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逆水行周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七种武器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七种武器

    作为“不正常人类”,宇文温当然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根据对历史走向的大概了解,选择“抄作业”,轻轻松松过完自己的“皇帝生涯”,寿终正寝。

    对内,不要太折腾就行,但有的大型项目,自然是要完成的,毕竟功在千秋。

    大运河是要修的,但不要急,规划二十年的建设工期,足以让百姓有喘息的余地。

    高句丽是要解决的,不然辽西、幽燕都不得安生,如果放任不管,一个加强版的后金,会提前出现在辽东,但宇文温可以选择从长计议,来个温水煮青蛙。

    每年春天和秋天,发精兵进攻高句丽,一路走辽西,是为陆路,一路走海路,直接跨海进攻,sao扰高句丽,让其无法有效开展春耕和秋收。

    持续十年,高句丽国内必然出现大规模饥荒,粮食缺乏,养不起兵。

    这就是巧妙利用丰厚的国力和对方耗,耗个二十年,耗得高句丽的国力疲敝,届时再派兵就能一鼓而下。

    而若是如隋炀帝那样,动不动来个百万大军平辽东,结果顿兵于坚城之下,白白消耗大量粮食,却没有任何作用。

    高句丽是这样,突厥就要费心许多,但只要不急,机会一样有。

    譬如,整顿马政,用各种科学的饲养技术、选种育种技术,繁殖、改良战马,然后以二十年时间为期限,争取全国各地马监栏内战马数量超过百万匹。

    有了充足的战马,就有了机动力强大的骑兵部队,对付突厥,不成问题。

    这三件事,以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为期限,能给百姓充足的休养生息余地,所以,绝不会“重蹈”隋炀帝的覆辙。

    同样,以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为期限,办教育,兴科举,也可以渐渐让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他还年轻,只要不出现意外,保持建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再活上三十年应该不成问题,

    三十年磨一剑,届时宝剑出鞘,所向披靡,而这三十年,他大可舒舒服服做个逍遥天子,即便自己活不到宝剑出鞘的时候,但他的儿孙可以收获果实。

    这是最惬意的选择,他可以选择成为汉文帝或汉景帝,自己的享受不拉下,美人佳肴尽情享受,又能让百姓修生养息,励精图治,给儿孙打下坚实的经济、军事基础。

    平心而论,这样的选择很正确,宇文温心动不已,但,他要面对一个现实。

    他的王妃,将来就是皇后,他的世子,将来就是太子。

    而他的王妃尉迟炽繁,是尉迟氏的女子,他的世子宇文维城,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有一半是尉迟氏的鲜血。

    这样的女人成了皇后,这样的世子成了太子,会有很多人睡不着觉的。

    宇文氏和尉迟氏的决裂,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如今朝廷里的许多文武官员,是凭借平定尉迟氏的战功,才有了更高的地位。

    那么,当尉迟惇的侄女成了皇后,尉迟惇的侄外孙成了太子,这些文武官员,会怎么想?

    在父系社会,子女的姓氏跟着父亲,所以宇文维城也许不会有为外祖家平反的念头,但皇后不一样,谁也不知道她心中是否有恨意,会不会伺机报仇。

    汉初,吕后去世,勋贵们联合起来,诛杀诸吕,并对吕氏进行斩草除根,吕氏女为刘氏诸王生的儿子,全都未能幸免。

    如此冷血的斩草除根,未必不会在当世重演。

    这就是宇文温必须面对的现实,他要受禅称帝,必然立皇后,所以王妃理所当然是皇后,但这样一来,很多权贵会心中惊疑不定。

    那么,一股股废后的暗流会渐渐汇集起来。

    宇文温在时,压得住,他若英年早逝,根基不稳的尉迟炽繁和宇文维城,如何面对这些因为害怕被反攻倒算而团结起来的权贵?

