年。

    郑王给你揭开谜底。

    又发现了赵匡胤后人的墓。

    好像华夏名人后代都愿意往郑国跑,要不是能看地图,我们还真信了你的鬼话。

    三国时期有远洋的船支吗?

    宋朝有吗?

    还真别犟,真有!

    东吴能发现宝州,说明船支具备远航能力,蜀汉确实没有这样的船支,但这个诸葛亮后人,是和陆逊后人一起逃过来的,用的吴国船支。

    宋朝的船支,别说远航郑国了,就是远航欧洲都能。

    因为五代时期的刘汉,做的就是欧亚贸易,这一点历史上是可以考证的。

    郑国还发现了很多古代船支停靠的遗址,打捞了几艘沉船出来,足以佐证历史为真。

    也别管人家是漂来的还是划来的,反正就是来了。

    郑国主打的一个遗迹多。

    本来还想对岳飞伸手的,被朝臣拦住了,岳飞距离现在有点近,容易被打假。

    那就上韩国忠。

    随着岳飞传推广,韩国忠和梁红玉,可被广大书迷喜爱,梁红玉可被皇帝钦点,入烈女庙的人物啊。

    韩亮在历史上,几乎没什么记载。

    可在郑国出土了韩亮墓,原来韩亮不满南宋朝廷避世隐居,来到了郑国,在炎汉为官。

    郑国编造了一段凄美的历史故事,炎汉被异族攻打首都,韩亮挺身而出,击退了外族保卫了首都。

    怎么看都是于谦的故事呢?

    故事出现了转折,因为jian臣打开了城门,韩亮护佑着炎汉皇族成员来一场千里走单骑,最后为国捐躯,炎汉灭亡。

    考古专家看完了这段历史都骂娘,这不是于谦和关羽的集合体嘛?纯他吗瞎编。

    但郑国真的出土了韩亮墓,还出土了大量竹简,竹简上记载了这一战的经过。

    竹简上还出现了两宋之交大量珍贵史料。

    一处墓地无法佐证。

    在炎汉之后的下一个王朝里,出现了史书佐证这段历史的真实性,还有几个陪葬墓里,都发现了关于韩亮的记载,这下石锤了吧?

    几年后,郑国又有重大考古发现,发现了大乾十三陵。

    这可是重磅史料呀。

    虽然被盗毁严重,却还是能找到一些文物,佐证大乾的存在。

    郑王主打一个会编故事。

    官方正史不太信,但民间喜欢看热闹呀,这种名人的后人为国征战的故事,很有市场的,大家愿意听啊。

    反正看郑国的历史,主打的一个刺激。

    华夏的未解之谜,郑国都有答案。

    大乾被大顺灭亡了。

    大顺二世而亡,正值天下乱世,朱见渚扶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再造大郑。

    这历史像不像吴国!

    你俩编历史的都是一个人!

    郑国遍地是古墓,建造了几百个历史博物馆,让郑国历史实现考古闭环。

    景泰六十年,郑王写了一本鬼吹灯,盗墓者传奇。

    直接逻辑闭环。

    这回谁敢说郑国历史造假?

    不信你来挖一挖啊,我们地底下墓地多的是。

    郑王可不随便叫大明古代的名字,他创造出不少地名,根据地名又创造出一批历史。

    世界主流媒体,都不觉得郑国是一块孤地,而变成了史实记载,郑国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国。

    只有老皇帝知道,郑国为了伪造历史,砸进去多少钱啊,都是他的钱,这个王八羔子!

    像那些遗迹,造假都得花钱的。

    郑王还根据梵文佛经,造出很多遗迹,有的还要造出火山喷发,淹没遗迹的假象,然后再挖出来。

    鬼吹灯里的故事,都能和现实一一对照。

    就是费钱。

    这也是郑国人口少的原因。

    郑王心思都在造假上了,国内文化气氛浓郁,但国民经济却实属一般。

    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天然的牧场。

    出口的rou食可干不过南美。

    也是这年代保鲜技术一般,那种rou罐头在大明已经滞销了,大家更喜欢吃鲜rou,鲜rou贵呀。

    郑国的鲜rou也根本无法出口去大明,实在太远了。

    这些年,郑国也在改道河流,治理河流,逐渐让河流变得平缓,环境适合居住。

    至于土著,早就没了。

    必须得没,必然有一天冒出来一个土著说郑国历史是伪造的,郑王颜面何存?

