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测字天师在线阅读 - 第五百九十八章 小人之心

第五百九十八章 小人之心

    大明测字天师第五百九十八章小人之心嗯?什么意思?这是一杆子打倒一船人了!高拱第一个看到机会,立刻跳出来声援徐阶。

    “萧大人,你这话太过分了吧,读书人如何不忠君爱国了?你也是半个读书人,何以如此无理?”

    萧风笑道:“高大人,徐首辅身为文臣之首,能不能代表天下读书人?还是说你打算来抢这个代表?”

    高拱一愣,徐阶身上背着那么大的一口黑锅呢,这时候抢什么呀。何况萧风这话是讲理的。

    徐阶身为首辅,又是大学士,天下文臣之首,他不能代表读书人,那还谁能代表啊。

    高拱点点头:“徐首辅自然可以代表读书人。”

    萧风笑道:“高大人,徐首辅刚才所说的谋划,是否能为大明开疆拓土,为万岁增强国运?”

    高拱为难的看了徐阶一眼:“虽然如此,但此事确实有些小人行径……”

    萧风摇头道:“我问的是对大明,不是说这是君子行径,还是小人行径,你就说能不能。”

    高拱咬咬牙:“应该是能的。”

    萧风满意的点点头:“能为大明开疆拓土,增强国运之事,身为大明首辅,是否该义无反顾的去做呢?”

    高拱觉得自己像掉进了沼泽泥坑里一样,越是挣扎,就沉得越快,有点透不过气来。

    “但此事非君子所为,徐首辅不欲行之,也并非不可理解……”

    萧风冷笑道:“所以你的意思是,其实什么事儿对国家社稷是否有好处不重要,对万岁是否有好处也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徐首辅的名声。

    徐首辅的名声最重要,比国家的利益和万岁的利益都重要。你们口口声声忠君爱国,忠的是哪个君,爱的是什么国?”

    高拱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被污泥没顶了,忽然间灵机一动。

    “徐首辅可以说服万岁不做这样的事,这样一来,徐首辅就可以不做小人,也同样忠君爱国了。”

    牛啊!徐党官员同时透了一口气,就像一个个土拨鼠从地洞里终于伸出了脑袋一样,他们也憋了半天的气了。

    徐阶极其满意地看着高拱,觉得今天高附议比任何一天都要顺眼得多。果然人还是要有帮手啊……

    “那若是万岁不同意呢,你们怎么办?跪谏,哭谏,还是死谏?就因为保住你们的名声?

    严世藩在时,谁做这三谏之事,我敬他是条汉子!因为那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万岁,为了百姓!

    可一件事儿,明明对大明有莫大的好处,对万岁有莫大的好处,对大明百姓有莫大的好处。

    你们仅仅为了自己的名声,不但要拼了命的阻拦,还要劝说万岁放弃,不但迂腐之极,而且其心可诛!”

    嘉靖冷冷的看着徐阶和高拱,萧风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刀子一样,扎进了他的心里。

    这些混蛋,从朕没登基开始,就跟朕来这一套,一直斗到今天!

    别说朕了,就是朕那个皇兄,不也被他们逼得躲进豹房去了吗?

    除了太祖、成祖之外,也就是朕能顶得住这些读书人,其他皇帝有几个不是被这些读书人弄得死去活来的?

    师弟说得没错,他们就是把自己的名声看得太重,重于朕,重于大明!朕为什么重用严嵩,还不是被你们逼的?

    嘉靖在心里给自己开脱的过程中,脸色自然也不会太好看。群臣面面相觑,徐阶汗如雨下,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好端端的,我非要说萧风是小人干什么?现在这口锅被他甩到了自己背上!

    自己要认了吧,众目睽睽,高拱还帮自己掰扯了半天君子小人的,脸不要了?

    自己要不认吧,万岁看着呢,只怕从此以后,只爱名声,不忠君爱国的大帽子是摘不掉了!

