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昌明在线阅读 - 第235章 石墨坩埚炼钢法,火铳长矛斧枪手

第235章 石墨坩埚炼钢法,火铳长矛斧枪手

    龟山岛的铁矿石被运送到了台湾,兵器坊开始大批量生产木柄手雷,与此同时,杨乐找来了孙元化和宋应星两个人。

    “孙大人,宋大人,你们也知道,我对郑芝龙将军曾经承诺过,在一年之内,攻下热兰遮城。只是这热兰遮城,城高石厚,极难攻破,除非动用几十门红夷火炮攻其一点,方有打开缺口的希望。”

    杨乐一开口,孙元化和宋应星就知道杨乐想要干什么,没错,杨乐想让他们铸造出几十门攻城利器――红夷大炮。

    闻言,孙元化思索片刻道:“国公爷,卑职不是泼冷水,铸造红夷大炮所需要的工艺极其复杂,所需要的银子也是极其庞大,这四五十门火炮,恐怕一年半载很难完成啊。”

    就算孙元化不说,杨乐何尝又不知道,红夷大炮比一般的火炮威力大,射程远,同样的,它对铁的质量要求更高,这也是他找两位来的原因,因为他拥有别人没有的后代科学知识。

    虽然由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和原料技术的制约,有些先进的炼钢方法未必行的通,但杨乐很想试一试,能不能成功只有试过才知道。

    所以,杨乐伸手入怀,将自己早勾画出来的一副草图拿了出来:“两位大人,这是西方一位学者研究出来的一种炼钢方法,叫做石墨坩埚炼钢法,我曾经在外洋的一本书籍上看见过,大体的炼钢原理就是这样。我也是有幸匆匆读过一眼,至于具体的做法,我也记不太清楚了,只能靠你们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研究了。”

    宋应星拿过图纸,当他看见上面的文字介绍的时候,忍不住眼睛一亮。

    他所知道的,当时最常用的的钢铁冶炼方法是炒钢法,是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直接流入炒铁炉,再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制成熟铁。

    炒钢法比最常规的炼铁法省时省力,因为常规炼铁炉只能炼出生铁,然后再将生铁锻打脱碳,又或者用熟铁入炉加温渗碳再锻炼成钢。无论是锻打还是灌钢,都需要两次加热,既费时又费力。

    而且,炒钢法用的炒铁炉,实际上就是欧洲人在18世纪半发明的搅炼炉。

    差别在于,欧洲的搅炼炉,通常使用熟铁棒或者钢棒搅炼,以烧去生铁中的碳,最后得到低碳熟铁。

    而中国使用柳木棍搅拌,搅拌的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这可以往生铁中混入碳,或者说减低了生铁去碳的速度。

    藉由这个步骤,熟练的炒铁手比较容易控制成份,可以直接炒出含碳量低于生铁却高于熟铁的钢来,甚至有机会炒出中碳钢与高碳钢。

    此步骤即称为“炒钢”。

    不过,钢铁种类的定义与后来不同,这时的炒铁炉,炒出来的所谓“熟铁”,是指所有含碳量在2%以下的铁,也就是说,根据后世的熟铁与钢的定义,这个“熟铁”的定义同时包含了后世的熟铁与钢。

    只是因为温度不够,不管是炒钢或炒熟铁,炒出来的都是半固态糊状的钢块或者铁块。

    当时中国唯一还没有达到的技术,就是冶炼成液态的钢水,并因此进行精细的成份调配。

    因为只有将钢加热到液态,才能自由且精确地控制其中的碳与其他元素的比例,百锻钢、灌钢,甚至熟铁渗碳钢等方法都是不可能做到精确调控的。

    最后,只有炼出液态钢,才能够混合其他合金造出合金钢,并且用铸造或者卷轧的方式快速生产钢材。明朝时期的中国已经达到钢铁冶炼的世界最尖端水平,但还差临门一脚,还没有到能够把钢融化成钢水的程度。

    把钢融化成钢水,是在1740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后,欧洲出现了更高的炼钢技术,而这个技术就是杨乐所说的“坩埚炼钢法”。

    坩埚炼钢的关键在于那个坩埚,而制造坩埚的关键又在于使用的耐火材料,或者说是高温耐火砖。

    这种砖是由黏土烧制而成,而黏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泥。

    其实,中国早已经有坩埚了。不过不叫坩埚,而是称为方炉,由于方炉里面缺少了石墨这种添加材料,铁矿可以在方炉内化成铁水,但是却没有办法炼成钢水。

    当宋应星看到石墨矿石的字样时,眼中满是震撼,精通炼钢方法的他,立即若有所悟,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兵器坊。

    ……

    当兵器坊里大炼钢铁的时候,杨乐总结了上一次在龟山岛上的战役,对士兵们开始了新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