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劝娶
… “哦?我说错了?那你倒是说说我哪说错了?” 见李衍鼓励他说,王伦拱手道:“哥哥如果不纳这位刘小姐为妻妾,那哥哥就是不义、不孝、不顾全大局!” “呃……” 李衍愕然道:“我怎么不义、不孝、不顾全大局了?” 王伦道:“先说不义,这位刘小姐乃是杜迁兄弟、邓飞兄弟、朱富兄弟、杨林兄弟送给哥哥的,这其中杨林兄弟又是将刘小姐当成见面礼送给哥哥的,哥哥如果不收,不是辜负杜迁兄弟、邓飞兄弟、朱富兄弟的好意寒了杜迁兄弟、邓飞兄弟、朱富兄弟心撵杨林兄弟下山吗?” “这……” 细想想,还真是王伦说的这么回事,与不收刘慧娘相比,杜迁、邓飞、朱富、杨林自然是更希望李衍收下刘慧娘,尤其是刚刚才上山的杨林——如果李衍收下刘慧娘,他们跟李衍一定更亲近,毕竟,那样一来,双方就多了刘慧娘这根纽带。 当然,说撵杨林下山,却也不至于,但要是说阻碍了杨林融入水泊梁山,却是不假。 王伦又道:“再说不孝,请问哥哥今年贵庚?” 李衍迟疑了一下,然后照实回答:“即将二十有五。” 现如今再隐藏年纪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李衍水泊梁山之主的地位已经不会因为年纪轻而产生动摇,相反,这还能说明,李衍年富力强,资本雄厚。 听了李衍的真实年纪,众好汉全无不愕然! 虽然众好汉早就知道李衍的年纪不会太大,但他们从李衍的为人处事接人待物方面推断,李衍怎么也得有三十了,最不济也得有二十七八,只不过是长得面嫩一些罢了。 哪成想,李衍还没到二十五岁! 就连刘慧娘都诧异无比! 刘慧娘暗道:“没想到此人竟还没到二十五岁!” 王伦收敛了一下心神,道:“二十五也不小了,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最大,哥哥今年已经二十五了,还不娶妻生子,岂不是不孝?” 这条其实有些牵强了。 富家不用卖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的这首诗写得明明白白,宋朝最有前途的就是读书人。 宋朝为了广招人才,一个职位让三个人来当,理所当然每个人分到的任务就轻了,生活也安逸,另外他们有高薪待遇,却没有严厉的监督惩罚体系,事实上宋朝的国策还对官员的腐化持纵容态度,即所谓的“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官员犯了法也不会有过重的刑罚,所以金榜题名就成了很多人一生的奋斗目标。 男人们为了能专心考取功名,就先把结婚放在一旁,因为只要是考上了,就什么都有了。 科举考试永远是极为激烈的,毕竟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考上,大部分人三四十岁都很难考上。 因为男人都忙着考试,所以就成了后世所说的剩男,等到娶老婆的时候有些人都已经有白头发了,所以宋朝的夫妻,很多丈夫都比妻子大一二十岁。 据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有个杭州举子中第时已经年过七十岁,友人风趣地祝贺道: 应是穷通子有时,人生七十古来稀。 如今始觉为儒贵,不著荷衣便著诽。 这个七十岁的举子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在宋高宗时,有个叫陈修的七十三岁才登科中举,同样“尚未娶”。虽然已经中举了,但是七十三岁的年龄,哪还有结婚的心思啊。望着自己的一把白须,长吁短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