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节度使制度
赵旭的一番没头没尾的话一说,赵旭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可是这苗训居然真的听懂了,这也不是说他听懂了,而是他自己琢磨一下,觉得这样说的也是十分正确的。 想一想自己家族记载的关于自己祖宗的事迹,现在想起来是真的如赵旭所说。 诸葛亮日理万机,全国的大事事无巨细全部都要过问一番,上面还详细的记载着有一日他亲自去看士兵的伙食。 然后告诉后勤的人员,说是要给士兵做什么。吃什么,伙食要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可以说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了。 当时个是看了之后就是认为自己的祖宗真是了不起,真正的做到了爱兵如子。 怪不得当时的士兵都是十分的爱戴他们丞相,这样的人谁又能不去佩服呢 可是现在想起来这样的事情都是错误的,因为诸葛亮不仅仅是这一次去过问这个士兵的伙食问题。 以后每天他都是去过问了一番,这就有点过了,这不是走的亲民路线了,而是劳心劳力了。 正如眼前这位太子说的,身为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不是不可以关注下面的人。 可以适当的让士兵和你近距离的接触,让下面的人能感受到你的善意。 但是这种事情你没有都持续的话,你自己不觉得有点无聊了吗这样的小事情你都过问。 绝对会极大的分散你的精力,你应该做的是运筹帷幄,进而统筹全局。 不应该事事都要问的,你可以适当的分权,让下面的人去做,这样不是很好吗 “主公你想说的是要将权力下放到具体的官员手里吗” 苗训又不傻,人家只说了凡是没有必要亲力亲为,你只要管好你的分内之事就好了reads;。 人家没有说其他的,可是弦外音就是说你不能把什么东西都抓在自己的手里吧。 但是他自己又不能直接说我要把手中的权力给别人吧,这样的事情怎么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 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说出来的话自然也不一样,很可能就是朝廷以后的准则了。 越是这样的人,说话一定是要小心了,不然还不让有心人听了去,所以现在的赵旭也是这样。 凡事说话做事留三分,不能说全了,这就是说这事情的变数还是很大的,没有定下来。 “先生果然是聪明绝顶,一点就明白,我是有这个想法,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什么三权分立他都想提出来,不过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才不提出来遭别人的炮火攻击呢。 现在是皇权至上的时代,根深于人们心中的就是要有皇帝大权独揽。 那门现在还能说要把皇帝的权力分出去吗,想不说其他的人,即使赵匡胤这一关也是说不过去吧。 “既然是分权,我想听听主公有什么看法,怎么个分权的方法。” “先生那只是我一时兴起才提出来的,具体的我还没有想好,但是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了。” 按照赵旭的猜想这个分权就是要两步的,一时分掉官员的权力,二是限制皇帝的权力。 不过限制皇帝的权力现在绝对是不行的了,且不说以后他当皇帝了吧。 这个限制皇权就是限制自己的权力,这一点他倒是不怎么在乎,他真正在乎的还是自己手中的权力。 他现在需要的是集中的权力,高度的集权,几乎没有人可以掣肘的权力。 赵旭并不是贪恋权力,也不是舍不得自己的位置,不然他能提出来分权吗 因为他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要统一天下,统一天下不是一句话说的reads;。 我说统一就行了吗,谁听我的,统一天下靠的是堂堂正正的天子之师。 靠的是军队的战斗力,靠的是一个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将他聚集起来,将对方消灭。 你以为这些东西在一个不是高度集权,皇帝说的就是金口玉言的时代,能很容易的办到吗 如果皇帝说的不算了,权力被限制了,谁愿意听他的,要有个什么决策还不是要集体商议。 集体一商议还不是要耽误多长时间了,这样大好的机遇早就白白的溜走了。 所以赵旭把这个限制皇帝权力的构想从脑海中给删除出去了,先不说能不能行得通。 就单单他的理想就不允许他这样去做,也许他会这样做,但是绝对不可能会发生在现在。 “按照我的猜想我是决定要分散官员们的权力的,这个大概的框架我脑海里还是有的。” 这不赵旭自己直接把其中的一部分给砍掉了,说是自己只想到了限制官员的权力了。 