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道君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八章 落败争锋

第三十八章 落败争锋

    郑洪和王达两人的奏言没有引起朝臣们的附和,宣政殿内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

    废话,这是在跟太子作对,是找死的节奏啊!宣政殿内群臣脑子没烧坏,岂能做人当枪耍?就连对李弘狠的咬牙切齿的贺兰敏之也选择了沉默。

    可郑洪和王达是御史,职权就是弹劾和谏言,他们在朝会上的话分量极重。因此他们一开口,就是群臣保持沉默,高宗也不得不有所表示才对。

    高宗看了一眼武后,见武后目视大殿众人,没有理他,他就将目光移向了许敬宗问道,“许爱卿,张德裕迄今没有上过一份关于华县惨案的奏章吗?”

    “回陛下,没有。”许敬宗躬身回答道。

    高中微微头,再次将目光移向了武后,见武后无动于衷,他就继续道,“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陛下,华县惨案涉及到了太子殿下,大理寺少卿张德裕谨慎查案,臣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乐彦玮出列道,“所以,臣以为我们不能因此而听信了他人的谗言,就质疑张德裕的查案过程。”

    乐彦玮作为新晋升的宰相,他的话可谓诛心之言,一句话就将郑洪和王达成了进谗言的人。

    “臣也以为不可妄自派人前去监督张德裕!”戴志德也出列道,“陛下,张德裕久居大理寺少卿之位,查案经验丰富,半个月没有上奏查案情况自由他的道理,我们切不可因此就质疑他,认为他另有他心。”

    “臣同意戴相的意思。”孙处约也开口道。

    作为宰相,他清楚自己不能不在武后和高宗两人之中做出选择,思量了很久,他今天终于还是选择了高宗。

    高宗见孙处约附和戴志德的话,眼中露出了淡淡的笑意,他当初提拔孙处约和乐彦玮等人为相,目的不就是想制约武后过大的权力吗?现在孙处约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让他心里很高兴。

    至于武后,因为距离有远,下面的群臣都没有注意到她脸上的表情变化,只有李弘离她近一,清晰的看到了她眼中一闪而过的阴霾之色。

    要乐彦玮一个人力挺张德裕,郑洪和王达还能表现的很淡的话,那么现在戴志德和孙处约两人也出面张德裕好话,郑洪和王达就有慌了。

    因为大唐现在就只有七位宰相,七人之中三人已经表态支持张德裕,即便剩下的四人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足以让朝臣在这件事情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就在郑洪和王达相互看了一眼,正准备继续向高宗谏言时,姜恪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张德裕查案速度太过缓慢,至今没有一进展,其中必有隐情可寻,还请陛下派人到华县监督张德裕查案。”

    姜恪既是兵部尚书,又位列宰相之位,他出话在朝堂上颇具分量,他突然见支持郑洪和王达,俨然已经站在了李弘的对立面。

    不过李弘注意到了一,就是姜恪在出列话之前,武后的目光有意无意的落在了他的脸上。很显然,姜恪之所以支持郑洪和王达,显然是得到了武后授意。

    以李弘的判断,有人真要陷害他,武后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因为他的位置受到威胁,武后的皇后之位也未必能坐的安稳。

    可现在,武后尽然让手下的宰相支持郑洪和王达,那么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的通武后此举的意思,就是今天的朝会已经不是郑洪和王达在针对他了,而是变成了高宗和武后在权力上的一次角逐。

    果然,就像李弘猜测的一样,姜恪的话音一落,窦徳玄就立马出列道,“老臣也觉得张德裕查案延误时间太长,需得派人去催促一下了。”

    窦徳玄一完,支持和反对的宰相人数一下子变成了二比三。

    现在就该轮到许敬宗开话了,他是武后的铁杆心腹,自然会遵照武后的意思支持郑洪和王达,这样一来支持和反对的人数会变成三比三,那么李绩作为唯一没有开口话的宰相,他的话就成了是否支持与否的关键了。

    只是,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开口话的人不是许敬宗,而是李绩。

    李绩出列,语气平静的道,“陛下,臣也觉得华县惨案不能拖延太久,还得再派人到华县监督张德裕才行。”

    这一刻,不是群臣愣住了,就是李弘也傻眼了。这,李绩是不是有病啊?还是自己招惹他了?怎么老跟自己作对啊?

    高宗见李绩这么也是眉头紧皱。

    以前他通过李绩除掉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勋贵权臣,将武媚立为了皇后。从此,李绩就成了他的心腹大臣。即便之后他跟武媚因为权力而发生过争执,武媚迫使他不得不让她临朝听政,这期间李绩即便有倾向武媚,可他的立场并不明显。

    可今天,李绩突然主动站出来为郑洪和王达话,态度明确的站在了武媚和一方,公然是要表示支持武媚。

    这让他有始料不及!