    如果宇文温能再活三十年,他完全可以用三十年时间来慢慢化解,届时这个问题不是问题,问题是宇文温不敢确定自己能否百分百活那么久。

    武帝宇文邕三十五岁就死了,英年早逝,他现在是而立之年,身强体壮,按说再活三十年不是问题,但却很可能因为一次风寒,一次呛水、一次意外就驾鹤西去。

    到时候,怎么办?

    出于感情,他不会废后、废太子,出于现实考虑,他也不会。

    很简单,若另立王妃,次年就生子,小家伙一直平平安安,成年也要等二十年后。

    这期间他若是“崩”了,幼帝和年轻的太后,面对满朝文武,要么重演外戚夺权的故事,要么被权臣架空,江山变色。

    当然,他不一定要立嫡,为了稳定人心,他可以选择立长,也就是让大几个月的庶长子宇文维翰当太子,算是折中方案。

    嚯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在宫里喝茶,杨坚的外孙做太子,就问大家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种事,想想都觉得不可能,宇文温觉得没必要,他不想让尉迟炽繁母子受委屈,谁是皇后、谁是太子,这事他说了算,谁也别想干涉。

    换人,是不可能的,皇后也罢,太子也罢,绝不可能。

    宇文维城已经快十四岁了,再过几年就成年,宇文温觉得只要自己认真培养,即便再过几年他就英年早逝,经过历练的儿子,靠着火炮和忠心的虎林军,总能镇住场面。

    所以,他要和时间赛跑,不能优哉游哉过日子。

    修大运河可以不急,可以从长计议,但宇文温必然要拿高句丽当牺牲,让自己的儿子刷军功,万一没刷到,还有突厥替补。

    宇文温决定要加快修炼“内功”,励精图治,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争分夺秒扫除一切障碍,以便万一英年早逝,宇文维城接受的是一个稳定的江山。

    为了做到这一点,宇文温在即将推行的官制改革里加了料,他要强势主导一些事务,加速社会变革。

    这些料,共计六味:

    宣政院、通政院、进奏院、集贤院、通商院、精工院。

    各院长官为某某使,直接听从宇文温的指挥,按照宇文温的命令行事。

    宣政院,掌管宗教事务,管理天下佛、道、释教及外邦番教,管人,管不动产,这项职能原本归属礼部的祠部司,但被宇文温分出来,由宣政院加强管理。

    有人想要出家,必须获得度牒,有人想要建寺庙、道观,或者有寺庙、道观想要开“分号”,必须得建设许可,这都必须获得宣政院或下属官署同意,不然算非法。

    而寺庙、道观的产业情况,也必须在宣政院备案,超过规定额度,就得纳税。

    宣政院类似后世的宗教事务部,宇文温要加强宗教管理,打击邪教,不让宗教做大以至于影响国家的健康发展。

    通政院,掌管邮政,以及驿站建设、管理,实际上把兵部驾部司对驿传的管理职能分出来,进行强化,类似后世的邮政部。

    在这个时代,驿传仅服务于官府,民间人士不容易享受到驿传服务,寄一封信很麻烦,宇文温要改革驿政,推行邮、驿合一,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进奏院,掌出版物、报纸,以及邸报通传,把定期刊发的邸报发放给各地方镇大员,各方镇大员汇报治下情况的报告,也经由进奏院递交皇帝。

    进奏院,实际就是舆论控制及宣传机构,兼职刺探地方消息。

    集贤院,掌管学政,主要负责学校建设,督办教育;通商院,掌管商业,承担后世商务部的职能;精工院,负责“高科技”的研发和管理。

    六院,是宇文温为自己设计的六种武器,但正如龙珠必须有七颗才能召唤神龙那样,武器也得有七种才具备最大威力。

    第七种武器,当然有,隐藏在这六种武器之中,藏得很巧妙,理论上来说,根本就不存在。

    想到这里,宇文温捻着颌下小胡须,满意的笑起来。

    我的江山,以后就是我儿子的!谁也别想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