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世
100天的时间……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 如果换做其他人,即便地狱房间里有可以幻化任何基本所需用品的房间,那也是不怎么好熬的过程。 物质方面是不缺了,但那份孤独感却是挥之不去的。 而对于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宋瑜而言,这点孤独算不了什么。 与那孤独相比,他的心思更多是去想那关于最后一张地狱契约的事情。 虽然任务提到等他进入里面之后,会像早期的定海市任务或是洪鑫的找鬼任务那样,忘记自己的执行者身份,也许会被替换记忆也大有可能。 但他还是想牢牢将过去与他关系要好的牺牲同伴记住。 比起在拉夫尔古堡成为人彘的百日地狱,这在地狱空间的百天生活可谓是天堂了。 80天……60天……40天……20天…… 10天……5天……3天……1天…… 算了算日子,在有一天就是进入那自己最后一次地狱任务的时间了。 不论成功与否,他真真切切是自己的最后一次任务。 成功的话,使大家复活一起回归现实世界,失败的话,那他就下去一起陪着他们。 现在现实世界的世界是2018年的10月中旬。 这天早上起床(其实他根本不用怎么睡觉),宋瑜幻化了一顿北方中式早餐,然后脑海里又想过电影一般回忆着过往的种种场景。 中午吃了顿中餐,晚上是幻化的西餐。 临睡前,他在浴室内洗了个澡。 “再有半天时间我就要进入最终地狱任务了。 我害怕么?兴奋么?都谈不上…… 只盼望……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从那九世轮回中找出第十三张地狱契约…… 其实说到底也用不着九世,如果运气好的话,我在第一世的时候就能想起来自己的身份,并找出地狱契约也说不定……” 边洗澡的时候,宋瑜一个人喃喃自语着。 等洗澡介绍后,他一个人如坐苦禅的高僧一般,盘膝坐在床上,等候任务的来临。 渐渐地,他通过自己的诅咒力量,让自己进入假寐状态,一直保持到了第二天…… ……………… “哇哇~~哇哇~~” 70年代的中国某省万安市骏平县来溪村一处人家,那家村民中此刻想起了婴儿的哭喊声。 “哈哈~!这回是个男孩儿~!!真是老天保佑!祖宗积德啊!让俺宋老蔫家中终于添了男丁!” 一位40来岁的中年男人手舞足蹈地在自家的破平房里高兴着。 “老、老蔫呀……太好了……俺终于给你生了个儿子……” 看着接生婆怀中抱着的男婴,这名年纪在37、8即将步入中年的农妇,脸上满是汗水地同样高兴说道。 “好啊~!!这回俺终于有儿子传宗接代啦!让四狗、老栓、徐老六他们再敢瞧不起俺!” 中年男村民在见到男婴后,仿佛像是见到金子一般似的高兴道。 “老蔫……娃子的名字……” “哈!这你不用担心!俺之前跟着老栓他们几个进城买菜的时候,通过徐老六一个曾经念过大学的文化人,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就叫宋……宋……宋瑜来着! 人家念过大学,认字认的多,说这个‘瑜’字代表啥美玉的意思……” 现在的年代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初,即1972年5月。 在1966年的时候,那时的中国废除了高考长达11年之久。 主要就是当时的升学制度是和某毛给我们制定的教育方针相违抗。 因为高考使得使许多青年不是为革命而学,是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不少同学有严重的‘唯有读书高’、‘成名’、‘成家’、‘个人奋斗’、‘走白专道路’等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现行的高考制度助长了这种思想。 使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许多“特殊”、“重点学校”、专收高材生,这种学校为一些只钻书本,不问政治的人大开方便之门,把大批优秀的工农、革命干部子女排斥在外。 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某毛曾说过:“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劳动。现在一是课多,一是书多,压得太重。有些课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体会。课程讲的太多,是烦琐哲学。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
总之高考是暂时被废除了11年,直到1977年才恢复的。 而此刻号地狱空间队长宋瑜,正在经历自己的第一世轮回。 这第一世轮回他是出生在中国72年中国一处山村里。 虽然山村很穷,但是70年代初期那会儿大家都穷,又不止是他们一家。 以前在本山大叔的小品里曾说过家用电器是“手电筒”,可宋瑜这个一轮回的“父亲”宋老蔫,连个手电筒都不趁。 整个村子里,也就村长和书记家一家趁一个手电,而且传说那种东西还要配备一个叫“电池”的东西。 宋老蔫家总共加起来有6口人,如果算上刚出生的宋瑜,应该就是7口人了。 除了宋老蔫夫妻外,上面还要一个70岁的宋老太太。 当然了,老太太不姓宋,但当年既然嫁到了宋家,那就自然以男方姓氏称呼了。 那年头生活水平都不好,人活七十古来稀,在当时这种破村子能过到70岁数的,不多也不少吧。 不想现在这样,只要你到了7、80岁还没问题的话,就去跟着跳广场舞。 而在他下面还有三个闺女。 大闺女今年20出头,据说马上就要离开家,嫁给邻村同样种地的庄稼汉。 二闺女今年刚满18,跟着家里做农活。 三闺女今年不到10岁,在乡里念小学二年级。 那时候能有学上就不错了,宋家老三在8岁上的小学。 而这位“老四”,或者说是“老幺”宋瑜,就是最小的了,出生才不到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