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南宋锦年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二节 宝文阁

第六十二节 宝文阁

    小内侍虽垂着头,却也不难发现他欢喜的样子:“谢姑娘千万不要这么说,小的当不起。【】还有那件事……是我自己……姑娘千万不要……”他这般反应,想来我的推测是不错的了。见他大有紧张惧怕之意,我点了点头道:“那是你的好心,我岂会反害了你。”小内侍登时欢喜地点头,向我告辞。我问了他的名字,小内侍只记得自己姓石,从小别人就叫他小石头,进宫后也是如此。宫中人心险恶,但也毕竟有如此心地良善之人。那段时间小石头奉黄公公的命令,往景芳斋送每日的分例粮食菜蔬,想必是看到每日送来的皆是不堪之物,心中不忍,故而暗中给我们放了些米,换了些好点的蔬菜吧。虽是有限的东西,想必也已经是他能力范围所及的最好的东西了。一物之微,便足以让人铭感。小石头,还有顾曼楚,孟沁祥,因为他们的援手,艰难的日子过后,留下的也不是苦痛。援手……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我叫住小石头道:“你识得语燕吗?”小石头猛地转过身来,忘了回避我的目光,怔了片刻后方才略带慌乱地垂下头:“小的……小的知道语燕姑娘。那些天她……她每天……取景芳斋的分例的。”心中越发明白了一些,笑道:“那天语燕到大厨房走错了路,也多亏你给她领了路。”小石头抬起头来,轻轻“啊”了一声,神色紧张外略带忸怩地道:“原来语燕姑娘已经知道了……已经跟谢姑娘你说了……”“语燕与我都是满心感激,今日才知道该要谢谁。”景芳斋的分例被克扣,语燕到大厨房支领东西,却意外遇见一群内侍在大厨房聚赌。若是语燕被发现,真想不到他们会怎样对付她。幸好当时有人掩护了语燕,让她从夹道跑开了。语燕匆忙之中竟没有看清是谁帮了她,此时想来,也只有小石头了。小石头又是欢喜,又是忸怩,连说不必谢了。他的年纪看起来确然不大,又是个很瘦削的孩子,眉眼虽然清秀,但脸颊实在太过瘦削,肤色也有些苍白,想是在宫中向来过得不易。说话也不太利索,稍一激动,便有些吞吐,脸颊也涨的红红的。从小石头说话的样子,也可以多少看出,他本是个实诚之人。当日景芳斋一片萧条,宫人们人人避之,黄公公要送些不堪之物充作分例,也只有找小石头这样的老实之人了。小石头又说往后有往宝文阁跑腿的事情,只管叫他去便是,黄公公已经拨了他照料福慧楼跑腿的事情。为语燕找到了当日的恩人,知道宫中毕竟还有这样的好心,心中自然欢喜。看着小石头渐渐消失的背影,又是一阵无端地熟悉之感。只是转身回到书案前,看着两本经书,心头又渐渐起了疑惑。皇上今天要主持祭祀的大典,何以,还会在百忙之中,送两本经书过来?或许经书中,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吗?略略翻动,与太后放在福慧楼中的经书并没有太多区别,原书是用朱砂小楷抄录,经书中缺损的地方,也有新的纸张补齐,依旧是与原文相当的字体,用朱砂抄录了。只是原文中的纸张与朱砂颜色都已经旧了,而后来补上的颜色尚新。还有,皇上要送经书到福慧楼,或者用他身边的内侍,而宝文阁中也有侍奉供职的人可以驱使,为何,却是从慈宁宫找到黄公公,又从他手下调用了一个人呢?一面思索,一面已经走到院落中取水净了手,回到室内,选了纸铺好,摊开一本经书,砚了墨开始抄写。福慧楼中的沉香都是上好的,里面掺有龙脑香,天然的沉香香气之外,还有着凉凉幽幽的感觉,呼之沁人心脾,尤能让人心神安定,太后十分喜爱此香的味道。不过太后到此诵经之时,会另外在佛堂里焚上檀香,所以太后在福慧楼的时候,我并不会焚此香,以免两种香的味道混杂。于娘子教我,太后不到福慧楼的日子,每天焚上一小块香料即可,如此只要太后到了福慧楼,就会闻到书房里幽沉的香味。此时室中香味渐起,我的心神也宁定下来,一笔一笔端正抄写。我幼时跟着爹爹习练的乃是行楷,最喜飞白体,宋室南渡之前,我朝继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之后,还有一位最宽厚仁德、天纵英明的圣君——仁宗皇帝。这位仁宗皇帝最擅长的便是飞白体,而我便有幸见过爹爹手中,谢氏祖宗传下来的御笔。