    萧风还在循循劝导:“徐首辅,其实你就放心大胆地认下便是,读书人既然读书明理,自然知道是非曲直。

    你为大明争取了利益,忠君爱国,百年之后,读书人自然会给你个公道的,让你流芳百世。”

    徐阶心说去你大爷的吧,还有人比我更了解读书人吗?我们都是习惯了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

    最好是恶名都是别人来顶,好名都是我们来领,事儿可以办不成,礼不能论不清。

    这事儿我要认下来,将来在史书上妥妥的是个小人形象,而且最最危险的还在后面呢!

    别的国家骂我也就罢了,搞不好大明的读书人为了名声也会骂我。

    骂的人多了,赶上个耳朵软的皇帝,搞不好会把我从坟里刨出来鞭尸都说不定!

    “万岁,臣认为徐首辅所说的谋划甚好!不管是有心也好,无心也罢,此事若无人愿意认,臣认!

    史官记录时,只管说这个谋划是臣为大明所做的!不但如此,若无人愿意执行,臣来执行!”

    众人一惊,一起看向说话的人,张居正身形挺拔,站在朝堂之中,与萧风遥遥相对。

    两人对视良久,忽然一起笑了。萧风笑着摇摇头。

    “你不过是个新入阁臣,连个独立的房间都没混上呢,徐首辅都没说话,你急什么?”

    张居正正色道:“萧大人,徐首辅是被你的话挤兑住了,他何尝不想让大明开疆拓土,国运昌盛?

    徐首辅和高大人都是君子,就是心中想做,非让他们嘴上说出来,也太难为人了。

    我不是君子,这种坏名声的事儿,就让我来吧。千秋功罪,后人评说,张居正不在乎。”

    嘉靖淡淡一笑,收回逼视着徐阶的目光,重新微闭上了眼睛。徐阶看了张居正一眼,眼神复杂。

    既有感激、欣慰、轻松,又有沧桑、茫然、失落,就像一个看到自己的学生,忽然比自己更有出息的老师一样。

    高拱则垂下头,默默的退回到徐阶的身后,谁也看不见他是什么表情。

    张居正继续说道:“萧大人,但徐首辅问的那句话,你还是要回答的。若是求救之国,不肯让我们驻军怎么办?”

    萧风摇摇头:“大明不干那种不告而取的事儿。他们请我们去时,要说清楚,是否允许大明驻军。

    若允许,双方要在国书上盖章确认,对方正式加入大明联邦。将来他们若是反悔,那是他们背信弃义在先。

    背信弃义者,天地不容,众人皆可击之,难道君子就允许人随意背叛吗?

    何况我们的驻军又影响到他们什么,驻军若有敢违法乱纪者,自有大明军法从事!”

    高拱忽然插嘴道:“若是对方开始就不同意大明驻军呢?我们是出兵呢,还是见死不救呢?”

    萧风冷笑道:“何为见死不救?宁死都不肯加入大明联邦,是从心里就不认可大明的,大明有何义务去救?

    高大人,若是你有个亲戚想跟你借钱,但死活不肯给你写借条,也不肯承认你是他亲戚,你还会借吗?”

    高拱心说我又不是贱骨头,为啥要犯贱到这种程度?他想了想,又提出了一个话题。

    “萧大人既然认为还没到海军决战的时候,那么万一我们往吕宋运兵之时,佛朗机人和日本人忽然进攻我方船队怎么办?”

    萧风淡然一笑“我方不愿意决战,并不代表就一定打不过。我们把大明现有的海军都集中起来,往吕宋运兵。

    汪直、徐海两支船队,加上新下海的宝船战斗群,敌人除非集中全部力量,否则也未必就能胜。

    萧芹为何要绕过琉球,就是因为他也不愿意现在就开始决战,他也需要更多时间积蓄力量。

    所以双方先在别人的国土上练练手,就像高手下棋,不会一上来就对车一样。”

    高拱无言,张居正问道:“萧大人,大明联邦,是什么意思?与藩属国有何区别?”

