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永历之后在线阅读 - 一百二十五章 纷乱的秋天(上)

一百二十五章 纷乱的秋天(上)

    会安港被夷为平地,让葡萄牙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琉球人关闭了首里港,让葡萄牙人再没港口能和倭人贸易。早两三年葡萄牙人已经没法在厦门做生意,那个港口如今被海贸界称呼为琉球专用港,哪怕进港的号称夷人船,那也是琉球人冒认的,闽海关就闭着眼睛对着黑头发黄皮肤的琉球人称呼夷人。

    东京港从三十几年前就已经拒绝葡萄牙人交易,而大城自从愚蠢的法国人被赶走后,对所有夷人关闭了港口,哪怕荷兰人派船队过去恐吓也没能搞定。

    会安港没了,葡萄牙人在整个南中国海只剩下两条商线:去马尼拉贸易要遭到琉球海商强力压制,而去北大年(暹罗名义的附属国)则要接受所有国家的竞争,澳门没有自己物产,作为转口贸易商,他们在那儿没有一点竞争优势。

    广南和琉球开战的时候,曾经邀请葡萄牙助战,澳门也确实凑了五条船开进顺化港。但是琉球人突袭的五天前,葡萄牙船队退出了港口。

    这仗实在没办法打,五条船里只有一条28炮五级战舰是正经军舰,其他四条都是商船。其中最小的‘安娜公主号’只有105吨,还没有琉球信报船大……

    战争尾声的时候双方进行了谈判,琉球人给了一个承诺,他们在半岛东海岸会打开一个国际商港,当时预定的是金兰,后来又改成象林,但只允许进港交易,不允许开设商馆。

    就是开商馆也没用,琉球人在广州贸易是免税的,挂着琉球旗子的大小海船在南中国海上数以百计,澳门商船和他们比起来没有优势。澳门葡人决定反击,他们当然不敢和琉球开战,就凭澳门半岛人加土生葡人不到四千的总人口,那不是打仗而是找死。他们决定撕破脸皮,绕开无能的两广总督衙门,直接去燕京告状。

    澳门总督写了授权书和控诉信,两个商人被授予特使头衔,偷偷北上溜到燕京,他们在那首先说服了葡萄牙籍传教士徐日升。

    自比利时人南怀仁(钦赐正二品)1688年去世后,徐日升继承了南的钦天监监副职务,在燕京他不是最受康熙宠爱的夷人,但他是担任大清国职务最高的那位。欧洲战争也映射到燕京,传教士们分成两派:法国人和反法国人,徐就是反法派的总头头。

    看了澳门总督的求援信,徐日升为难了很久。作为一个在燕京混了三十年官场的夷人,他深知皇帝陛下希望自己身边的夷人不带立场,如果带也只能带大清国立场。但是澳门对葡萄牙在亚洲的事业有特殊意义,犹豫良久他还是决定把这些消息转给皇帝。

    琉球人出动大军攻占水真腊?两万大军跨海攻击广南国,和安南一起夹击,攻克广南王都顺化?琉球人铸造大批龙洋,他们还伪造康熙通宝偷运广州牟利?信上竟然还点出两个广州铜钱走私商的名字。大皇帝已经不止是震怒,他甚至有一些恐慌。

    从三藩之乱起,皇帝就深度参与军事,他的军事艺术是熟手级别的。从台湾船运两万大军攻击会安,康熙手头没资料,他偷偷瞥了一眼案前的地球仪,这距离至少比燕京到杭州要远吧!不说战斗力,这远程输送能力也够让人害怕的。

    那一年施琅聚三省战兵九万多人,汇三省战船,澎湖海战的时候,施琅一次性输送能力也只有三万五千人,那还只是征伐几百里外的台湾。

    澳门人说的有些过了,他们夸耀了台湾军力,反而让皇帝更觉得十分不可信。康熙秘密接见了信使,反复咨询细节,他又分别询问在京的几位传教士,最后觉得这件事虚假可能性太大。三千里跨海远征,一战击破敌国王都,这还是琉球国吗?

    广南国是咋回事,大清朝是知道的。阮主建国后,曾经在明末和清初分别向中国朝贡过一次,目的是想向大国要一个国号和赐封,这样建国才名正言顺嘛。不管明还是清,申请都被打回去了。

    两次朝廷都让广西报了广南来历,知道广南阮主本是黎朝镇边大将,叛国划地而出。封藩最重礼法,这位立国不正必须得拒绝。

    再说大清本来就已经在安南封过两家藩了。曾经登过基,后来又退回高平当军阀的莫家,他们被封高平都统使;在东京当傀儡的黎家,赐封安南国王。至于当曹cao的郑主,其实大清国也是知道的,这个实在没办法处理,只能假装不知道。

    听起来像澳门的葡夷和琉球结了私仇,跑来告黑状,整件事情每个细节都和琉球国对不上号。但康熙是个严谨的皇上,不能就这么随便扔下不管,他秘折两广总督侦缉此事,尤其伪造铜钱,正经影响大清国的就是这个事儿。

    这场战争,安南国是主角之一,安南和大清是有藩属关系的,康熙让两广派个特使去安南查证此事。福建那边每次都报好事,不是琉球加贡就是琉人送回遇风渔船,这次也不能闲着。让闽浙总督去函台北,让他们自辩原委。

    自己的官员去调查一下,总比夷人说的准确些,至少不敢瞎编乱报。处置定下来,琉球的事情也就丢在脑后了,最近正是和准格尔汗国搞到关键的时候。

    乌尔河会战后第二年,两国打了一场大国战——乌兰布通之战。葛尔丹实在太狂妄,在蒙古高原上追着喀尔喀三汗打,连打了两年多还不撒手。乌尔河战后,他对大清军力评价就是个渣,这只准格尔大军,紧追喀尔喀诸部进入漠南蒙古(内蒙),甚至一路迫近长城沿线。

    大清已经调集京营各部和内蒙各旗,两路大军左右钳形行军,到处寻找葛尔丹主力会战。双方在乌兰布通(内蒙翁牛特旗,北京东北方向约七百里)相遇,这时候葛尔丹才猛醒:到底还是轻敌了。

    大清国的战兵确实没有完成火器化,清国火枪兵连两成都不到,全部是明末水平的火绳枪。但清国带来大小三百门炮,其中上百门是康熙年间刚刚铸造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和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注一)。

    相比之下,准格尔兵火器化程度极高,他们骑兵的标准装备是一只火枪加一只骑矛或弯刀,精锐骑兵甚至还配备两把短柄火枪。但是准军是去蒙古高原扫荡喀尔喀人,他们没有炮,全军只有小炮十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