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诏令郑太妃选妃
“是该让他复出了,不过如何让他起死回生,这还得颇费一番心思啊!”朱由校愁容满面,倒吸几口气,泛起头疼。 这可是一个大难题。 他愁容满面的向后一躺,微微闭上双眼,苦思冥想起来。 孙承宗也低声忧叹,暗暗摇头,他对此也是束手无策,这事牵扯的太多,影响也太大,让一个人“起死回生”,放在民间都是炸锅的新闻,更何况是朝廷大员,对朝廷和皇帝的声誉损害太大,弄不好会引发一场政治危机。所以,如何不引起朝野和天下人的哗然才是关键。 当初下的局,今日就得自己埋单!朱由校是一脸的惆怅。 “劳烦师傅帮朕想个辙。” 他满面愁容的道了一声。 “这……臣尽力而为……” 孙承宗没有应声回“遵旨”,而是一句“尽力而为”应付了朱由校,其意就是不敢大包大揽,谁都知道这事非比寻常,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让一个天下人都认为“罪大恶极”的死人突活过来是多么的荒诞,老百姓们只管温饱,倒对这事没有多大的反应,就怕迂腐僵硬的读书人,还有一直伺机而动寻机反击“新派”的官员们,在地方,守旧的官员势力还是很大的,他们一旦联合起来是能让朝廷来一次“大地震”的。 正在蒸蒸日上的大明,实在是折腾不起了。 朱由校闭目不语,孙承宗也被皇帝忽然交代的事也失落的没了心情,变得忧愁起来。 ……………………………………………… 第二日清晨,天色还是朦胧的泛白,京城城门开启的第一刻,孙承宗带着黄嘉善、候光远早早的来到了这里为郑芝龙送行。 在这里,没有盛大的仪式,也没有壮行酒,陪伴郑芝龙的为没有千军万马,只有一辆朴素的马车,还有两个仆从。 简单,寒酸,完全不像一个要为国出征的大将军。这就是一个最见到的出征仪式了。 这在郑芝龙的脑海中的想象与实际差距太远了,因为,他是收复澎湖对付外敌,剿灭叛乱的裴蛟、刘香,而且还是自己为朝廷出军饷,怎么说皇帝也该来送他一程壮壮声威啊! 他茫然,感觉像是不被朝廷重视,像是可有可无一样。 孙承宗看出他内心的不满,上前靠近他,轻声的安慰道:“郑总兵不必多虑,圣上对你信任有加,我等在京师静待你的捷报。” 郑芝龙苦笑了一下,抱拳向三人恭了恭手,说:“首辅大人莫要再拿小的开玩笑,并非小的敢疑心圣上,只是……”他顿了顿,忧惧的眼神中透漏着难以消泯的顾虑,“圣上始终对我等海上流寇不信任,要不然怎会对我的事一清二楚?恐怕早已在我的身边安下眼线。自从裴蛟、刘香叛乱投敌,圣上恐怕对我等更是顾虑,不然不会让我把家人接来。” 说完,他低垂哀叹两声,甚是忧惧。 听完他的几句抱怨,孙承宗和候光远瞬间变色,候光远更是虎着脸,带着几分斥责和劝意说:“圣上用人向来疑人不用,你不可妄测圣意!” “侯大人说的是,郑大人不必多虑,圣上直言与我,说倭人心胸狭隘,猥琐狠毒,乃是鹰狼之国,又与我大明一衣带水,利益交葛,日后大明扬帆海上少不了与倭国冲突,为了你家人的安全,圣上才让你接回来。” 孙承宗正色的说道。 郑芝龙睁大了暗淡的眼睛,透出点光芒,忧惧的神色瞬间露出点灿烂的笑容,不敢相信的失口而出:“真的?圣上真的这么说?” “本辅岂有戏言!”孙承宗绷着紧紧的脸色,不悦的回他。 郑芝龙转忧为喜,深深地大吐纳几口气息,将这几日的担惊受怕的郁结之气全部呼出来,笑颜逐开的对三人道:“下官惭愧,请三位大人海涵。圣上若有此雄心,郑某甘愿马前卒为陛下效犬马之力。有朝一日陛下扬帆海外,臣愿为‘郑和’!” 说完,他心情总算轻松了,迈开的步子也不再那么的沉重,反而轻盈的跳上马车,在孙承宗等三人的注目下穿过京城的大门,径直南去。 望着已经远去的郑芝龙,一直不言语的黄嘉善凝着眉头对孙承宗和候光远说:“一个海盗出身,竟然能做一镇总兵,也不知圣上是怎么想的。要是能收复澎湖还好,要是失败了,岂不有损我大明国威?也损圣上的威名呀!” 候光远斜看了他一眼,“哼”了一声,不理会他,转身而走。黄嘉善怔了一下,脸色十分难堪,指着他的后背埋怨的嘟囔:“什么态度啊!” 孙承宗撇撇嘴,批评他一句,“圣上的决断,你多说有什么用?当下还有谁比郑芝龙更了解叛贼的?还有谁能承担海上重任?又有谁能出的起五十万两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