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大道争锋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一十三章 愿起一剑杀万劫 ,无情换作有情天!

第三百一十三章 愿起一剑杀万劫 ,无情换作有情天!

    东莱洲中,距离张衍分身入青合山中修道,已是过去百余年头。

    当年乐候得张衍分身传法后,训兵练卒,四处攻伐妖魔,于次年复得全郡,于是建朝称王,号国为乐。

    然而此时,有妖魔在洲外聚集成部,率众与王师相抗,一时轻忽,竟是损兵折将,几遭败绩,

    为聚人心,乐王得林相国进言,便起半国之力在青合山中起庙修观,又筑起高台,奉张衍为上德仙师,年年率众来此祭祀参拜。

    乐王在位三十载,御驾亲征二十二次,可谓一生戎马,五十岁时,因心疾而逝。

    其人去后,因大儿早亡,便由长孙登位,此时乐朝已是据有天下四郡,得东莱半数之地,只是数十年征战,生民疲惫,人口凋零,暂无力再扩张疆域。

    于是得贤臣献策,止兵休戈,休养生息二十载。

    此时乐朝已是享户百万,精卒十万,自觉府库充盈,兵甲犀利,于是起兵征讨,一战破灭妖魔六部,尽斩其首,献于青合山下。

    至此之后,每一代乐王继位,出征,献俘,皆会来青合山中祭拜,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遇征战,便先在山下cao演兵阵,以示必除妖魔之心。

    青合山后山,这里山路与山前修筑的御道不同,崎岖坎坷,极是难行。

    此时却有一祖一孙二人,沿着陡滑山坡行进。

    老者年逾百岁,却仍是精神矍铄。双足有力,到了一块石上,他牵着其手,叮嘱道:“茂儿,你需记得了,凡我于家子孙,日后来得这山中拜谒恩公,无论老幼,皆不得行山前正道,以此方能示之心诚。”

    他这小孙儿才五六岁。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青合山山高入云。于姓老者用了两日,才行至山巅近处。

    到了这里,狭窄山道已绝,只有一阔大玉阶。两旁还竖有一排排石碑。其上皆是书有名讳。

    乐朝有国律。凡是宗室弟子,皆需亲至山中祭拜上德仙师,否则不入宗谱。此写姓名,俱是其等所留。

    走得近些,便可见有十余名极是精悍禁卫走来行去。

    因年年有来此拜师求道之人,为怕扰得上德仙师清修,是以朝廷放了这一队戍卒在此。

    禁卫头领察觉下方有人到来,抄起长戈,沉喝一声,道:“来人止步!此为上德仙师修行之地,若无奉诏,速速退去。”

    于姓老者却是不慌,走上前去,拱拱手道:“林将军,有礼了。”

    那禁卫头领见得他,忙是放下手中长戈,颇为恭敬的一礼,道:“原来是于老来了。”又看那小儿一眼,道:“此是于老孙儿么?”

    于姓老者道:“正是,此回趁老夫还有力气,带他上来拜见恩公。”

    禁卫头领让开一步,道:“末将职责在身,不能相陪,于老还请慢行。”

    他可是知晓,虽天下万民皆受仙师当年恩惠,不过能口呼恩公之人,却是只有一家,那便是于家之人。

    传闻其祖曾与仙师交好,后母子二人又由仙师亲自护送到得乐郡,双方渊源极深。

    而此一家无论男女,个个长寿,似乎更能证明此言。

    在位乐王曾数次封赏其族,还有相召为官的,只是于氏从来不应。

    于姓老者谢过那禁卫头领,便带着小孙爬到了山巅。

    当世之人,除却王室宗亲,也就于氏后人能至此地了。

    他指着指着不远处一个为云雾笼罩的山头,道:“茂儿你看,那便是恩公修行之地了。”

    小童瞪大眼睛,好奇看着。

    于姓老者又抚了抚须,道:“百多年前,你高祖来此时只是一初生小儿,若无恩公护送,早已弃尸荒野,喂了那妖魔了。”

    “我家后辈,为恩公世代守庙,以偿恩情。”

    “你需记着,日后无论天下如何变动,皆不可让俗人扰了仙师清静。”

    那小儿拉着仰起小脸,道;“阿爷,孙儿为恩公守好洞府,不让妖魔上山。”

    于姓老者顿觉开怀,哈哈大笑,连道三个好字。

    他在山前摆开香烛,遥遥祭拜。

    三日之后,见得烛烬香灭,身旁水食已罄,只得下山。

    只是临去之前,于姓老者望着洞府,暗叹:“曾祖母弥留之际,仍是念念不忘,要我于氏后辈,亲口对恩公道一声谢,叩一个头,老儿我此生怕是无望了,只能交托茂儿了。”