苗训一听这是可以的呀,现在地方官吏的势大,是要分散他们手中的权力,这样有利于中央的统治。 他的一生都是辅助明主为己任的,现在他自然是站在有利于自己辅佐人的统治的方面想的。 现在各地的节度使权力过于大,这一点也是他最担心的,他也在想着如何的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想到赵旭就在这个时候说有要分散官员权力的想法,这一点他是绝对的赞成的。 只要把他们的权力给给瓜分掉了,他们还拿什么去威胁中央的统治呢 “既然主公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那么你能不能说一下,我倒是想看看你的这个主意是什么样的reads;。” “先生,你是高看我了吧,我能有什么高明的主意只不过是有了一点的想法,说出来,让先生来参详一下,具体的还要靠你们来完成。” 具体的细节赵旭是绝对想不出来的,他只能说出来一个大概,剩下的还要考这些大臣去完善。 “我最想解决掉的是威胁我们大宋统治的地方的节度使问题,我想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权力给分出去。” 赵旭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一起来,说书人在那边说书,他在这里讲他的。 节度使这一个词出现的比较早,节度节度就是不就是节制调度的意思。 魏晋的时候朝廷就开始设置了代表政fu的持节都督,代表朝廷行使权力。 在北周和隋的时候将这一持节都督又改称为内地都督府,但是并不是长设置的。
因为这一时期战事并不是时常的发生,所以只有在北方防止游牧民族的地方才长期的设置内地都督府。 但是无论是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还是北周和隋朝的内地都督府都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没有均田制这些制度是不能实行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但是唐高宗李治以后均田制逐渐遭到了破坏,土地兼并也是十分的严重。 还有一些不愿意受到压迫的农民不断的逃跑,加上大量的流民,均田制已经名存实亡了。 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士兵逃亡,严重的出现了国防的困难,使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有战事的时候出现征调士兵的困难,逐渐的形成了职业化的士兵。 并且也出现了将大量的士兵驻守在某一地域,暂时设置一个临时军镇。 这些军镇逐渐的制度化,开始形成有固定驻地为了管理这些大的军镇,开始设置了专门的军事长官,也就是节度使reads;。 但是这时候的节度使还不是朝廷的固定的官职,只是在稍后的时间才成为固定官职。 在唐玄宗李隆基当政的时候,节度使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职位,在全国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 同时加上剑南、岭南两个镇,一共算是是个大的军事区域,形成十个大的军区。 节度使代表朝廷治理朝廷,统帅这些朝廷的军队,朝廷授予他们征伐的权力。 这时候的节度使还是比较听从朝廷的调遣的,他们也是老老实实的作着朝廷的官吏。 但是朝廷忘记了中、央政fu授予征伐权力的时代是出现在春秋战国的时候。 最后这些都是成为了王朝的障碍,现在睿智的唐玄宗居然再一次使用了这一招。 果然没有多久总领范阳、平卢节等四镇的节度使安禄山发动了动摇唐王朝的安史之乱。 为了尽快的平息这场叛乱朝廷的中央政fu有陆续设置了许多的节度区域。 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节度使,这些人后来成为唐王朝的功臣,当然也是割据一方的节度使。 朝廷不能节制他们,在他管辖的范围内,所有的官员都是由他们任命。 也就是说朝廷无权过问的,还有就是节度使的位置也不是他本人死去就没有事情了。 而是可以将他的位子传给他的儿子亲属,甚至是部下,同时节度使是集军、财权于一身的。 这俨然就是一个小的王国,这样的国王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权力之大并不是空xue来风的,而是在这样的历史渊源下形成的,要想解决掉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他的根源处着手。 赵旭要想解决节度使的问题,必须知道这些,所以他在自己的脑海里将这些资料过了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