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私闯宫禁
乾清宫中,王安侧坐在皇上边上,皇上在灯下看着奏折,福乐春、陈如海一班太监侍立一旁。 皇上看完奏折,凝视集思一会,笑问王安:“王安,杨应龙这小子给好不见好,攻州破县,还杀了我贵州巡抚,不剿灭他简直太有损我大明中央的尊严了。派兵征剿呗,这还等什么?” 王安诚惶诚恐地说:“皇上,如此军国大事,还是请皇上朝堂上决定吧。” 万历不以为然地说:“怎么,我怕担担子?这是正事呀,你怕什么?是朕这么久不上朝,大臣们有什么非议吗?” 王安只得如实说:“皇上,大臣们说什么的都有,还有许多憋在肚子里没说的。” 万历淡然一下说:“大臣们也是读书人出身,怎么就不懂朕的无为而治?无为而为是治国的最高境界,不是怠政,不是不作为。朕君临天下,要做道德圣君,天下的表率,我大明一班大臣也是宁死也要捍卫道义之臣,君臣争论,难有结果,朕若因为论争杀了大臣,会落下个昏君的骂名,朕不杀他几个,这帮人不会闭上鸟嘴,结果什么事都办不成。真是两难啊,所以朕只有这个办法,这就是避而远之。” 躲在宫帘围幔之中的魏忠听到这里,心忖:原来我只以为万历是个缺乏情商,爱与大臣斗气使性的书呆子,如今听了他这番表白,方知他除了中儒教的毒,还中了道教的毒。当道德圣人,鼓吹无为而治,本是君王忽悠臣子听话叫臣子不争权的,君王怎么自己也信这一套?这都是臣子教出来的皇上的通病。张居正教皇上再怎么教,不过以臣子之腹度君王之心。君王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糊涂,那就是大糊涂。不说别的,只说我大明,当日不管太祖修成何种道德圣人,元鞑子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吗?太祖若是无为而治,那会有大明的江山吗? 魏忠正自感慨,但听得王安说:“皇上,大臣们哪有你的天赋异秉?都以为皇上是罢朝,所以王安担不起这个责任,这样的军国大事,不是皇上你亲自上朝,那何以安天下人之心?” 万历满怀期待地望着王安说:“朕这次不仅要上朝,还想亲自出征,一举破掉杨应龙,你意下如何?杨应龙他什么鸟人,他也叫龙?朕才是真龙天子。” 王安一听,忙从赐座下滚下来,拜倒在地说了声“皇上英明”,磕头如捣蒜。 王安本来想说“皇上英明,亲征威武”,但一想觉得不对,因为他马上想起了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的故事,王振监军,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王振死了,朱祁镇被俘。即使万历要重演朱祁镇的故事,自己也不愿当王振,以死还不能谢罪,身后还要被骂惨。王安想到这一层,立即说:“皇上英明,应该起王师剿灭杨应龙。只是皇上亲征这么大的事,王安不敢做主。建议皇上明天亲自临朝,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决定。” 万历皇帝淡然地看了王安一眼:“这么说,你不支持朕亲征?” 王安叩头说:“王安不敢。” 魏忠听到这里,才知皇上亲征很可能没戏,因为王安怕担不起这个责任,大臣们肯定是一片反对之声,因为他们个个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打着为皇上安全考虑的旗号反对皇上亲征。但他觉得这事对皇上立威和自己出头都是个机会,于是从宫帘围幔之后现身出来,跪步上前说:“皇上英明,凡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皇上亲征,一可以振军心,二可以安天下之民心。魏忠不才,自荐跟随皇上出征,如蒙皇上信任,魏忠可为先锋、可为监军、可为警卫。” 这一刻,无论是皇上还是王安,都忘记了魏忠是从哪里钻出来的这回事,因为他的出现正是时候。万历以为魏忠是王安安排来的,所以也没有问。福乐春、陈如海几个太监见是魏忠,也以为是王安安排来的,只望着魏忠笑。王安略微一愣,也不便问。他太清楚,如果他一问,自己难免要为魏忠的擅闯宫禁担责。 万历清楚,如果朝堂之上自己提亲征,大臣们百分之百会搬出明英宗的典故反对亲征。自己正愁找不到亲征的支持者,突然见冒出一个太监说了这番大话,仔细一看,这人生得一脸喜相,两目精光四射,一望而知是个精明强干的人,于是问:“魏忠?你叫魏忠?朕看你有点面熟,只是不知你在哪里当差?你有什么本事,可当先锋?可当监军?还可当警卫?” 魏忠虽然跪着,但腰杆一挺,豪气干云:“皇上,臣魏忠,现为御膳房采买主办,兼宫内巡逻队队员。臣为先锋,当于万千敌军中取杨应龙首级。如果皇上怕大臣们说朝中无人竟用太监当先锋,臣可为监军。臣为监军,没有将领敢欺瞒皇上。如果皇上嫌臣级别不够当监军,臣愿为警卫。臣为警卫,百十人不可能近得了皇上的身边。” 魏忠为何贸然现身?因为他掐准了一点,皇上孤立无援,急需支持者捧场。所以也就不会计较他怎么冒出来的? 万历一听,见魏忠胆气过人,端出的三个方案都是在情在理,考虑周到,心下大喜:“魏爱卿,宫中大内高手如云,光将军级别的锦衣卫都有二三百人,你在宫中能行走自如,能偷听到朕的谈话,可见你武功更高一等,朕相信你的本事。念你一片忠心,想为国家建功立业之心天日可表,所以朕今天不仅不追究你擅闯宫禁的责任,而且还钦点你为御前太监,随朕临朝。至于出征的事,待明天朝堂之上君臣议定再说。若朕亲征,必用你为警卫。不管是何种身份,并不妨碍你建功立业。战场之上,没有谁规定一个警卫就不能取敌将首级。” 魏忠听到这里,差点笑出声来,才知道万历虽然是个大糊涂,还有点小聪明,反应能力还比较快,自己刚才这个险冒得物有所值。不管是否能平叛立功,但因毛遂自荐升了个御前太监,这是意外之喜。从此能与魏朝一帮兄弟平起平坐,实在是大喜过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