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龙魂之沉浮(一)
第四十章龙魂之沉浮(一) “诸位,要想听这传国玉玺的历史,则要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说起。”古先生扶了扶脸上的眼镜,开始了他的讲述。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人,姓卞,名和。偶然在山中得到一块璞玉,于是,卞和便把璞玉献给了当时的国君楚厉王。楚厉王派了辨识玉石的能工巧匠前来辨别,却得出这是石头而非璞玉的荒唐结论,于是乎,楚厉王以欺君之罪惩罚了卞和,并将他施以刖刑,砍掉了他的左脚。”古先生一边慢慢的讲述,一边也在观察着大家的反应。在每个人的脸上,他都看到了认真聆听的神情。 “等到武王继位,卞和再次向王献宝,奈何这楚武王跟他的父王一样,也不过是有眼无珠之辈,仍然认为这只是块石头,并对卞和再次施以刖刑,这次他的右脚被砍掉了。经受了这样残酷的身心折磨,卞和欲哭无泪,可有趣的是,他拖着这条残命却苟活了很久,久到连楚武王也死在了他之前。 文王继位后,卞和抱着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流涕,恰巧,文王巡视的队伍在此经过。见到这副情景,楚文王便使人上前询问卞和缘何痛哭。卞和说,他并非是因为遭受了刖刑而悲伤,而是因为这明明是块宝玉,却被人当做石头;明明是忠诚的进献,却被人当做是骗子。文王听后,命令手下将璞玉从中剖开,果然发现了藏在里面的宝玉。为了嘉奖卞和的忠贞,文王便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辗转到了赵国惠文王手上,可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强大的秦国国君秦昭王,便派遣使者传话给惠文王,希望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这块宝玉。惠文王一面担心着秦国的强势,另一方面也怀疑秦王的诚意,便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幸亏,机智的蔺相如挺身而出,携带和氏璧前往秦国,献上宝玉后,见秦昭王确实没有诚意,就当廷力争,并以毁玉相要挟,宁死不辱使命,最终迫使秦昭王妥协,也成功保全了这块玉璧。” “啊,这个故事我听过。”听到这,倪鹏飞忍不住插话道。“这是完璧归赵的故事吧。” “没错。”古先生笑着看了看倪鹏飞,继续讲了下去。“可惜,风云变幻。不久后,长平之战爆发,秦国名将白起大破赵军,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公元前228年,亦即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赵,和氏璧从此归属秦国所有。秦始皇嬴政命令咸阳玉工王孙寿将此和氏璧雕琢成了这方传国玉玺,丞相李斯在玉玺的底面上用篆书刻下了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龙魂’之精髓也是在那时开始绽放光芒的,与此同时,乾坤门也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郑炎的目光再次投向木匣中的传国玉玺。原来那上面的字是篆书写成的,也难怪会一时间无法识别。 “嗯,这段历史,我也听家父提起过。”韩锦川也说道。“据说长平一役之后,六国再也没有实力与秦国对抗了。想来,这和氏璧落入秦国手里,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啊。” “你说的一点也没错,锦川。”古先生赞许的看了看他,“弱rou强食,自古以来就是生存法则。这方‘龙魂’的诞生也恰巧说明了这一点,自此,各方势力对它的觊觎和争夺,也就拉开了序幕。 大秦嬴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忽然之间,风浪骤起,几乎要把龙舟队伍全部都吞没了。秦始皇认为那是那洞庭湖的神明在显灵,于是立刻率领群臣祈求神灵镇住风浪,并将传国玉玺当做祭品,掷入了湖中。说来也奇怪,湖水顷刻间便恢复了平静,皇帝和众位大臣都相安无事。然而传国玉玺却从此遗失了,这也是‘龙魂’在历史上的第一次遗失。 事实上,那次洞庭湖的风波根本不是什么神明显灵,而是有人故意为之,目的正是要取那秦始皇的性命。诸位应该都听说过,春秋战国时代,针对王公贵族的行刺事件时有发生,也因而诞生了一大批有名的刺客,从要离到聂政,从荆轲到高渐离,委实不胜枚举。秦皇统一六国后,也屡屡遭遇行刺,那洞庭湖风波正是其中之一。 至于,这次行刺的主谋是谁,也许大家也能猜得到吧。”古先生略一停顿,看向众人。 “恐怕也只有他了。”片刻之后,还是郑炎回答了这个问题。“时任中车府令,后来官至丞相的,赵高。这可是历史上素来想取秦始皇性命之人。” 