    随着大明提出填平两湾国策,郑国也想填平卧龙海峡,将两座岛连接起来。

    其实,几万年前郑国原本是一整块大陆,只是海水上涨,淹没大陆,露出来的都是高地。

    以现在的技术,只要郑国肯花钱,完全可以填平海峡,连接南北两岛。

    立国三十余年,北岛发展规模远超过南岛。

    因为南岛缺乏天然良港,又全是山脉地形,导致郑国人口一个劲儿往北涌,南岛人越来越少。

    尤其是定下建设工业国家的国策之后,政府资源进一步向北岛倾斜,南岛逐渐被抛弃。

    景泰五十九年,郑王想将污染型重工业向南岛转移。

    结果并没有带动产业链转移,效果贫乏,还增加了运输成本,一度让郑国经济出现小幅度滑坡。

    连续几年刺激南岛发展,都发展不起来。

    所以,景泰六十二年,郑王颁布圣旨,填平海峡,连通两岛,将南岛如迷宫一般的岛屿填平成平原,用于种植。

    这海峡不像是渤海湾、朝鲜湾,是内海,这里可是大洋啊。

    仅凭郑国是做不到的。

    必须得请大明,而大明正在投入电气革命,进行技术革新,自然就接下了这个订单。

    连接南北两岛后,郑国增加了土地面积,增加了一块平原,还能让南北不再分裂,南北发展也会趋于平衡。

    郑国是大明粮食、rou食、矿产资源的主要合作对象。

    景泰六十三年,郑国完成环国铁路线修建,做到村村连、镇镇连,今早跨海铁路的技术目前还没有,所以郑王才要填平海峡。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郑国安稳,郑王子嗣就不安稳了,他有八个儿子,都想得到一块独立的封地,就是把郑国拆分。

    或者是郑国占据北岛,把南岛分给诸子。

    郑王认为郑国是统一不可分裂。

    但儿子们的想法,他又不得不考虑。

    这一考虑,就导致了诸子夺嫡,郑太子看弟弟们跟仇人一样,弟弟们也巴不得太子立刻死去。

    郑国没有地盘可以分封。

    大洋洲的岛屿非常多,多到统计不过来,这些年宋郑吴郕周发现了很多无人居住的岛屿。

    这是郑国和其他国家唯一有摩擦的地方。

    郑王想将儿子们封去岛上去,但他的儿子们都不安分,谁也不愿意当小小的岛主,都想当郑国的岛主呢。

    这位风流天子,优柔寡断,明明看出儿子们的意思,却没有及时阻止,未来这郑国怕是也会爆发内乱。

    朱佑枔盘旋几日后,便启程离开郑国,北上拜访所有诸侯国,最后再去大洋洲最后一个国家,周国。

    老皇帝把澳大利亚叫为周地,周国也是大洋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有四百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国土排名榜单上,也能排在前面。

    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剩下的全是山脉。

    人口仅有7000万人。

    周国实行两京制。

    在达尔文地区建立丰京,镐京的名字被商国抢注了。

    而在珀斯,建立洛京。

    周国一共有四个大城市,皮达马拉叫成周,林肯港叫武王。

    景泰五十七年,老皇帝将澳大利亚湾地区划给了周国,让周国拥有了第一块完整的平原,叫武王平原。

    这块平原,之前属于周吴共有,吴国无法抵挡周国的兵锋,导致两国偷偷在平原上开战,老皇帝调停,将这块平原划给了周国。

    得到这块平原后,周国人口逐年增长,预计景泰六十五年就能破亿,再多就得看水资源了。

    最近,周国又和郕国拟定协约,加高各自山脉,解决用水问题。

    周国境内也有水,只是不够灌溉用的,无法灌溉就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就无法供养人口。

    周国的粮食来源是吴国,从吴国买。

    或者用矿产换。

    周国遍地是山脉,恰恰地下资源极为丰富,仅靠石油出口,就让周国赚得盘满钵满。

    周国还拥有五国中最强的士兵,常备大军70万人,全是精锐,战船上万艘。

    大明南征北讨,周国都会派兵随战。

    这也是老皇帝垂恩周王朱见淞的原因。

    作为老二,他军事强大,却不会随意攻伐弟弟们,他以大洋洲宗主国自居,虽然其他四国不太把他当回事。

    但既然是周地,那就该周王说了算。

    他主要调停诸侯国,没有灭亡其他诸侯国的意思,因为周国也吞不进去这么大好处。

    朱见淞和朱见渝一样,是忠实的佛教徒,国内佛教氛围十分浓郁,但佛教可不是国教,而是信仰自由。

    他信佛,和母亲谈皇贵妃息息相关。

    但他很克制,不会因为自己的信仰,就逼迫全国人都信,也不会大肆封禅神山,做劳民伤财之举。

    他只关心饮水问题,只关心军事问题。

    像郑王、宋王有家务事要烦,周王则没有,周太子朱佑棈是国内闻名的贤王,他参与过科举高中,亲自参与治水,参与过开垦良田,还亲自动手种植。

    大周是两京制,周太子经常代周王朱见淞坐镇北京,做事井井有条,极有作为。

    一个充满忧患的国家,才会诞生明主。

    一个毫无忧患的国家,只会争权夺利,最后把自己的国内耗到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