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配

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配

    <\/b>

    大致的方案已经制定了,诸葛亮和张溪就开始各忙各的。

    诸葛亮南下的任务是主持铜矿资源分配,而张溪则是庲降都督,主要任务是治理地方。

    两个人的任务其实不同,一开始凑在一起嘀咕是为了商量怎么办,现在有了方案,肯定得各忙各的。

    时间来到六月,南中的气候慢慢的变的炎热了起来,而即使如此炎热的南中地区,依然没有挡住荆州和益州世家们,派遣自己家中的家老,甚至是家主亲临味县,跟诸葛亮商谈南中矿区划分的问题。

    诸葛亮这段时间忙的,就跟后世的二道贩子似的,不仅经常跟这些世家代表们接触商谈,同时还打算借用了张溪的庲降都督府,开了一场所谓的“招商引资会议”。

    这又是张溪提议的。

    当然,就是同一个概念,名字可不敢叫什么“招商”,毕竟这年头,商贾可是贱业,高贵的世家可不会做这种事儿。

    南中的矿产分布,虽然这些世家们都有自己的渠道来获取信息,但有些大世家可能获得的信息更多一些,小世家能获取的信息更少一些。

    为了防止一些大世家利用信息差搞串联或者是挤兑小世家和荆州世家们,张溪建议诸葛亮,索性召开一个会议,把南中的矿产信息做一个总体的介绍,省的有些人因为信息资源不足而吃亏。

    诸葛亮觉得这主意不错,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这个事儿。

    而张溪嘛,到了六月份了,南中补种的小麦要收割了,张溪这段时间一直在兴古郡呆着,视察农业收获效果。

    南中因为战乱的原因,一直到三月下旬才开始补种第一批小麦,时间上已经晚了,张溪也不确定,今年的南中小麦收成能有多少。

    其他地方倒是还好,各地方主官们会监督收获,但在兴古郡这个新成立的州郡,张溪实在放心不下。

    这地方可是迁移了十几万的夷人,这些夷人中有耕种经验的人绝对不超过十分之一。

    没有耕种经验也就算了,耕种节气还没有跟上,这要是因为夷人没种好导致缺粮,那今年南中的粮食缺口就更大了,也不利于以后安抚这些夷人,把他们绑在平原土地上。

    因此,这段时间张溪一直在兴古郡的祝融部呆着,负责监督地方秋收工作。

    张溪和诸葛亮两人,各有各的忙碌,而且这一忙起来,就是近两个月没有见面。

    等到八月,张溪忙完了兴古郡小麦收割和水稻耕种的事情后,回到味县,诸葛亮也初步完成了矿产分配的工作。

    按照张溪的建议,这次分配矿产资源,只对东川铜矿区进行了划分,刘备集团包括元从派在内,占据了铜矿区六成的份额,剩下的四成份额分给了荆州和益州的世家。

    张溪对此非常的惊讶够可以的啊,诸葛亮居然谈下来六成份额给刘备?!

    原本张溪还以为,双方能五五分成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诸葛亮也是这么想的,甚至刘备给的底线还是自己占据四成就够了但这些世家们,到底缺乏一些胆量,也没想太过于得罪刘备。

    再一个,这些世家们在味县呆了两个月,听了诸葛亮的“招商会”介绍,又派人实地考察过后,才发现,东川的铜矿存储量,远远大于他们的预期。

    经过再三核算,这些世家们觉得就自己手头的钱粮人口,加起来能吃下四成的份额,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再加上东川的大部分铜矿区,以现在的技术条件不那么好开采,有一定危险系数,世家们也不愿意太过于冒险投钱,因此把目光都放在了那些比较好开采的露天或者浅层铜矿上。

    综合起来考虑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果。

    至于张溪建议的拍卖嘛其实效果不算太差,但也不算太好。

    一开始的时候,世家们听说了“拍卖”这种新鲜的方式后,确实彼此之间产生了不小的矛盾,尤其是荆州派和益州派之间,双方都在较劲。

    但很快,两派之间在有识之士的带领下,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和解。

    毕竟,能代表一个世家来味县处理铜矿事宜的人,就没有一个不是家族中的精英,脑子绝对好使。

    再加上有人前后串联,很快的就达成了一致。

    倒不是联合起来针对诸葛亮,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另外也不相信其他势力的代表会这么容易的互相信任,互相合作。