古先生轻轻点了点头,鹏飞、锦川他们听到这话,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行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结局,当然也是因为刺客们没有想到,秦始皇竟然会选择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以作祈祷。原本就被利益所驱使的几个刺客当时产生了分歧,有人想趁机先拿走玉玺,而有人则想坚持主谋的命令刺杀秦始皇。而玉玺已经落入湖中,想要捞取就必须尽快,始皇帝的性命就在这些刺客的内讧中得以保全。” “那么,那赵高又作何反应?我听说他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大jian臣。”沈梦君眨着大眼睛好奇的问道。 “没错,他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古先生看了看她,继续往下讲。“深知传国玉玺重要性的他,一面派人积极追寻,另一面也在找寻着再次下手的机会。只可惜,机关算尽的他并没有料到,‘龙魂’的守护者,已经出现了。” 众人听到这里,都不禁目不转睛的盯住了古先生,他们知道,老人接下来要讲的事,正是有关乾坤门的起源。 “华阴县有条古道,名为平****。那里人迹罕至,萧瑟异常,尤其一过午后,阴风阵阵,路人极少有敢独自经过者。有一天,大秦出使关东的使者回归时经过这条古道,看见这里的阴森景象也是不由得冷汗直冒,本想快马加鞭赶紧通过这里,谁知,一个不速之客早已在平****旁等候他了。 这个人一身肃穆、头戴斗笠,根本看不清长相如何,但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包裹,远远的就向着使者招手拦截。当使者疑惑的停下马车时,这个人将包裹塞到了使者手里,幽然的说了一句:请将此物交还祖龙。说完,如同一阵青烟般瞬间消失了。使者甚至还来不及有所反应,便再也寻不到那人的踪影,只得打开包裹查看,里面的东西正是传国玉玺。 使者大惊失色,当年被始皇帝当做祭品抛入湖中的传国玉玺就这样突然失而复得,他当然要赶快进京禀报,可惜他并没有注意到其他的异常。那个献上玉玺的人,当时其实正隐蔽在一棵大树上。看着使者远去的马车,他无奈的摇了摇头,说了这么一句话: 今年,祖龙将死。” 在场众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关于这个神秘人的猜测也纷纷在大家的心头产生了疑问。 “不错,这个人,正是守护‘龙魂’的第一人,是个道人,道号‘一寒’。”古先生揭晓了谜底。“诸位也一定明白了,一寒道人,就是乾坤门的开山鼻祖,守护‘龙魂’之大任也由他传了下来。 另一方面,伺机刺杀秦始皇以控制一统大业的赵高,见派出寻找‘龙魂’的人迟迟没有结果,虽然心生疑惑,可也无法顾及太多了。那些人,早被一寒道人及时的除掉了。赵高为了能尽快从强势的始皇帝手中夺取大业,他频频装神弄鬼、布下阴谋,例如始皇二十六年,赵高利用始皇征发民力修筑阿旁宫导致民怨四起的机会,编著了‘阿房、阿房,要亡始皇’的顺口溜在民间传播,扰乱视听。又比如,始皇三十六年,他又在东郡制造了天降陨石的假象,并偷偷叫人在陨石上刻上‘始皇灭,天下分’的字样,这不仅仅是普通的诅咒,对于脾气暴躁且身体每况愈下的秦始皇来说,这些可都是不小的刺激。至于,民间的传言,更是众说纷纭,总之,始皇帝确实在这一年巡游时,行至沙丘而驾崩了。 然而,不管是秦始皇还是赵高摄政,大秦王朝的衰败似乎是无可逆转的。秦王子婴元年,沛公刘邦率军屯驻在灞上,子婴设计除掉赵高后,捧着玉玺跪在咸阳道旁,将玉玺献给了刘邦。后来,刘邦击败了楚霸王项羽,汉王朝得以建立,那个时候,‘龙魂’也正式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当然,对于‘龙魂’的守护,也在继续延续,一寒道人早已培养了若干门徒,让他们将此大业传承了下来。” 郑炎的眼里隐隐透出了异样的神采,他预感,接下来的数段历史当中,会有不少风云人物纷纷出现,而这些人中,又会有多少是师承自一寒道人的乾坤门中人呢? “西汉的大一统,持续了二百多年,虽然期间也发生过诸如七王之乱等短暂的纷乱局面,但都被一一平定下来,这个中原因,除了几位贤明的君主励精图治之外,当然也少不了贤臣的辅佐、名将的守护。直至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控制年幼的太子刘婴,自然也想早日得到传国玉玺。可是当时,这玉玺深藏在长乐宫中,被太后保管,那王莽便对太后施行逼宫。”说着,古先生扶了扶眼镜,又向众人颇有深意的扫视一圈。 “说来,那太后还是王莽的亲姑姑,可是为了能保住这传国玉玺,老太后动了怒。将玉玺扔在了地上,摔掉其中一角,也就是你们大家看到的这黄金一角。这是后来,王莽又派人用黄金镶嵌上去的。虽然他尽力弥补,但‘龙魂’自此有瑕的事实,却也无法改变了。” 听到这,座下传来几声叹息。锦川和梦君更是不禁摇了摇头,为了这方传国玉玺,连亲人也能反目成仇,虽然这是屡见不鲜的事,可也使人禁不住摇首叹息。 “王莽虽有治国之心,却无治国之能,后来也兵败身死。眼看天下将要再次大乱,那危急存亡之时,乾坤门人再次挺身而出。身为禁卫军统帅的公宾就一路护卫着玉玺,献给了更始帝刘玄。这位公宾就,正是一寒道人诸多传人的其中之一。此人为东海人士、精于弓马、擅使刀剑,有万夫不当之勇。这次能在乱军之际成功护住玉玺,其勇武也可见了得。 想来,那公宾就应该算是乾坤门中,刀法境界最高之人了。今日,乾坤门的各位所习短刀、朴刀刀法,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传自此人。 后来,刘玄被赤眉军杀死,其子兵败宜阳,将玉玺又拱手送予同姓宗族刘秀,原本就兵锋正劲的刘秀得此玉玺,愈加的势如破竹,后来终于稳定了全国的局势,刘秀也顺利登基,史称光武帝,这大汉的兴盛也因此得以延续了近二百年。 风云变幻,转眼,汉朝的气数也渐渐衰落。汉末,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十常侍作乱宫中引发群雄并起。当时,三世公卿的袁绍率军入宫诛杀宦官,十常侍之一的段珪挟持汉少帝出逃,仓皇之中却不见了玉玺的下落。 等到汉献帝时,太师董卓作乱,十八镇诸侯打起反董义旗,江东孙坚率军入京,却在一口水井之中发现了自尽而亡的宫女尸体,在其颈部所系的小匣中,发现了玉玺。众位也许在很多的史书或是话本中也曾见过这段记载,很多说法也不过是以讹传讹,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天降祥瑞之兆。其实,玉玺在这里出现,并非偶然.。” 众人依旧屏息聆听,生怕遗漏了什么细节。这般颇具传奇色彩的讲述进行到这里,所有人都认为,又要有乾坤门的门人登场了。可有意思的是,古先生像是故意要吊大家的胃口,反而在这里讲起了其他的事。 “其实传到这里,‘龙魂’的真假已经有了争议。因为在王莽时期,为了能让自己的新政权顺利的得到民众的信服,王莽曾经命人在玉玺一侧雕上了‘汉传新王莽’的字样。可是等到孙坚重新在宫女尸体上发现时,却并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上面有这句字样。有人说,宫女是没有权利掌管玉玺的,孙坚发现的这一方是假的;也有人说,刘秀当年登基时本想磨去这些字样,奈何考虑到会损坏玉玺,就得以保存。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谣传而已。孙坚发现的这一方,就是如假包换的真‘龙魂’。 那么,王莽刻过的字哪里去了?段珪他们无从找到的玉玺又是怎么到了宫女的身上?导演这一切的,正是乾坤门的另一门人。此人复姓公孙,单名一个文字,时任宫中太子太傅。在少帝即将被十常侍掳走之时,公孙文趁着宫中混乱藏起了玉玺。他深知道宦官之势绝不会长久,以为汉室皇族可以东山再起,便一直偷偷的保管着传国玉玺。 公孙文此人,文武双全,且精通奇门巧计,王莽当年在玉玺一侧刻下的字迹,正是被他消除掉的。今日,乾坤门中的各项秘术,有相当一部分,也正是承自此人。玉玺的材料是和氏璧,而和氏璧是取自荆山的璞玉石材,那公孙文正是用荆山之玉研作细线,将玉玺上的字一笔一笔的填充起来,而后又加以润色,一番工序下来,这玉玺简直如同从前一模一样。”古先生说着,顺势将木匣中的玉玺略微翻转,让大家能够看到侧面。果然光滑温润,丝毫看不出曾经被人刻过字的样子。 “至于董卓进京后,废去汉少帝,改立汉献帝,独揽朝政大权、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早已淡出朝野的公孙文更不敢贸然交还玉玺。奈何,董卓在宫中作威作福,也一直没有停止对玉玺下落的追查,终于还是找到了公孙文头上。 当时,公孙文年纪也已上了春秋,自知得罪董卓,自己命不久矣,就将玉玺托付给了儿子公孙靖,并交代其务必要寻找机会,将玉玺交付汉室。公孙靖带着玉玺一路躲藏,适逢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公孙靖趁此机会进入洛阳,却早已不见了什么王公贵族..” “嗯,听说董卓兵败后,一把大火将洛阳城付之一炬,带着汉献帝逃到长安去了。”鹏飞再次插话道。 “没错,当公孙靖赶到洛阳时,迎接他的只剩下了一片被大火焚烧殆尽的断壁残垣,那种如人间炼狱般的萧瑟,无以言表。然而,公孙靖并不绝望,他知道,仍有一个人在等待着他,只要有这个人在,将玉玺重新交付,就有希望。这个人,正是他的心爱之人,当时在洛阳后宫担任女官的柔儿,也就是那井中自尽的宫女。 原来在公孙靖到达之前,柔儿早已在此等候多时,此情此景之下与心爱之人重逢,两人不禁抱头痛哭,那彼时彼刻的情景确实让人动容。公孙靖本想带着柔儿一走了之,奈何父命难违,他只好将玉玺交给了柔儿,并让她前往长安,找机会将玉玺交还皇室。柔儿虽不情愿,但看到情郎这般恳求,也只好答应了。” 没想到,这玉玺背后竟还有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只是那柔儿的下场,郑炎他们也已明了,看来这接下来的悲剧,似乎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