    萧风赞赏的点点头:“问得好。邦者,诸侯之封地。诸侯称公,共尊天子。为王为侯,皆受天子册封。

    从这个角度看,邦和藩属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藩属国是可以随时脱离大明的。

    而诸侯之邦,却不能随意脱离天子。天子不册封,则邦为非礼之邦,诸侯可共击之。”

    张居正点点头:“萧兄,朝堂上的场面话我就不说了,我只想问一句实话。

    若有朝一日,真有哪个国家背信弃义,要赶走大明驻军,你要怎么办?”

    张居正的称呼变了,倒是让所有人都是一愣。萧风看着张居正,许久才开口。

    “多年之后的事儿,我不知道,子孙后代的事儿,我也不知道。至少这一代人,他们做出了选择。

    大明不会只派遣驻军,大明还会帮他们建学堂,建国坊,建商路,对他们与大明子民一视同仁。

    大明有信心让他们过的好,有信心让他们认同大明的文化,有信心让他们以身为大明联邦为荣。

    大明会教给他们什么是感恩之心,什么是信义之礼。若他们明知如此,还是选择背信弃义,那就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君子之怒!”

    众人一时默然,更多人恍然如梦。三年多的时间,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万岁也变了,从一个只在西苑听议事的皇帝,变成了一个经常上朝的皇帝。

    朝堂也变了,从严党的一家独大,变成了徐阶、萧风的两派对抗,而且双方的对抗基本还不死人!

    大明天下也变了,蒙古、女真和苗疆从名义上的领土,变得越来越真实了。昨天还被倭寇追着打,今天到处追着打倭寇。

    车速太快了,让人难免有些晕车的感觉。

    嘉靖微闭着眼睛,在心中算计着照这样下去,大明国运什么时候能支持自己飞升成功,回头该让师弟给算算……

    徐阶的声音忽然响起:“万岁,臣有两个疑虑,可能对萧大人有所冒犯,不知当讲不当讲。”

    嘉靖心想你俩都吵吵半天了,还在乎冒犯不冒犯吗?他微笑点头:“但讲无妨。”

    “萧大人,你将大明的水师都集中调派出去运兵,沿海的海防就将一片空虚,倭寇登陆进攻怎么办?

    戚继光训练的火枪兵,竟然有一万人之多,大同距离京城如此之近,一万火枪兵的战力,实在太恐怖了……”

    嘉靖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他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但从众人的奏折中,也知道入世观出品的火枪确实厉害。

    徐阶的意思很明显,以戚继光那样的猛人,带着一万装备精良的火枪兵,万一有点什么心思,重点是,万一萧风有点什么心思……

    “万岁,日本既然开始侵占沿海诸国,本意就是以战养战,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我大明疆土。

    海战只是双方战争的一部分,最终的决战,仍然是陆地上。我把大明海军都派出去,就是希望引诱倭寇上岸。

    为此,我希望能将戚继光调到沿海之地,与俞大猷并肩作战,同时训练新兵,也在沿海进行。这样新兵可以随时登船出发。”

    嘉靖轻轻叹了口气,还是师弟懂事,没让我为难。

    我就算当场不表态,若事后做出对戚继光新军的调度安排,只怕朝堂上也会过度解读。

    现在师弟以沿海抗倭为由,将戚继光和火枪兵调离,就显得主动多了,也不会有人猜疑朕对戚继光不放心。

    “如此也好,只是宣大毕竟是防护重镇,蒙古人虽然已经同意纳入大明版图,但也不可不防。

    留两千火枪兵,其余的跟着戚继光去沿海吧。”

    萧风再次拱手:“刚才万岁提到不知蒙古人是否真心同意纳入大明版图,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即可试探,又得实惠。”

    嘉靖睁开眼睛:“什么办法,说说看?”