    他牵起小童之手,用苍老声音唱着歌谣,在夕照之下一步一步行下山去。

    春去冬来,不知几回寒暑,又是近百载过去。

    当初那老者早已是身故,而昔日小儿,如今也是苍苍白发,垂垂老朽,如其祖一般,亦是带着后辈来此谒拜,渴盼能见恩公一面。

    而此代乐王,却是继先辈之遗烈,奋荡兵戈,终是逐妖出海,已然全复天下八郡,后又在海外收得一岛,置为九郡。

    功成之日,自认功盖千秋,便来青合山献俘献祭,只求一睹仙颜,只是终究未曾如愿,不由抱憾而去。

    东莱洲外,一辆蛟车悬浮于空,此为张衍真身所在之地,因躯壳之内有一息神念留存,在此日夜打磨功行,已是将修为炼至三重境圆满精熟之地。

    而其心神,沉入残玉已近两百载,若以其中耗损年月来计,已历有一万六千年。

    这一法诀成就之难,却是远超他先前所想。

    及至而今,他才知晓,先前揣摩精研蚀文,却是无意中踏上了正道。

    成此法门,如不事先通晓天地运转之妙,纵然再有感悟,也无用处,临到关口,却是不得迈入,只能空恨怅叹。纵然回头再修,也是道心难缝,白白蹉跎岁月。

    此必先明至理,了然缘去由来,如此一旦寻得己身之道,便可引得天地呼应。

    残玉之中,张衍化身趺坐于地,四周飘有不知多少蚀文,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然而随他心定神凝,渐渐聚化,最终化作两字。

    这两字观去简疏,但零落几笔,却似又包含无穷真意,不过好似碎镜裂瓦,似又相合之处,却又断续难接,好似唯有一笔将之补上,方能最终合一。

    他凝神观注,用心推算,又不知过去多久,眼中有一道亮光闪过,忽然抬指而起,想要点去,只是此刻,却是动作一顿,仿佛这一笔却有如千钧之重。

    此一指点下,便再无回头之路可走。

    日后他哪怕果真能证道飞升,想必亦会万千劫法缠身,稍有疏忽,便是身死道消,神魂尽散,再无重来可能。

    然在此时,却闻清鸿剑丸轻轻一声鸣响,缭绕心间,久久不去。

    张衍点首一笑,道:“好,有你伴我,我又有何惧,不过杀破劫灾,磨去万难罢了。”

    他目转在那蚀文之上,忖道:“愿此法一出世,天下有缘之人,皆可凭此入道!”

    一念转过,毅然点下!

    只这刹那间,顿有一股玄妙感应涌上心头。

    不见而见,不知而知。

    不明而明。不悟而悟。

    这一刻,天下所有洞天真人皆是心有所感,不觉遥望东方。

    张衍心神自残玉之中退出,缓缓起身,负手而立,眼望长空,许久之后,微微一笑,口中清吟道:“不堕轮回入大千,心传一道在人间。愿起一剑杀万劫,无情换作有情天!”

    随此一语出,顿时去了满身拘束,一步跨出!

    轰!

    天摇地动!

    顷刻之间,一道冥冥漠漠,霄雿窅然的玄气透体而出,冲霄而起,一路扶摇直上,竟是生生撞破罡云,一气涌至九重天中!

    此气捭阖穹宇,其貌混冥,其状若虚,湮云杳渺,无涯无垠,渊渊乎难作言述,泱泱乎无以表形,溢溢洋洋,沛然莫测,充塞于天地之间。

    而这一撞之下,东莱洲禁阵也是应声碎裂,整座仙山竟从小界之中被生生震了出来,遁入现世之中!

    恰在此时,一物好似流星坠下,直入凡尘。

    而在此气冲击之下,那笼罩世人头顶万载之久的罡云竟是缓缓散开,诸天星光再无遮掩,自空泼洒而下,照耀尘间,举世同沐。

    这尊法相一出,临空而立,却是周流六虚,呼嘘乾坤,吞吐二气。

    得此牵引,那埋于地下不知多少深处的地根竟受感应,便有一丝一缕灵机由山水灵脉延传地表,破透而出,!

    这气涌了上来,远在极西之外的西沉洲先承其力,地起震荡,一时灵机如泉涌出,冉冉直上清空。

    西陷、西绝两洲,亦是如此一般,三道灵机上去天穹之后,竟而汇成一股,滚滚往东奔流。

    非止此处,中柱洲、东华洲、北冥洲、南崖洲,及那落于海外的东胜洲,此刻亦起地气翻涌,灵机外泄,以脱缰之势,疾去海上。

    天下洲陆,凡是地根所及之地,皆有灵机升腾,最后汇合如潮,浩浩荡荡,越洋跨海,齐往东莱一地聚集!

    玉霄派,清玉灵崖之上,一声清秀少年霍然站起,目注东方,发出惊疑之叹,“天星应其势,九洲哺其气,此分明是成就至法之象,这究竟是谁家门下?”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