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黄河水师?
赵洹打算组建一支临时的‘黄河水师’。 为什么说是临时的,因为黄河每年都发水患,甚至直接改道,如此恶劣的环境,水师根本不适合长期生存,一次水患就有可能直接把黄河水师毁了。 不过,再过半年左右,金军就要第二次南下了,黄河再怎么多变,也不会在秋冬季变,而且黄河到底是一条天然的屏障,临时水师用好了,一定能发挥一些作用。 陆上已经有岳飞的撼山军,韩世忠的神勇军,吴阶的荡虏军,多刘琦一个铁壁军也不见得能多增强多少力量,倒不如让刘琦的铁壁军改为可水陆两栖作战的大军,未来更有前景。 有了决定,赵洹先在军机处与宗泽、种师道、李纲说了出来。 “黄河的情况难容大型水师,而刘琦一军不过两千五百人,如若金军真的再次南下,无论如何不足以阻挡金军过河。”李纲首先提出疑问道。 赵洹笑道:“不是要阻金军过河,而是尽可能给金军制造麻烦,同时在金军渡河过程中尽可能杀伤金军有生力量。” 听赵洹这么说,种师道和宗泽都点了点头,李纲也不再质疑。 赵洹随即下旨调刘琦与铁壁军回开封。 至于岳飞的撼山军,韩世忠的神勇军,吴阶的荡虏军则继续去剿灭其他地方的山匪,增加更多实战经验。 半个月后,刘琦带着铁壁军回到开封。 要建一支临时的黄河水师,赵洹不会只依靠刘琦与铁壁军,而是下旨从长江水师之中抽调来了一千熟练的水手,做为铁壁军的附属,如此铁壁军兵员直接增加到了三千五百人。 接下来是打造战船,以只能乘坐二三十人,最多百来人的中小船只为主。 如果按照长江水师的例子,战船之上配备的武器,将是一些床弩,小型投掷器为主,与敌交战方式也多是近战,杀上对方战船,将上面的敌人歼灭,或数十米距离内用小型投掷器投掷火油将对方战船焚毁。 赵洹决定改变大宋水师这样的作战形态,准备在战船上安装火炮。 这段时间,工部已经将第一门虎蹲炮制造出来了。 比碗口稍大的炮膛,长一尺五的炮身,重四十二斤,唯一可惜的是射程只有区区一百多米。 但赵洹并不失望,毕竟是跨时代的武器,而且是第一次做出来,工艺什么的还没有来得及兼顾,只要持续改良,性能是可以不断提升的。 按照赵洹的设想,虎蹲炮至少要有三百米左右射程才算勉强合格可用。 而针对赵洹这个指标,工部尚书赵鼎曾向赵洹表示,最多再有一个月就能改良出来了。 赵洹很期待,他也很有耐心,反正适合在黄河上作战,以及预留有可以安装虎蹲炮位置的战船也需要时间打造。 为抵御金军下一次南侵做准备,赵洹不止是费心打造黄河水师,他还下旨进一步加高加固开封以及周边各府县的城墙。 或许他没有办法阻止金军在一马平川的河北获取粮草,但黄河以南,开封周边三百里内,他准备来一个坚壁清野,尽可能阻止金军在黄河以南直接获取足够的粮草。 赵洹没想到,他下旨加高加固开封以及周边三百里内府县城墙,竟然在朝会上遭到反对。 跳出来的是从三品龙图阁直学士汪伯颜。 这是少数几個从宋微宗时期朝堂留下了的朝臣之一,没有被六贼牵连,也没有被唐恪白时中牵连,再加上赵洹对历史细节不太了解,还是让人查了秦桧档案,才知道原来汪伯颜竟然是秦桧的老师。 这家伙没有当初六贼那么爱贪污,但却非常爱权力,过去两三个月,赵洹都不知道这汪伯颜使了什么本事,居然让李邦彦和张邦昌二人两次举荐他升官,只是赵洹查了秦桧,知道了王伯颜和秦桧的关系后,一直没让他如愿罢了。 难不成他是保守派与议和派文官们推出来的新代言人? “陛下,金军早已经北撤,现在还加高开封以及周边府县城墙,毫无益处,只会浪费国库啊。若是怕金军再次南侵,不如尽早遣使前往与金国议和更为妥当。”汪伯颜启奏道。
不愧是秦桧的老师,最坚定的投降派议和派之一,相比较李邦彦、张邦昌这两个被他一直抓着辫子的家伙,汪伯颜显然更适合领导投降派议和派文官们。 “议和?可以啊,金国归还大宋幽云十六州,大宋再以当年给辽国的条件,两国结为兄弟之国,大宋每年给三十万岁币,汪伯颜你如果愿意去谈,朕准许你去谈。”赵洹轻描淡写的道。 他这是缓兵之计,更知道现在的金国绝无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汪伯颜怎么敢答应。 “陛下,幽云十六州已被金国所据,而金国比当年大辽更强大,大宋当年难以从辽国手中收回幽云十六州,现如今想从金国手里收回,恐怕更加不可能。陛下当以大宋苍生为念,寻求和平,以和为贵才是天之大道啊。” 说得真像是屁话啊,我他么不知道以和为贵吗?你是文明人,你觉得以和为贵,但你对面的是野蛮人啊,人家知道什么是以和为贵吗? 人家现在明摆着觊觎你的锦绣山河,觊觎你万万计的百姓,想占了你的山河,驱使你的百姓为奴隶,还妄想和谈?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宋微宗、宋钦宗都先后亲自去了金军大营求和,够诚意了吧,人家还不是把人给扣了,最终攻破开封,酿成靖康之耻。 赵洹心里正腹诽着,又听到汪伯颜继续道:“陛下,若是放弃索回幽云十六州,再把岁币提高到百万贯,臣有信心说服金国答应议和。” 赵洹哼道:“你有信心?也就是说,就算是这样的条件,金国依然有可能不答应议和咯?” “……”汪伯颜有些傻眼了,陛下的角度不太对呀。 难道不应该是换另一句话说,有大半可能金国会答应议和,大宋理应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可能争取和平,哪怕只是有一线机会,都要去努力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