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给玄德当主公在线阅读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将军不尊朝政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将军不尊朝政

    我给玄德当主公正文卷第六百二十一章大将军不尊朝政徐荣的前部先锋军终于出发了,他们很快的就进入到了三河的地界之中。

    三河之地的叛军数量也非常多,虽然不如雒阳周边起事聚义的李响闹的事情大,但是将各县的叛军加起来之后,大规模的叛军数量加起来,估计也有能个三十多万。

    而且这也只是一个大体估算的数量,若是深究细查,把所有的小分支也都算进来的话,那可绝对不止这个数了。

    现在,孙坚、黄祖、蔡瑁等人的兵马正在以雒阳为中心,与李响的主力叛军交手。

    当地的望族非常支持袁氏集团,无论是粮草还是军械,都慷慨无私的提给他们。

    这些贵族阶级对于普通的黎庶打压的非常甚。

    而且他们的手段也非常的血腥!

    在他们看来,对待普通的那些流民,只要是敢反叛者,应尽皆屠戮!

    毕竟,在这些高门望族眼中,这些黎庶和野人只配给他们当最低等的奴隶,只配供给他们压榨。

    如今他们居然敢大规模的起义,并将手伸到了望族的邬堡之中。

    这简直就是想羊想要吃狼,鹿想要吃虎一样好笑!

    底层黎庶的起义在权贵眼中,是对他们的一种蔑视,是对制度,对自然规则的一种挑衅!

    一时之间,在司州之地,各地都成了屠杀的地狱修罗场,那些普通的流民所组成的反叛之军,被望族们所支持的袁氏集团残忍的屠杀着,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是敢加入叛军队伍的,无不被杀的血流成河。

    上至八旬老翁,下至总角孩童,皆不放过!

    这件事情,是早在袁绍将兵马向司州派驻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

    他要与司州本地的最高望族达成一置。

    拼命屠杀这些起义之民,是最快最省事的途径。

    至少在袁绍看来,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

    在这场大屠杀之中,黄祖和蔡瑁行事倒还是比较妥帖的。

    他们虽然积极的与司州本地的望族和阀阅沟通,并大举的评定乱民,但是他们杀伐的手段还并不是那么恨,那么残忍。

    关键就是在孙坚的身上。

    孙坚对袁绍的命令实在是贯彻的太彻底了,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这么一号嗜血的人物。

    一个非常喜欢杀伐的人物。

    孙坚在雒阳周边只是征讨了大概不到三十天的时间,死在他的手中的民间叛军就多达六万余。

    甚至有五千余号的降虏,在被孙坚俘虏之后,就被他立刻斩杀。

    不错!杀降!

    在这些军阀看来,诸侯之间的降才是降,

    乱民不能降,也不能允许降!

    这些虫豸没有降的资格!

    敢反,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依照一个军事家的立场来说,孙坚杀降的行为,一则可以节省自身军队的粮食,二则也能够对叛军起到震慑,让叛军一旦遇到自己的军队,就不敢反抗,甚至可能未曾开战就四散而逃。

    不得不说,他的这个战略确实是有他成功的地方。

    当然,也有他失败的地方……

    孙坚杀死了五千降俘之后,只要不是李响所率领的正规主力军,其余的民间部队在见到孙坚的军队之后,几乎都是惊恐的四散而逃,完全不敢与孙坚正面相对抗。

    这简直就是一个屠夫!

    孙坚的军队以及孙坚本人的屠夫之名,在司州之地流传着。

    那些最底层的灾民和难民,一听到孙坚的名字,除了惊慌恐惧之外,更是恨的牙痒痒。

    当然,这种情绪也被带到了汝南袁家。

    因为现在的孙坚是汝南袁氏的先锋打手,他在司州的行为自然就代表了袁绍的意愿。

    这场在司州的大杀伐大清洗,使袁氏集团与中原以及四周的普通难民黎庶成为了彻底的对立。

    即使是没有反叛的普通的黎民,在听到袁氏的名声之后,都会吓得浑身颤抖。

    而听到孙坚的名字之后,甚至都可能会直接昏死过去。

    最恐怖的压迫,最恐怖的杀伐,现在已经尽皆体现在以袁绍、孙坚等高门代表利益阶层人物的身上。

    而且就是在司州之地呈现一片腥风血雨的时候,徐荣的军队则是进入了河内郡。

    此时,朱儁已经躺在床榻上奄奄一息了。

    根据韩浩对徐荣的描述,朱儁只怕是命不久矣。

    徐荣代表刘俭引着徐晃,麴义两名大将前来拜见朱儁。

    身为一个从寒门起身而走到现在的军事重臣,朱儁这辈子过的并不容易。

    他虽然不似普通的农户那样生活疾苦,但是在他这辈子的仕途之中,也确实受到了很多属于顶级望族之门所带来的干扰和阻碍。

    很多时候,他只能屈从。

    朱儁能够走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运气。

    一百个寒门子弟中,或许才能有一个朱儁这样的幸运儿。

    他在江东的时候,看过太多太多的底层黎庶因为高门望族的一己之私而背井离乡,受困于死,也看过太多太多的流民因为没有食物而客死他乡。

    他当年为了自己的功业,与皇甫嵩征讨黄巾之时,并未手下留情,他仿佛忘记了自己也是从一个寒门子弟而走到今天的。

    但是直到现在,临近生死大关的时候,朱儁仿佛清醒了。

    他那颗心也因为自己的年老体衰而开始变得软弱起来。

    他攥住了徐荣的手,沙哑说道:

    “徐将军,请你转告大将军……朱某这一辈子最大的错事,就是当年引荐了孙坚,让其得以有机会辅佐袁氏。”

    “如今孙坚相助袁绍为虐,屠杀万千黎庶……不错,这些黎庶反叛朝廷,确实是有罪。”

    “但是,为恶者实乃是反叛的为首之人,普通的黎庶苍生无辜,若是如此擅杀,关中与中原之地最终又能剩下几人?”

