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在线阅读 -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六)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六)

    6

    9、《大壮》里所讲的“有孚”原则

    《大壮》是讲述事物强盛的道理。《大壮》里说:“壮于趾,征凶。有孚,贞吉”。这是说:“壮大强盛起来,是为发动战争,结果是凶险的。应坚守爱,前途吉祥”。这里是反对战争。国家发展了,强盛了,目的不是去征战,而是建立人与人的爱,有了爱,邦与邦之间就和谐相处,自然是吉祥的前景。爱是国家之间通向和平的途径。

    10、《晋》里所讲的“爱”

    《晋》里说“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晋》篇是讲的进取发展的道理。并以康侯用锡马繁殖后代来比喻发展上的挫折与困难。而《晋》里的“孚”,已然讲的是“爱心”。只有有了宽宏与爱心,才不会出现咎害。

    11、《家人》里的“有孚”理念

    《家人》是讲述家庭与国家的关系道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治理好了,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稳定。正如《家人》里所论述:“富家,大吉,王假有家,勿恤,吉。有孚威如,终吉”的道理。(家庭富裕,是大吉祥,君王凭借这富裕的家庭,就没有了担忧,吉祥。把爱做为根本,才能建立起威信,最终都吉祥如意)。

    这里的“有孚”,所体现的是统治者给于人民的关爱。有了爱就有了威信,这就是先儒建构的“民本”思想。

    12、《睽》里的“有孚”思想

    《睽》里说:“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这是说:“因背离的行为,造成了孤独,遇到原来的丈夫,合好了,相互有了真诚的爱,勉励,没有了危害”。《睽》是讲违背或背离所造成的问题。但归根结底,应坚守爱才是弥补因违背造成的过错。正像这里的举例“因违背了某种事情出现的过错,而造成孤独,而只有爱才能弥补过失,也能免去害咎。”

    13、《解》里的“有孚”理念

    《解》里说:“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这意思是:“君子思考懂得和解的道理,迎来的吉祥,正是有了关心爱护百姓。”这才是《周易》一书里所建构的君子有孚理念的特质。

    “解”是指和解。《解》篇里所立论的就是“和解”。也是围绕着和解讲述政治道理。那么如何做到和解呢?就是“有孚于小人”。即“君子”执政的根本是“有孚于小人”,才能做到和解。“有孚”是真对“小人”的。君子面对“小人”施行的是“有孚”原则,才能达到和解,故而社会才能达到和谐。“君子思考懂得和解的道理,才能施爱于百姓。”“君子有孚于小人”是个政治目的,是实现“和解”的保证,即社会和谐的保证。讲“和解”既不是敌对,也不是居高临下的暴政与专制,而是没有争执,也没有仇视,是大家和睦相处。这就是“君子有孚于小人”的实际内涵,即先儒建构的民本思想。

    《解》篇里的中心思想,是“君子”与“小人”建立和解。“君子”爱护、呵护(孚)“小人”,是实现和解的途径。当然《解》篇不是无原则的讲一团和气,而是面对“负且乘,至寇至”的这种不公的社会问题,即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的矛盾。让君子思考懂得和解的道理,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才是执政者思考的问题。只有执政者去爱护,关心百姓,这是《周易》作者向往的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

    《解》篇里的“君子唯有解,吉,有孚于小人”。无疑是《周易》所建构的“君子”之治政治理念的实质内涵。君子要把“有孚”做为实施安邦治国的根本行为准则。这君子“有孚”的对象,正是面对的是“小人”,就是说在位的统治者要爱护统治下的百姓。这正是《周易》所建构的民本思想,是开儒家民本思想之先河。

    14、《益》篇中所体现的“有孚”理念

    《益》里说:“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这段话的意思是:“收益是用在收成不好的凶年,没有过失,有了爱,并居中行事,告诉王公诸侯,用圭举行隆重的仪式,(把爱心兆示天下)。居中行事,告诉王公诸侯,顺从有利于效法先例,做迁都利国的大事。有了爱,惠爱之心,不用问询,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正是有了爱,才能得到被惠爱者感戴我们的恩德(即得到民众的拥护)。”

    《周易》里的《益》篇是在《损》篇之后。《损》,《益》两篇文章是讲述国家经济上减损与增益的政治道理。

    《损》篇里的立论是:“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损”的本义是减少,丧失。此处意是减损,在经济财富上减少了,为何会是一连串好的“判词”呢?即财富经济减损了还为何是“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的这么多的好结果呢?这么多好的判词的关键语是“有孚”。即经济财富上的减损目的是建立在“有孚”上,减损的目的是为了关爱百姓。才如此出现“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的这种代表事物发展好结果的判词。可见“有孚”体现在经济上(即国家或统治者的财富上),既使财富减损,但是为了关爱体恤(有孚)百姓,是没有害处的(如同现在中央提出的惠民、扶民政策。中央的财政减少了,但为的是关心低层百姓的生活所支出)。关心惠顾百姓而减损财富无疑是执政上的正确目的,这是“民本”的实质内容。

    《益》篇里所阐述的“有孚”,同理也是“本民”的实质体现。收益的目的是用在收成不好的凶年,即是防患于未然,也是爱民的体现,对百姓施爱,关心爱护其治下的“小人”,反过来就会得到治下百姓(“小人”)的拥护与报答,这就是“有孚,惠我德。”

    《损》,《益》里均体现了“有孚”的原则。减少经济是为了惠民,没有害咎,增加收益的目的已然是防灾之年,也是心里想着百姓,为了百姓,这样的去对待百姓,自然会得到“惠我德”的好结果。爱民,就是得民心,得民心,就是得‘天下’。“惠我德”就是受恩德而回报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