    而坐在高宗一旁的武后,看到李绩站到了自己的一方,即便是陈府很深的她,这一刻眉宇间也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因为她知道从今天开始,李绩这位大唐军方第一人今后就是她的心腹了,有了李绩的支持,就等于得到了大唐军方的支持,那么今后她想继续架空高宗,还有什么可以顾虑的呢?

    李绩的表态,让今天的朝会失去了悬念。

    因为,今天的朝会上,高宗在和武后的交锋中,又败下阵来了!

    跟武后的交锋又落了下风,还失去了李绩这样一个心腹大臣,高宗显得有急躁,就淡淡的问道,“许爱卿的意思呢?”

    “陛下,臣同意向华县派人。”许敬宗慢悠悠的道,“不过不是监督张德裕查案,而是协助张德裕查案,至于派何人前往,微臣觉得御史台和刑部可以各派一人。”

    高宗微微头。

    其实他在结局已经定了的情况下还开口问许敬宗,自然就是想让许敬宗给出一个个派人的具体建议。

    “只是——”许敬宗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华县惨案涉及到太子,就像英国公的案子拖得越久,对太子殿下就越是不利,因此臣建议派往华县监督查案的人,就由太子的东宫举荐一名吧!”

    李弘听到许敬宗终于没有敷衍自己,他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武后对许敬宗这样也不吃惊,没有出现任何不满的表情,就像他早知道许敬宗会这么一样,实则是今天她得到了李绩的支持,面对高宗是大获全胜,其他的她已经不想再计较了,再会变现的这么豁达。

    而高宗本就已经不耐烦了,见许敬宗还想喋喋不休,就有不悦,可是突然听到许敬宗这么,他就又沉下气向李弘问道,“太子,东宫可有这样的人?”

    高宗的话音一落,李弘还没有开口,工部尚书阎立本就出列道,“陛下,臣举荐一人,可入东宫为太子家令寺丞,让他入大理寺,代表东宫前去监督张德裕查案。”

    因为闫庄是太子家令,阎立本又是闫庄的叔叔,因此不管阎立本怎么支持太子李弘,宣政殿上的群臣都不会意外,高宗自然也是,就淡淡的问道,“何人?”

    “并州都督府法曹狄仁杰。”阎立本回答道。

    “他有何能力能代表东宫去华县监督张德裕查案?”高宗不解的问道。

    “回陛下,狄仁杰在太宗时期就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又在任职并州都督府法曹时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臣相信他的能力,足以当此大任。”阎立本朗声道。

    因为他清楚狄仁杰的能力,又非常赏识狄仁杰才华,才敢的这么理直气壮。不然即便是李弘授意,阎立本也不敢这么明显的站在李弘的一方跟武后过不去。

    “太子,你可曾想清楚了?”突然,武后开口问道。这还是今天朝会上她第一次开口话。

    “母后,既然是闫尚书举荐的人,儿臣之间又见过一面,让他代表东宫到华县监督张德裕查案,儿臣没有异议。”李弘自然不会反对。

    “那就擢升狄仁杰为太子家令寺丞再升他为大理寺丞,即可同刑部和御史台所派出之人立刻赶往华县。”武后声音洪亮的道。

    “微臣领旨!”许敬宗忙躬身领命。

    高宗就这样静静的目视武后下达旨意,他一句话也没有。

    之后,众臣又议论了一些朝政军务,高宗就下令退朝。

    待朝会结束之后宰相们还要到紫宸殿跟高宗和武后商议具体的政务,而李弘因为身体原因可以不参加,他离开宣政殿,独自一人前行。

    “殿下,我听这两天你再查东西两市的税收,可有眉目啊?”就在这时,贺兰敏之突然走近他,低声问道。不过他一脸的傲慢之态,让李弘很生厌。

    “你为什么这么关注孤的举动?”李弘反问道。

    “因为我喜欢看殿下忙活了半天,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的样子,我觉得很好玩。”贺兰敏之得意的大笑道。李弘恼怒,还不是因为杨氏,不然他岂能不继续往下查,岂能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见李弘一脸怒容,心里就欢喜不已,就更加得意的道,“殿下,你要是觉得憋屈,可以继续往下查嘛。不过武二已死,你得到的线索断了,没有了武二的口供,我不知道殿下想要继续再查东西两市的税收的问题,是不是会有不妥呢?毕竟殿下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要是私自调查朝廷命官,这要是让御史台的御史们知道了,可得又要弹劾殿下了。”

    “哈哈,殿下是君,而我只是一个臣,不过这也是我给殿下的一谏言,还望殿下要采纳哦!”贺兰敏之完,就嚣张的大笑着扬长而去。

    李弘目视贺兰敏之的背影消失在他的视线里,他眼中露出了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