    “当前之计,还是要以稳定人心为主啊。”

    “还望徐将军转告大将军,在三河之地,莫要涂炭生灵杀伐过甚。”

    “如若不然,定折福寿,就如同朱某一般。”

    “切记切记!”

    说到这儿的时候,朱儁低头一阵咳嗽,流出了几滴眼泪。

    徐荣安慰朱儁:“车骑将军请放心,我等来河内之前,大将军就已经教过我们怎么做了。”

    “关于三河之地的事情,我等自当以最妥善的方法行事。”

    “绝不会滥杀无辜。“

    “那些被逼到绝路的黎民百姓,只要他们肯回头,我等皆以良民待之。”

    “若违此言,管教徐某不得好死。”

    朱儁听了徐荣的这番话之后,似颇敢安慰。

    徐荣又陪朱儁说了一会儿话之后,随即撤出了朱儁的房间。

    韩浩是陪同徐荣来一同来看望朱儁的,当他们一同走出朱儁的房间后,韩浩便急忙询问:

    “将军适才所言,可是真的?大将军针对平定三河暴乱,确实有不同于袁氏的想法?”

    徐荣很是肯定的道:“正是如此,大将军岂能如同袁绍一般行事?还请韩君协同我一同按照大将军的指示行事。”

    韩浩急忙说道:“韩某自当应命。”

    ……

    ……

    随后,徐荣就开始在三河之地进行平乱,他的平乱方针是按照刘俭的指示实行的。

    河北军并没有着急先对地方的流民动手,徐荣和韩浩以大将军刘俭的名义,先在河内诸县发布告示:

    傲内容大概,首先是大将军刘俭表示理解河内诸县百姓的疾苦。

    大将军下令,三河之地重新使用大钱,暂弃小钱,以求稳定长久。

    另外,大将军刘俭还会重新梳理三河之地的的土地财政,让所有的流民重新有田可种有饭可吃,在三河之地推广河北所施行的屯田之政,只要是肯放弃的反叛重新愿意入籍当良民的人,可以既往不咎,重新登户照册,安排土地,过上正常的生活。

    第三件事,就是大将军刘俭会稳定三河之地的粮价,使物价趋于正常。

    当然,刘俭对于三河之地的乱民归顺也有一个限期,若是限期不归,河北官军就不会留手,对冥顽不灵者将会施以最狠厉的制裁。

    告示颁布之后,在三河之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别的事情且不说,刘俭所颁布的这些条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直接要在三河之地废除小钱。

    小钱之政虽然是恶政,但毕竟是朝廷直接提出来的,是天子名诏实施的。

    类似于袁绍、曹cao、刘俭在各地的地盘虽不执行,却都是阳奉阴违,暗中抵抗。

    从没有人在表面上直接提出过朝廷的不是。

    当然,那也是因为不合规矩。

    但是现在刘俭却直接否定了朝廷的政策,认为小钱之政不是良政,大张旗鼓的要求他辖境内所有的人全部统统弃用小钱,重用大钱。

    这件事,在朝廷方面看来又会怎么样?

    ……

    ……

    刘俭在三河之地明令要求禁止小钱的事情,以及他的奏疏,都先后抵达了长安。

    刘辩在知道了这件事后,勃然大怒。

    “刘德然视朕如无物?!竟敢在地方废朕之政!?”

    面对刘辩的愤怒,朝堂之中,以阀阅望族为代表的王允、杨彪等人立刻对刘辩上奏,直接攻刘俭。

    诸公卿皆言刘俭妄自尊大,在地方不遵刘辩的意志,与朝廷背向而驰,定然是有自立之心。

    不过,以荀攸、刘表等人为首的清流则是正确的看待了这一问题,并向刘辩替刘俭说话。

    荀攸等人认为,现在的司州,包括关中的形势实在太乱了!

    地方叛军也实在是太多了。

    董卓的大军现在被牵制在凉州,根本无法回来平叛,再说,就算是能够回来,但是根结不除,任凭乱军就怎么发展下去,或许也会成为颠覆朝廷的巨患!

    一个不好,其规模或许比当初的黄巾军还要恐怖。

    而且荀攸等人怀疑,现在关中与司州境内,就有人正在暗中串联当地的望族,煽动地方的叛乱,大有颠覆朝廷之心。

    而这个势力很有可能就是袁家。

    袁绍的先锋军进入司州之后,大肆屠杀黎民,还以朝廷平叛的名义,意图将恶名恶政全都往朝廷上推,他自己却借着此举来联合当地的望族阀阅,取悦其心。

    真是其心可诛啊。

    而刘俭现在,没有直言朝廷有弊症,而只是将朝廷的新政暂缓。

    且刘俭如此行事,虽无朝廷名诏,但也算全了天子的颜面,毕竟现在天子不想废除小钱之政,因为他不想承认自己有过失。

    这样一来,后果就全由刘俭一个人背负,这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刘俭这样做,必然会与袁绍产生冲突,倒不如任凭刘俭这样做下去,反倒可以使朝廷稳固。

    就在这个当口,刘俭的奏疏也已经抵达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