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刻
就在何雨柱忙着cao心候贵的时候,汤俊良已经这边已经带着人,去了保城把何大清带到了四九城轧钢厂。 一路上,何大清沉默不语,不管这年轻人问他什么,他都耷拉着眼皮,一副没睡醒的模样。 轧钢厂的人也没办法,只能先把人安置了,继续寻找孟义。 汤俊良年纪轻轻,能趁机当上这个纠察队队长,自然是有几分本事的。 前后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就已经查出来孟义五年以前工作调动,到东北那边去了。 而且,据说在那边还是当地一个县级单位的一把手。 这样的人物,显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纠察队队长可以随便调查的。 第二天一上班,汤俊良就去了向娟的办公室,把这个情况说了一遍,请向书记指示,下一步的工作怎么做。 向娟一听人不在四九城,也是犯了难,先是让汤俊良先出去,调查其他事情,她自己则认真思考。 成分这个问题,是一颗足以把何雨柱钉死的钉子,她不想轻易放弃。 东北那边虽然远,但要是自己费一番功夫,也不是不可以成事,就是代价太大了。 经过一上午的考虑,最终,对于何雨柱的仇恨战胜了一切,向娟还是决定死死抓牢这根钉子。 一旦下定决心,她就不在犹豫,立刻开始打电话。 五天之后,四九城拥挤的火车站,出现了一个留着平头的中年男人,他手里提着旅行包,四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那眼神中,带着几分陌生,又带着几分怀念,仿佛是一位离开许久的游子。 此人正是向娟耗费了许多人情,才请回来的,钉死何雨柱成分的关键人物: 孟义。 孟义刚出了火车站,就被汤俊良和刘海忠给接到了轧钢厂。 此时此刻,一间中型会议室里,轧钢厂的头头脑脑全都已经到齐了。 主持这次会议的,是向娟向书记。 “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儿,主要是为了前些日子何雨柱同志举报信的事情。 经过纠察队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举报信中的三件事情,基本都已经调查清楚了。 下面,就让我们找来的证人和当事人面对面的坐下来,把事情说清楚。” 向娟说着话,会议室的门开了,首先进来的是带着厚厚眼袋,耷拉着眼皮,仿佛三天没睡醒的何大清。 何大清身后,跟着刚刚下了火车站的孟义。 孟义身后,是面无表情的佟新雅,接着是一脸懵逼的一大爷易忠海。 等所有人都坐下了,最后进来的是何雨柱这个当事人。 当见到何大清之后,何雨柱明显吃了一惊,看向孟义的时候,脸上则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疑惑与不解。 向娟见所有人都到了,非常满意的点点头,示意带着他们进来的汤俊良也进来坐下。 二大爷刘海忠也想跟着一块儿进来,结果走到门口却被站在门口的宣传科干事许大茂和另外一个人拦住了: “对不住,这是会议室,闲人免进!” 二大爷一听“闲人”两个字,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 有心想要说点什么,但看着许大茂一脸“你敢硬闯试试”的表情,最终还是选择了让步。 看了一眼空荡荡的走廊,他找了地方直接蹲下来等结果。 结果,许大茂走过来,冷着脸开口: “刘海忠同志,现在是上班时间,你应该在车间工作,这儿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二大爷一听这话,“噌”的一下子就站起来,怒瞪着许大茂低吼道: “许大茂,你别欺人太甚!” “呵,刘海忠同志,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我欺人太甚? 你难道不是车间的工人吗?现在难道不是上班时间吗? 你如果有资格,就进去开会,没那资格就别搁这儿蹲着,一大把年纪了,好的不学,净学那看门的狗,有意思吗?” “许大茂,你怎么说话呢?你骂谁是狗呢?” 二大爷顿时急了,他现在好歹也还是纠察队的一员,跟许大茂同属一个部门。 “嘿嘿,刘海忠同志,你怎么还急眼了呢?我骂谁谁心里知道。” 许大茂最喜欢看二大爷这气急败坏,又拿他没有办法的样子。 “你……” 二大爷指着许大茂,气的吹胡子瞪眼的,但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许大茂瞪着眼睛,靠近二大爷压低声音冷冷说道: “赶紧滚吧,你个老王八蛋,怎么着,还要让会议室的领导出来赶你吗?” 二大爷一张老脸涨的通红,最后只能悻悻离去。 不过,二大爷毕竟是二大爷,临走的时候还放了句狠话:
“许大茂,算你狠,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敲!” 许大茂朝刘海忠离开的方向呸了一口,这才返回会议室门口站着。 会议室内,向娟亲自主持会议,简单说了几句开场白,就直奔主题: “好了,接下来我们先说说何雨柱同志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他的中农身份。 我们接到的举报信表示,当年何雨柱同志的父亲何大清,在划成分的时候,找了关系让这位孟同志将他们家的富农成分改成中农成分。 现在,当着厂里所有领导的面,请何大清同志把当年的具体情况说清楚。” 向娟说这话的时候,还特地看了何大清一眼,对于何大清一路上的态度,她非常清楚。 所以,她现在也不指望何大清会说出什么来,关键还是要看孟义的说辞。 当然,他们已经提前和孟义沟通过了,孟义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当年的错误,表示愿意诚心悔过,把当年的实情全都说出来。 何大清抬起眼皮,看了向娟一眼,最后又在自己儿子身上停留片刻,沉沉说道: “我这个人记性不好,这事儿过去十多年了,早都忘记了,什么也不记得了。” 向娟看了何大清一眼,对于他的这个态度,早在意料之中,不过还是开口问了一句: “请问何大清同志,您身边坐的这位孟同志,您对他还有印象吗?” 何大清又抬起眼皮,面无表情的看了孟义一眼,沉沉开口: “不知道,不记得,我五年前生了一场大病,很多事情都忘记了。” 向娟对于何大清这一问三不知道的态度很不满意,不过也没多说什么,而是看向孟义缓缓开口: “孟同志,您对您身边的这位何大清同志,还有印象吗?” 向娟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子全都集中在孟义身上,等着他的回答。 孟义转身看了何大清一眼,微笑着点点头: “有印象,十二年前,他们家的成分,就是我划定的,十二年前何大清还是轧钢厂的厨师,我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