    萧风笑道:“大明虽与蒙古和女真正常互市,但交易的战马数量仍然不足以供给大明军队使用。

    虽然有了火枪,骑兵的威力会有所减弱,但战马在军队的机动性和冲锋威力上,仍然威力巨大。

    朝廷可以双管齐下,一是要求蒙古和女真人增加战马的供应量,二是大明自己养马。”

    双管齐下,多么熟悉亲切的词儿啊,徐阶一阵恍惚,然后才想到自己的注意力有点偏了。

    “萧大人,大明不是不想养马,可草原都在蒙古和关外之地。现在我们的农垦区和学堂建设已属不易。

    若是马上将大批汉人转移到草原上,只怕时机还不到,会激起蒙古人的民变啊。”

    萧风笑了笑:“徐大人顾虑的有理,何况汉人天生不是很适合放牧,在驯养战马这方面确实不如游牧民族。

    若是弄不好,白白糟蹋了草场,也是罪过。我的意思是,在大明的土地上,让游牧民族替我们养马。”

    徐阶不解地问:“你是说到蒙古草原上去圈草场?蒙古人能同意吗?”

    萧风淡淡一笑:“那个做法眼下还急了点,以后也不是不行,多给钱,多给粮食交换嘛。

    眼下,我说的在大明的土地上,指的并不是蒙古人的草场,而是河套地区。”

    群臣心中又是一颤,河套地区,这个词太敏感了,已经多少年都没人敢提过了。

    嘉靖的眉毛也抖了一下,但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徐阶有些愕然地看向萧风,不知道他是不是忽然晕头了。

    想要收复河套地区,就是曾铣丧命的原因。而支持曾铣收复河套地区,就是夏言丧命的诱因。

    严嵩虽然倒了,但夏言的罪却不是严嵩定的,而是嘉靖亲自定的,而嘉靖是不会承认自己错了的。

    这也是从此以后多年,再也没人敢提收复河套的事儿,哪怕俺答汗被萧风干掉后,都没人敢提。

    按理说,这本该是徐阶和高拱攻击萧风的一个绝佳时机,但两人却不约而同的沉默了,谁也没说话。

    这就是徐党和严党的不同之处,他们虽然都希望搬倒萧风,但徐党还是有底线的,至少不会拿夏言来当刀。

    见群臣无人说话,嘉靖缓缓开口道:“师弟,你觉得,现在收复河套,时机合适吗?”

    萧风拱手道:“万岁,此一时彼一时,十几年前,蒙古人战力正盛,大明则在休养生息,那时收复河套确实是比较冒险的。

    但如今此消彼长,俺答汗已死,蒙古人已经答应纳入大明版图,大明兵强马壮,正是收复的时候。

    何况,戚继光即将调离宣大一线,不试探一下蒙古人的态度,朝廷总归是难以放心的。”

    这番话很巧妙地替嘉靖保全了脸面,表示当年曾铣和夏言想收复河套,时机上可能确实不够成熟,所以嘉靖当时反对也并不为错。

    嘉靖的脸色好了很多:“如此,就试试吧。”

    河套地区,蒙古人和一些其他游牧民族杂居放牧。牧草青青,流水潺潺,在西北苦寒之地,这一大片草场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除了草场,还有很多肥沃的耕地,但无人耕种,因为游牧民族对耕种不感兴趣,而之前汉人又都被赶走了。

    正在放牧中的人们抬起头来,看向远方的烟尘,然后警惕地从蒙古包中取出了刀叉,不是准备吃饭,而是准备战斗。

    一队大明骑兵,盔明甲亮,手持火枪,簇拥着几个文官,来到草原上。

    身后跟着大批的汉人,一队队的马车,拉着种子、农具、被褥等。再后面是营造队的工匠们。

    这帮家伙看起来不是来旅游的,这是要搬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