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家族决定我做枭雄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 王思齐

第十四章 王思齐

    和温修之的谈话得不出结果,温浩也只能老实将精力投入到练兵中去。

    有刘长真这个老兵油子在,温修之又已将规矩粗略立下了,倒不用温浩再cao心,只要老老实实萧规曹随,将执行交给刘长真和温鸣即可。

    比起练兵,温浩更关心的是如何拉拢人心,前途未卜的眼下如果抛开家族可能会有的布置,以他自己想来唯一的机会就是抓好手下这支兵马,在闻香教或者大周国发动的时候想办法立些功劳,或许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

    穿越之后,尽管有许多不适应,但这么长时间温浩一直是在家族众多长辈围绕中度过,他们能力过人,深谋远虑,让温浩以为自己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可以慢慢了解和融入这个世界。

    突然而来的消息让温浩措手不及,长辈们也不愿多言。

    只要想到温延、温摇光等长辈们会被分隔在不同地方,自己可能会孤身一人被当成人质关在建康城这么一个陌生的古代都城,这种未来让温浩恐慌极了,如果就那样被困一辈子,或者即使没有那么长时间,而是十年、五年,那也是可怕的想象了。

    可惜某种意义上说,温浩能做的并不多,他只能学着电视和小说里那样,时常去探望各个首领们,在士卒们cao练和吃饭时出现在他们身边,关心一下吃不吃得饱,有什么怨言。

    这些举动有多大作用,温浩心里也没底。

    倒是种攸主动找到温浩谈起这件事:“公子,你每日如此辛苦的和士卒们待在一起,是否是担心人心不定?”

    被问的温浩也不隐瞒,直接承认:“种头领,我确实担心。现在整个队伍都是仓促聚集而成,如若一旦有事,是否士卒们都愿意听从我,为我温氏效命?”

    种攸露出笑意,言道:“咱们几个人的弟兄们都是挑过一道的,如果不愿意跟着走这条路的,早就在被闻香教追的时候自己走掉。如今他们看到自己能住进官府的兵营,又有的吃又有钱拿,还有我们几人在,公子如何不放心。”

    他这么说,温浩倒听出点意思,问道:“你特意提到你们几人在,我就可以放心,那你们几人又是如何想的,尤其是你种攸种头领。”

    微微点点头,种攸到底说出了正题:“公子,入得温氏麾下是我等几名头领做得主,下面的弟兄们无非是听我们招呼。我们几人所求的不过是一个机缘,能托庇温氏高门借此在日后得些安心富贵,这是在山里做一辈子贼都换不来的,换句话说,咱们是做笔买卖,用手里这点本钱换公子您这样的高门一个接纳罢了。既然是做买卖,我等已经将本钱交给公子,公子又何须疑虑我们会想着要回来呢。”

    “我懂了,种攸,你的意思是你们既然投效了我温氏,我根本不用担心你们的忠诚,我要做的是保证将你们想要的货交给你们。只要将生意做成,你们就不会有其他心思,对吗?”

    温浩陡然醒悟,这些天种攸几人老实的过分,任由温修之处置,固然是温家以大势裹挟过来,温修之又极擅统兵的缘故,却也是种攸几人摆出的诚恳姿态。

    想到这里,温浩心下大定,乃道:“种攸!既然你讲话说到这样地步,我便在此起誓,你们几人的前途我温浩包了。实话告诉你,我温家至少要得几个太守官位,你们这几个在一郡内都不入流的人物,我温氏嫡子如何安排不了?”

    话音刚出,种攸已经单膝跪地拱手行礼“公子,请受种攸一拜,今后愿为公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翌日,其余王当、宋飞等由种攸带着,也向温浩行了参拜之礼,算是都认下了温浩这个主公。

    这样一来,温浩算是终于基本掌握住了这支队伍,不过事后他也反应过来,前几日温修之练兵时,种攸等人肯定也找过温修之,但自己这位叔父并不打算认下这几人,而是将成为种攸几人在温氏内部保人的机会留给自己。

    甚至可能种攸就是在温修之曾经的暗示下来见温浩的,想到这里,温浩心中又定了几分。

    叔叔还是爱我的,都这么替我着想了,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倒霉的。

    到了这个时候,温浩竟有些期待起闻香教的起事了,你们再不造反,本公子真的被押往建康城了怎么办。

    邓州,这里是大周朝最边缘的行政区划,其面积在周国各州中最为狭窄,仅仅是南方梁国雍州南阳郡以北到北方燕国掌控下的洛阳司州以南的狭长区域,却如同一把伸出的利剑一般斩断了梁国荆州区域与燕国的接触。

    其存在牢牢将由武关道进入关中的通道控制在周国手中,让有“四塞之险”的洛阳巨城失去南面一壁。

    对南,它压制着南梁雍州,对北,它始终威胁着燕国洛阳,对于大周,它的存在就是将南北敌人对长安可能的威胁一下子推到了几百里之外。

    在大燕,那位当今皇帝令狐青的父亲在位时曾经有迁都洛阳之意,为此在十余年间多次出兵邓州,光御驾亲征就有两次,但数十万大军十年间全都无功而返。最险恶的一次,甚至燕军已经在陆浑击溃了出援的八万周军,让邓州处于孤立无援境地,最后却也是足足一年不能克城,被迫在瘟疫以及重整旗鼓的关中周军威胁下撤军北返。

    南梁也同样多次尝试过拔除这个眼中钉,南康郡公刘毅在任以来最被人熟知的三场大败有两场就是在邓州,哪怕是在邓州所辖三郡中两郡都有人起兵响应的情况下,刘毅所率的五万精锐也照样大败而归。当刘毅已经败回雍州时,甚至关中周军的援军才刚刚在长安集结。

    这一切都拜一个人所赐,这人年已六旬,骑不得劣马开不得硬弓,既不是关中豪族高门出身也不是慕容等鲜卑诸部所属,他的官位在十年前就已经到了大周大司马、尚书左仆射,前者是名义上军中最高勋职,后者则是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最高核心机构尚书台的副职,可谓是位极人臣,但十年后的现在,他依旧不是大周最核心的军届职位八大柱国将军中的任何一位,他就是周国大将王思齐。

    事实上,邓州这片疆土正是二十多年前不会骑马的王思齐趁燕国内乱之机坐着驴车夺下来的,二十多年来他部下的兵力从未超过三万,却常年被两个敌国各自以五万以上的兵力应对着,举国之力来袭的局面都遇上过好几次,这么多年过去了,邓州依旧是王思齐的领域。

    王思齐从不爱财,家中也只有老妻一人,三个儿子全部在长安担任高官,自己始终待在邓州半步不挪,就是大周几次新君登基都不曾招他回还。

    他用二十年的时间向天下诸国证明了一个事实:这个时代全天下最强的名将人选可能有争议,但最善于防守的将领一定是他王思齐。

    可王思齐自己一直知道一个道理,善于防御的将军必然同样长于进攻。现在,这位大周以为长城的“铁壁”在花甲之年终于向南方的大梁刺出了自己的第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