    所以,这些世家都是按照各自的利益导向,组成了小团体而已。

    比如南中本地派,就在李家和孟家的主导下,结成了小团体,大家先联合吃下一部分矿产份额,回头自己再内部消化。

    同样的,东州派和蜀中派也同样是这么做的,甚至荆州派在看到益州人这么搞之后,也不得不有样学样,在蒯家和黄家的带领下,组成小团体。

    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在跟对方的竞争中有胜算,哪怕是黄家,也无法跟整个东州集团去比拼财力和人力。

    就这样,张溪和诸葛亮期待的各个世家争破头,相互抬价的事儿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但这几个小集团之间,互相抬价倒是常有有些还是损人不利己的那种。

    钱呢,确实也没少赚,但某种程度上,张溪和诸葛亮试图分化各世家的计策,却是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倒是让各地区世家之间的矛盾,有所增加。

    这事儿,有利有弊吧哪怕是诸葛亮,也没指望靠一个铜矿就能起到分化世家的目的。

    张溪也没想到,这年头的世家就搞出了这种小团体如果更深入一些,组成集团化,以股份制的方式来运营和分红,说不得还真的让这些世家在铜矿份额中,得到利益最大化。

    但很显然,张溪高估了这些世家们,在他们看来,小集团只是临时为之,等到拿下份额后,内部免不了立刻就得开始勾心斗角啥股份制,这年头的人可没有这个概念,只有捞到家里的钱,才是我的。

    张溪可不想去提醒这些世家还有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制度,毕竟张溪的屁股是坐在刘备这边的,可不是坐在世家这边的。

    而诸葛亮跟各大世家聊完了铜矿的分配后,荆州世家大多是已经告辞了。

    一个是来的路远,赶着回去跟家族商议,分配小团体吃下的铜矿份额,准备钱粮和人手来南中立足开发。

    另一个南中的气候,一般人真的适应不了。

    这天热的不要不要的,而且还有瘴气嗯,经过《伤寒杂病论》的普及,现在的荆州人也大多知道所谓瘴气是通过蚊虫传播的了,但南中这地方,蚊虫实在是太多了。

    荆州的夏天,哪怕是荆南四郡,夏天也能在院子里纳凉。

    但在南中这地方,蚊虫又多又大,不停的袭扰你,让你根本没有心思纳凉,大夏天就算想在院子里纳凉睡觉,也得准备好艾草熏和蚊帐,实在不舒服。

    所以在办完正事儿后,荆州世家纷纷的告辞离开。

    而益州世家嘛,虽然也有部分走了,但大多数消息灵通人士,也从侧面打听到,庲降都督张溪,对南中有所规划,似乎也是一个很来钱的买卖。

    因此,这些人始终在味县等着,熬着,一直到张溪忙完兴古郡的事儿回来。

    接下来,就是张溪为主,诸葛亮帮忙敲边鼓的南中甘蔗垦殖园经济的推广事宜了。

    其实吧,这事儿比铜矿要好推广的多。

    只要给这些世家们一些糖饴,然后告诉他们这些糖饴是用甘蔗制作的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谁能不喜欢糖呢?!

    尤其是南中四大姓,这时候恨不得把所有的南中山地都给承包了。

    但南中山地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用来种植甘蔗的。

    南中地区,最适合从来种植甘蔗的地方,是在新成立的云南郡,永昌郡一带,而越巂郡南部也有一些地方可以种。

    反倒是建宁郡,兴古郡一带适合种植的地方不多,能种,但种下来的效果可不好,甘蔗不甜。

    至于牂牁郡嗯,这就没牂牁郡什么事儿。

    而南中四大姓的主要势力范围一直是在建宁郡,兴古郡,越巂郡一代越巂郡太守还是马谡,妥妥的刘备自己人。

    因此,因为离的远,在铜矿分配上没有得到太多好处的永昌王氏和云南吕氏,这时候就抖楞起来了。

    虽然吧,可以种甘蔗的山地不是我家的,但作为地头蛇,你们在我们的地盘上种甘蔗要是惹毛了我们,你们想想都知道后果的吧?!

    所以呢,云南吕氏和永昌王氏几乎是第一个跟张溪谈甘蔗种植园合作的事儿。

    张溪当然也知道这俩地头蛇的重要性,谈肯定是要先谈的。

    但谈之前,张溪也询问了两家,就云南郡和永昌郡那点可怜的人口和耕地面积,你们要是都组织百姓去种甘蔗了,那粮食谁来种?!你们又打算怎么完成赋税指标,同时还要养活郡中百姓?!

    别跟我说你们打算不管百姓死活,只管往死里搂钱啊!!!

    这话一说,王氏和吕氏的人也噎住了。

    而这个时候,建宁四大家和蜀中的一些世家代表,顿时也支棱起来了。

    咱虽然是外人,但咱手里有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