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纵横四句!
派我当间谍,接头人竟是女帝正文卷第一百九十二章:纵横四句!楚国子以平待礼遇,把许守云请上讲坛。 许守云也不怯场,神情泰然自若地走到楚国子对面的那张书案后,轻松坐下。 “楚半圣大人,您觉得,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许守云决定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他没等楚国子开口,率先提出论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向,习相远。” 楚国子毫不犹豫地答道: “《三字经》里早就定论,人生下来,当然是性本善!” 这个小家伙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点? 难道他想阐述人性本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许守云正襟端坐,目光平视着楚国子,侃侃说道: “立什么样的志,就是什么样的人。” “昨日衣蟒戴玉,众人皆说荣光。可脱衣就寝,依然还是那身骨头,何曾添得分毫?” “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人一定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方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空想而不实践,就是一场空。” “百善孝为先,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人良知的行为。” “这世间最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知道了这一点,你就知道怎么孝敬父母。” “良知,就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 “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求索。” “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被人欲遮蔽,你就是贤达。” “所以,道不在经义典籍书体中,道就在我们的心中。” “心中有个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此谓:心即道。” “天理也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却被蒙蔽了。” “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一个肮脏的环境中,天理就很难显现。” “世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知行合一,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体的。” “道就在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你所想的道。此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样。”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也就是伱的内心。” “你的内心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所以,我们内心的良知,就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心即是道,道即是心,修道修的就是你自己的心!” “心不纯粹,道就模糊。道模糊了,人的路就走歪了。” 说到这,许守云站起身,缓步走到讲台前边,环视了台下上万学子,神情庄重肃穆地大声说道: “无论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事情,请先正视你们的内心!审视你们的良知!” “恶,并不可怕。知恶为恶,才可怕!” “我大魏是病了,是因为人的良知被蒙蔽了,天理无法彰显。” “身为大魏年轻一代人,我们怎么办?” “只有从我们自身做起,知行合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只有这样,我等方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此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本督就不信不能把你楚半圣思维搞混乱。 学识积累越丰富的人,越容易钻进死胡同。 楚国子脸上的表情,原本随着许守云说出的一条条心学而不断变幻。 他的气机也随着心境的变化时而平和,时而凌厉。 直到许守云最后两句入耳,楚国子长身而起。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楚国子踏一步,说一句: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最后一个“下”字落音,楚国子突然张嘴喷出一大口鲜血。 “错了!” “我之前寻的道,错了!” 随着又是一大口鲜血吐出,楚国子身上的气势忽然一敛。 “哈哈哈!” “我终于找到属于我的道了!” 楚国子顾不得嘴角还有血渍沿着下巴胡须往下滴落,双手抱拳,对着许守云深深一拜。 “多谢小友今日赐教,为我破去心中贼,让我证道!” 许守云当仁不让地受了楚半圣这一拜。 “恭喜楚大哥正心明道。” 既然你称我为小友,我叫你一声大哥,没毛病。 “改日,楚某再来找小友论道!” 楚国子说完,腾身而起,朝着大楚所在方向,踏空而去。 楚国子突然闪人,并没对一片平静的广场造成什么影响。 因为,现在所有人,包括姚广云、柳严明、柳守仁、杨宁、李杰等三党大员在内,此刻全都内心激动地向着许守云行注目礼。 许公公真是大才啊! 他们这些人被楚国半圣说得一个个全都哑口无言。 但是,楚国半圣却被许公公说得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最主要的是,楚国子的道,好像被许公公破了! 楚国子准亚圣的修为,刚才明显一连跌了好几个小境界。 先不管楚国子是不是真的听了许公公的道,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道。 至少,现在楚国半圣心虚逃了! 我大魏赢了! “为天地立心!” 这时候广场中的一个年轻儒生站起来,振臂高呼。 “为生民立命!” 一个接一个的科举士子站起来,齐声大喊。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上万人不约而同的呐喊,仿佛汇聚成一道滚雷,在清山儒院的上空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