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在线阅读 -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撤军计划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撤军计划

    刘晔的建议,曹叡听进去了。

    当然,刘晔建议里的隐藏含义,曹叡也同样听明白了。

    刘晔其实是在委婉的告诉曹叡,如果河东地区尚在大魏手里,那么司马懿这个河东世家大族的代表,他提出的战略构想,依然还是站在大魏的立场上去思考的。

    刘晔是非常认可司马懿的才华的,但对于司马懿的为人刘晔就有点不好了。

    不能司马懿的人品有多不好吧,只是,司马懿这个人跟世家大族之间的牵扯实在是太多了,他的立场如何,刘晔是真的不敢打包票。

    如果先帝还在,那么以司马懿和先帝之间的私谊,以先帝对司马懿的知遇之恩,可能司马懿还能站在先帝这一边.可当今的子,毕竟是曹叡。

    曹叡对司马懿,可真没有多少恩遇可言。

    以刘晔的猜测,如果到了需要司马懿去抉择的时候,他大概率是会选择跟世家大族站在一起,而不是跟大魏子站在一起。

    所以,当河东还在大魏手里的时候,刘晔认为司马懿是不太可能有二心的可哪河东不在大魏手里,而在蜀贼手里,或者的直白一点,当河东世家不再坚定的支持曹魏了,那司马懿的决策是不是还以大魏利益为先,那可就不好了。

    曹叡听懂了刘晔话里的含义,而且,这个含义的内容,其实在曹叡看来,并不是无的放矢。

    先帝留给自己的四大顾命大臣里,曹真,夏侯尚两人是自家人,是自己生的助力。

    而陈群这个人,虽然是颍川世家的代表,但常年在曹叡身边出没得陈群,曹叡对他也算是非常的了解,也信任陈群这个饶人品陈群确实代表着颍川世家的利益,但他同样也站在了大魏朝堂的一边。

    这么吧,哪要是大魏真的遭难了,颍川世家可能会抛弃大魏,但陈群这个人,还是会跟在曹叡身边,一直走到最后的。

    这点看饶眼光,曹叡还是有的。

    就只有司马懿,曹叡其实一直没有看透他。

    一方面,是因为司马懿一直坐镇地方,不太在曹叡的身边,曹叡了解司马懿,只能是通过疏奏和他人描述.缺乏对司马懿的直观了解。

    另一方面曹叡其实对司马懿,是有着一些内心的偏见的。

    这里面不仅有早年那个“司马十龙”的谣言影响,也有司马懿的应对策略,几次三番跟曹叡的想法背道而驰这给了曹叡一种不太好的印象。

    就感觉这个司马懿吧,虽然给出的策略都是不错的,但是吧,就是跟我这个子的想法不搭。

    如果不是曹叡还算是明君,懂得怎么用人换个刚愎自用一点的主君,司马懿哪里能有现在的地位和权利。

    因此,当刘晔暗示曹叡,司马懿这个人是世家代表,当世家不稳的时候,司马懿也不会稳当的时候,曹叡突然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找到了为什么跟司马懿不太合拍的原因了。

    双方的立场,虽然大部分一致,但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

    子有子的立场,世家有世家的利益诉求,当两者合一的时候,司马懿自然是忠臣良将,但当两者不一的时候,司马懿给出的策略,往往就不那么符合曹叡的需要了。

    这倒不是曹叡因此疑心司马懿什么,而且在这种微妙的关头,曹叡就算真的对司马懿有想法也不会付之行动.还得按照司马懿的构想来做。

    毕竟,刘晔也了,只要河东不丢,司马懿的战略,还是心向大魏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犹豫了。

    回到皇宫后,曹叡立刻召见了孙资,刘放,满宠三人。

    孙资和刘放两人负责政务,曹叡召集他们过来,是要让他们尽快的河北地区搜罗所有可用的船只和撤军所需物资。

    而召集满宠,是曹叡希望满宠来出面统筹整个撤军接应的行动.毕竟这么大的事情,没有一个人统筹,根本不可能完成。

    如今在朝中的这些文武官员们,除了满宠外,真找不出第二个既能被曹叡信任,又有这个统兵能力的人了。

    做完了这些安排,曹叡这才安坐下来,想了一下,从桌上的匣子里拿出了一封疏奏。

    这封疏奏,是曹爽弹劾司马懿惧敌怯战,擅自撤兵的疏奏曹叡认真想了一下后,最终又放回了匣子内。

    到底,曹叡还是没有自己祖父那样的霸气,这份疏奏,其实最好的处置方式,就是跟曹cao学习,烧毁了之。

    但,曹叡到底没有这样的底气,甚至出于一些考虑,曹叡依然保留了它,也许在将来必要的时候,曹叡可以拿出来一用.但现在,曹叡会暂时看不到它。

    嗯,暂时!!!

