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天外财神
朱棣其实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百梅诗的,仅仅三个时辰就写出来百首诗词,这质量能高到哪里去? 可等他一看,才发现自己错了。 这百首梅花诗首首诗句流畅,格律规范,构思精巧,诗意隽永。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整整800句,没一句是重复的,就连梅这个字也仅仅在第四十首的时候出现过一次,此后再没有出现过一个梅字,当然诗题不算。 这百首梅花诗,从不同场景、不同季节的梅花写起,如庭梅、江梅、早梅、寒梅等,又写梅花的姿态、品种,如矮梅、瘦梅、盆梅、粉梅、青梅、黄梅等,再写对梅花寄予的情怀,如问梅、评梅、别梅等等,尽写梅花之鲜丽,抒发梅花之神韵,形象生动,寓意深远。文采喷发,一如梅花斗雪怒放。 朱棣读起来只觉得齿颊留香,怡情说性,当即拍案称绝。 “妙云,快来看看我大明的诗仙!” 徐妙云从刚才就在观察朱棣,眼看着他从不屑变成震惊,接着又从震惊变成欣赏,再从欣赏变成欢喜,心中也在奇怪,这百梅诗究竟是如何写的,竟然能让朱棣的表情如此生动。 此时听到朱棣唤他,笑盈盈的走了过去,嘴里还说着:“几首诗而已,怎么就成了大明的诗仙了?” 嘴上说着,手上却接过了朱棣递过来的诗,一读之下,顿时惊为天人。 “这真全是一人所写?” 徐妙云一边看诗,一边惊讶的问道。 朱棣笑着点点头:“怎么样,你这个女诸生也自叹不如了吧?” 徐妙云没好气的瞪了朱棣一眼:“你莫非就能比得上了?你肚子里那点学问,还不如我呢!” 朱棣顿时语塞,瞟了一眼王景弘。 王景弘见多了这两口子互怼,很自觉的转过头去。 “这曾棨是状元之才,在常继祖哪里却只做了一个私塾先生,常家那小子未免也太暴殄天物了!” 朱棣这时直接把不满转到常继祖身上。 徐妙云却笑了:“真要是一個私塾先生,继祖也不会把他带去诗会了,别跟我说你没看出来,继祖那小子就是让曾棨扬名来的!” 朱棣也笑了起来:“我又岂能看不出来,只可惜了解缙,让那小子摘了果子。” 他仔细想了想,对王景弘说道:“去一趟开平王府,赏曾棨黄金五镒,钞五百锭。” 王景弘当即领旨前去。 徐妙云却有些不干了:“继祖为国荐才,也应该赏赐才对。” 朱棣却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赏那小子的时候,回头我自有赏赐。” 见朱棣主意已定,徐妙云也不再劝,只是继续看那百梅诗。 …… 诗会随着解缙的摔倒,匆匆结束了。 向杨荣告辞之后,常继祖带着曾棨回去。 路上常继祖还在调侃曾棨:“曾先生,你这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立刻就一鸣惊人啊!我今天才算见识到,什么叫碾压!” 曾棨脸上绯红,练练摆手:“不过是运气罢了。” 常继祖笑道:“先不说是不是运气,我其实就想问先生一个问题。” 曾棨一愣:“啥问题?” “那百梅诗,先生可还记得起来?”常继祖一脸的不怀好意。 曾棨点点头:“这倒不会忘。” “那就麻烦先生回去之后,将百梅诗重新写下来,我交给书屋付梓如何,所得收入,分给先生五成,作为先生润笔如何?”常继祖大喜,诗会上曾棨的原稿被杨荣收走呈入大内了,为了这,常继祖还在后悔没能抢下来原稿,此时听见曾棨还记得,哪有不开心的道理! 曾棨却一脸茫然:“这……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就这么定了!”常继祖兴冲冲的拉着曾棨回到王府,就守在曾棨房中等着百梅诗,曾棨无奈,只得将在诗会上写的东西又给写了一遍。 得了百梅诗的常继祖立刻将书稿交给常伯,让他送到书屋,连夜开始刊印,却要等自己的命令才能开始卖。 恰好这时,王景弘奉旨来给曾棨赏赐,常继祖心里立刻有了盘算,这特么不宣传一波,岂不是浪费了陛下的心意? 宣传计划来一波,“写尽天下梅花”这句宣传语是肯定要有的,“天子为之震惊”这句也应该能加进去,还有啥能加进去的呢?对了,“文曲星”转世!反正历朝历代文曲星转世了不知道多少代,再转世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正想着宣传计划,李三刀却进了府。 “属下拜见提调!” 常继祖现在满心都是曾棨的宣传计划,随口答应了一声:“哦,你来了,你不好好过年,来我这做甚?” 这句话直接把李三刀给问懵了:“呃……不是大人要属下去查那个浙江商人沈达的底细吗?” 常继祖这才想起来自己给李三刀布置的任务。 “哦哦,我差点给忘了,怎么样,摸出来了吗?” 李三刀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只摸出来一部分。” 常继祖来了兴致:“摸出来了啥,说来我听听。” 李三刀这才把自己摸到的沈达的底细给说了出来。 原来这个叫沈达的,本姓刘,幼年时与家人失散,后来被南浔一个姓沈的收养,而这个沈家确实跟沈万三没有什么关系,这个沈家在泉州和宁波有些生意,三大市舶司还没有裁撤的时候,沈家就做的是海贸的生意。 后来三大市舶司被裁撤,沈家转行做了种田人,在宁波府和泉州府买了数千亩的桑田,养蚕缫丝,供应给那些大丝绸商,后来沈达长大了之后,接管了家中的生意,竟让他找到了原生家庭,其姐刘氏嫁给了杨荣,他也就成了杨荣的妻弟。 而且这个沈达在宁波府和泉州府还挺有名声的,有个外号叫“天外财神”。 至于其他的,一时半会李三刀还没有办法能摸出来。 不过,有这些,常继祖已经很满意了。 既然是海贸发的家,转头去种桑田?这种话只能哄鬼!海贸的利润十倍甚至百倍于桑,是能说放弃就放弃的?而且宁波府和泉州府经常有台风,现在这个年代又没有大棚,在那个地方种桑树,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现在常继祖就直接可以料定,沈家转行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天外财神?海外财神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