都说字如其人,仁宗皇帝的飞白书行云流水,又不张扬放纵,端的是一代圣明天子的笔迹。因崇敬仰慕而习练飞白书,五岁至今,已有十一载矣。但此书要抄录给太后看,自然是以端正的楷书为上。心绪宁定下来,抄录起来自然就快了些,经书中的句子措辞并不晦涩,但读起来却是句句饱含道理,边抄边读,倒是颇有获益。但录到第三页之时,我下笔却渐渐缓了下来。第三页的边角是经过修补的,殷红的朱砂可以明显看出颜色尚新,但补充的几句,却与原经文的文意颇不相符。我搁下笔,从第三页开头细细独起,原本连贯的内容,竟到了这里便不能连贯。但明显后来补上的几句话,仍是经文。心中有些奇怪,顺手翻到了第四页上。第三页修补的部分,是第三页内容的结尾,也正是第四页内容的开始。而这些话读起来,却也跟第四页原文的文意不相符。心中越发觉得奇怪,又顺着往后面看去。这册经书所讲的,就是佛讲经说法、讲因果的故事,措辞较为简单,虽然每页有几句不能连贯,却也不影响整体的意思。这般又看了几页,到了第七页的边缘,又有一部分缺损。我留意去读了修补的部分,与第七页的内容也不连贯,自然,第八页开始的几句也与下文不能顺接。宝文阁是宫中最大的藏书之处,比之皇上的内书房、太后的福慧楼,都还要大上许多。宋宫中用于藏书、储存书画以及我朝历代皇帝墨宝的地方,除了宝文阁之外还有龙图阁与天章阁。不仅有许多内侍在其中供职,还有一些饱学之士,负责打理这些书画,也负责奉皇上之命编纂新的书籍,而编纂好的书籍则会被保存起来,或者被刊印流通到民间。比如龙图阁,置于真宗皇帝年间,宋室南渡之后,仍沿袭旧制。龙图阁中的学士便称作“龙图阁学士”,仁宗年间有一位著名的官员包拯,就是龙图阁学士,是以后人也以“包龙图”称呼这位敢作敢为的绝世清官。宝文阁的位置距离皇上的寝宫不远,宝文阁中的官员学识何其渊博,又是专门为太后修复的经文,怎会弄得这般粗疏大意!从接到经书时候,心中的疑惑便愈发明晰——皇上交给我经书,是有别的用意。眼下,抄录经书的工作是无法完成了。但皇上交代下来的任务,却在势又不能置之不理。小石头临走之前的话忽然浮现,我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原来如此。”太后不在宫中,于娘子倒也无事忙碌。我告诉于娘子,黄公公手下的一个小内侍送来了经书,是皇上选了给太后看的,只是我在誊录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词句不同,故而需找到黄公公,托那个小内侍带我往宝文阁一趟,问一问宝文阁的学士。于娘子忙命人去找黄公公,让他手下的那个内侍来与我同去。小石头很快便到了,想是平时少见于娘子,问好问得十分局促。“姑娘有什么事,交给小的前去就是了。”小石头道。于娘子亦点头:“是啊,跑腿的事情,交给他们就是了。”我微笑道:“经书我仔细读过,不解之处也都记下了,当面请问,想必能问得清楚些……”话未说完,于娘子已然点头:“是了是了,他们识字是极有限的,书里面的东西,怎能说得清楚。”说着又向小石头看了一眼,不由笑道:“黄公公也不找个口角伶俐的,这是太后娘娘的书,还是姑娘自己过去问得好,否则说不清楚,倒误了事。”一路往前出了慈宁宫,我方才道:“遇到事情不要着慌,学着说话慢一些,慢慢也就好了。”小石头错愕地抬起头,方才从于娘子那边过来时脸上的红涨还没有褪去。一双瞪大的眼睛里满是不可思议的样子,似是想不到我会这样跟他说。“于娘子也不过随口玩笑,待你日后有了进益,再去于娘子面前问安,她定会称赞你的。”我微笑说道。“谢姑娘……我……我不是……为于娘子说我……”小石头吞吐了两句,忽然使劲儿点了点头:“谢姑娘,我一定……一定会的。”微笑点头,小石头带着我继续往前走去。看着小石头瘦削的背影,仍是有些无端的熟悉之感,或许是亲切吧,我这样想着。宝文阁这样的地方,后宫中的妃嫔女眷通常是不能到来的,而我是入内内侍省的典籍女官,自然又有不同。不过男女有别,我也并不是可以直接到诸位学士处理公事的地方。我被安排在厢房内等待,自有人将我的来处与身份通报。心中忽然有一种莫名的预感——皇上留给我的疑团,就要渐渐解开一些,但那之后,我要面临的,却是另一个疑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