    但不管如何,曹叡还是给司马懿下了明诏,允许他在必要的时候放弃兖州,撤军河北相关的准备事宜,也在紧锣密鼓的安排郑

    接到了曹叡的这封明诏之后,司马懿总算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子,到底还是英明的。

    司马懿当然可以临阵决断,他不是没有这个能力,也不是没有这个权利。

    但主动放弃兖州,撤回河北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决断和有子背书,意义是决然不同的。

    哪怕从战后算账来看,有了子背书,总比自己一个人扛责任,要来的轻的多。

    而最重要的是,有了子明诏,司马懿安排撤军的时候,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顺,不用担心军心士气受到太大的影响。

    自己撤军,跟奉旨撤军,对士卒来是不一样的前者撤回去了还要担心被朝廷追责,后者却完全没有这种顾虑。

    有了名义,司马懿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撤军方案了。

    撤军也是一门学问,不是下个命令,然后任由士卒突围就算是撤军的这么撤军,很容易从撤军变成溃败的。

    需要提前做好计划。

    首先要撤的,肯定是濮阳的贾逵所部。

    一方面,是濮阳没有直接受到蜀贼的进攻,济阴郡的胡遵一直停留在定陶没有北上,濮阳并没有受到蜀贼的直接威胁,可以从容撤军。

    另一方面,也因为胡遵没有北上,濮阳方面先撤军的话,司马懿也不用担心侧翼受到蜀贼的威胁。

    至于贾逵是从白马渡口撤军,还是领兵前往延津渡口撤军,这就看贾逵自己的抉择了,不需要司马懿去考虑。

    等到濮阳撤军差不多了,司马懿才会选择从长垣缓步撤军,退入东郡。

    而司马懿在长垣一撤,正面的邓艾大军必然尾随而至,酸枣方面,还有诸葛亮率领的大军在围攻,因此司马懿必须先一步撤回酸枣,帮助郭淮稳定住侧翼防守,然后才能继续安排撤军事宜。

    等到后方大军大部分都撤过黄河后,司马懿才会和郭淮一起,退守孟津渡口,一边阻挡蜀贼的围攻,一边安排最后的撤军。

    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和第二步其实都不难,真正麻烦的是最后一步.当魏军大部分都撤过了黄河后,留下坚守延津渡口的守军和将领,必然会面临蜀贼的强攻,一旦稍有不慎,可能就是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所以.其实司马懿也没有想好,到底是自己留下来断后,还是安排其他人。

    毕竟,算来算去,好像没什么合适的人选可以“卖”。

    贾逵是第一批撤离到黄河对岸的人,撤军后,也同样需要贾逵到黄河对岸去组织士卒,维持士气,就地建立防线,防止蜀贼在水军的接应下顺势渡河,建立立足点。

    所以,贾逵是卖不得的。

    郭淮是大魏老臣了,这样的人,如果他不主动站出来自己留下来,你还真的不能强求.否则的话,那些留在邺城的大魏老臣们会怎么想?!

    司马懿要是真的强行命令郭淮留下断后,哪怕退过了黄河,恐怕在朝中愿意帮他司马懿话的人,也不会太多了。

    而曹爽,曹宇,夏侯和这样的人,后台太硬,都是宗亲将领,司马懿也不敢轻易留下来断后。

    至于蒋济,杜恕这类的人,留下来也挡不住蜀贼太久,留他们断后,基本不可能拖延时间,反而是给蜀贼送战功的。

    因此吧,司马懿盘算来,盘算去,既要有能力阻挡蜀贼的进军,同时又要造成的影响不大,就算被蜀贼生擒甚至击杀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人好像就只有一个了。

    而于此同时,身在封丘的陈泰,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身上一阵寒意来袭.突然就哆嗦了那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