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阴尸彘鱼
葛达早已清晰知道黑鲶鱼是无稽之谈,对这个奇怪的地下溶洞越发好奇。 宋思媛一言不发,打着手电又看了好几处石桥,眸中闪过精光看向两人: “阴尸彘鱼!” 宋思媛将手电筒打到最亮,跟他们介绍起阴尸彘鱼。 《博物志》的风俗卷曾经记载过一个略显传奇的故事。 南北朝时,刘宋国博阳郡有个书生叫孙祖望,他得知母亲得了重病寿数将近,悲伤难以自抑,想跳河轻生。 本想到河边顺流而下,谁料想河边已有要死之人。 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好言相劝几个时辰,终于劝说这老先生放下寻死之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老者得知他母亲时日不多,为感谢他,给他说了一个奇诡秘方! 若是以树根刺破颅顶、又以rou芝的根须刺进脊背,这些树芝就可以吸取土中养料为她母亲续命。 只是,这样的话,他的母亲虽然可以活着,却只能成为阴尸人,如同植物般不可言语走动、不可吃饭排泄,亦不会再有感情,日后维生只能仰仗rou芝,断无他路。 书生想让母亲活着,欣然答应并且严谨照做。 从此以后,他辞去博阳郡公塾教书育人之职,专心在家悉心侍奉母亲,县里多次举孝廉请他做官,孙祖望却只是拜谢从不接受,博得街坊邻居一片称赞。 几年时间,他发现rou芝汲取养分流出的汁液很特殊,无意间喂给自家的豚和鸡鸭后,它们长得竟然比寻常大了一圈。 此事一出,街坊四邻都说这是他孝感上天,是老太爷在帮他养家畜。 如此,孙祖望靠着肥硕无比的家禽家畜,狠狠赚了一笔钱。 有人赚钱,有人眼红。 他的邻居陈仲叔乃养鱼贩,他见孙祖望养的家畜如此肥硕,也想效仿他的法子。 但,他老爹还活得好好的,总不能让老爹受活罪,此非人子所为! 如果,老爹偏瘫半死,应该就不受苦了吧。 嗯?偏瘫! 我能吗?我能吗? 能! 陈仲叔想起叮当响的银钱刀币,猪油蒙心自然鬼迷心窍,寻了个理由把他爹骗进鱼塘,故意使他落水溺个半死,打捞出来成了半死不活的“植物人” 而后比葫芦画瓢,如法炮制了灵芝阴尸人。 一切办妥,陈仲叔利用rou芝喂养河塘之鱼,眼看河鱼长得比人还高,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他高兴得忘乎所以,脚下一滑,竟然摔进池塘。 这些河鱼比他还大,一见有东西落水,立马蜂拥而上,将陈仲叔咬得连渣都不剩。 此后,河鱼红了眼,日夜在鱼塘扑腾乱动,好似有什么东西被困进鱼肚子了。 陈仲叔死后不久,他的老爹居然醒了过来,每天都拿着腌臜之物喂鱼,养得河鱼如家猪般肥硕,宰杀之时,哭声震天。 民间乡野都说这河鱼是陈仲叔变的,一时归为奇谈,被名为“阴尸彘鱼”写入博物志中。 所谓阴尸彘鱼,即是拿尸体喂养鱼的偏门歪路。 “这么说,这玩意一定是人故意造出,目的就是喂养这些黑鲶鱼,可这到底有什么意思!” 葛达的话,宋思媛不断点头:
“是,看他们身上的圆领袍,既有可能是海东盛国时代的童男女,那么这个地下鲶鱼池的建造时间,应该是跟蛟龙庙同时产生的。” “我猜测,这个地下溶洞与蛟龙庙都是朝家先祖建造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陵墓,只是先后顺序不一样。” “先后顺序?” 她见岳观潮、葛达不甚了解,朝二人解释道: “天池恶蛟的传说,早在海东盛国早期就产生了,这属于东海灵神的衍生神化,可以看做是龙神的分身。” “朝家想让答寅尊的陵墓久远长存,保护陵墓的方法有很多,严加防范反而是属于蠢法子,最聪明的人,知道怎么利用民俗神话来影响百姓,从来达成他们的目的。” “那时长白山喷发,天池水沸腾,朝家顺理成章散播出去恶蛟发怒的谣言,等传遍乡野民间,谣言也就成了现实。” “也是这时,他们提出在通天河边修建蛟龙庙,以安抚蛟龙爷,百姓们自然人人支持,蛟龙庙也就顺理成章建立起来。” “他们的第一步就达成了。” 宋思媛看向那口大石棺: “第二步,就是如何使百姓相信,蛟龙爷真的存在。” “这个,只有活物能办到,他们找来养尸的法子来喂养黑鲶鱼,久而久之鲶鱼成了气候就会变得异于常态,百姓见到那么大的鲶鱼,会迷信得认为这是神迹。” “前两步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何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矩,使得百姓惧怕蛟龙爷、敬仰蛟龙爷,减少他们窥探天池的机会。” “第三步敬神礼就是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