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在线阅读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王禀的防守

第四百九十九章 王禀的防守

    随着高麒的肯定之下,最终齐国也在既定的战略计划下做出了一丝调整。

    那就是先以平定岭南、彻底灭亡位于后方的太平军为主要目标。

    在目标确定之后,接下来自然便是选将支援的问题。

    如今王玄策作为岭南都督,其麾下的常备军团有三万兵力,相比较太平军,却是势单力薄。

    至于湘州,屯兵长沙的岳飞军团,其军现如今已经扩充至十万兵马。

    巴蜀、汉川的常备军却在十二万左右。

    至于襄州地处腹地,则只有两万的郡兵,负责日常的管理。

    南阳的薛仁贵军团,其军团也是在十万左右。

    新近成立的庐州,其军团才刚成立,扩充的军团,也是在十万。

    在加上直接屯兵于江陵,归属高麒直接统辖的常备军团却也在十万左右。

    再加上周瑜所训练的水师五万,以及御林军、禁卫军三万。

    直接归属高麒统辖的兵力却是达到了十八万。

    如今,齐国境内的常备军团却也是达到了差不多六十万的兵马。

    如此庞大的军团,却也是多亏了高麒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在农业上,高麒发明了曲辕犁,以及支持枣祗的屯田策略,使得境内民众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再加上近年来各地风平雨顺,没有大的饥荒,其粮食作物的回收产量更是提高。

    不仅如此,高麒还鼓励治下商队积极行商,还主动带头行商。

    这更是让治下商队纷纷联合与官府联合起来。

    此举,高麒更是从中谋得了巨大的利益。

    再加上,高麒实行了职业兵制,战时作战,农忙时解甲归田,除了各地需要镇守的军队外。

    其余者皆回归乡里,负责耕地,以缓解军队的压力。

    正是高麒种种政策的实行下,齐国才能有如此庞大的军团,而且凭借江南半壁,便能支撑下去。

    只说,在决定南征岭南之后,高麒与众臣商议后决定,此次南征,主要调遣湘州的驻军,以及江陵的驻军。

    由于岳飞要固守湘州,统筹当地全局,其精力主要防御江东方向的敌军。

    故此,高麒下令,由钟会领湘州军三万南下汇合王玄策的岭南军,由王玄策统一与太平军对峙。

    接下来,江陵方面,却由薛丁山、刘仁轨各领两万步卒南下协助王玄策平叛。

    至于张宪、宇文士及等将,高麒此时却是没有让其南下平叛。

    之所以让刘仁轨、薛丁山挂帅,也是高麒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这正是为了给诸将刷战绩、刷资历,为了早日让此次科举的优秀人才培养出来,早日独当一面!

    而且,在薛丁山出世时,除了携带其妻樊梨花以外,却还携带出了其余小将。

    诸如罗章、秦英,尉迟青山,秦汉等。

    在科举时,这些人才皆是武举中位居薛丁山之下的杰出人才。

    此次南征,高麒也将这些小将放在薛丁山帐下,重点培养。

    数日后,江陵校场

    霎时间,一阵西风疾吹而来,吹得插在校场之上的战旗呼呼作响,吹得帅台上的齐王高麒好似睁不开双眼。

    一阵西风而过,高麒缓缓跨下帅台,在典韦、陈到一左一右的护卫下,走到刘仁轨、薛丁山旁。

    “刘将军、薛世子,此次南部叛军作乱,侵扰孤大齐,特此,孤分别望你们能够领军长驱直入,直捣黄龙,灭亡太平军,收复岭南。”

    “故此,孤分别封你们为征南大总管、征南大都督。”

    “望你们不辱使命,成功平叛,收复收地归来,孤在王城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闻,薛丁山、刘仁轨纷纷拱手抱拳道:“末将必定不会辜负大王期望,必定凯旋而归!”

    “好,好啊!”

    随即,高麒伴随着和蔼的峰景,从典韦、陈到掌中拿起两柄宝剑,随后郑重交到二将手上。

    “孤祝你们凯旋归来!”

    一时,薛丁山、刘仁轨不由感受到莫大的荣幸,单漆跪地,郑重接下宝剑。

    随后,高麒才缓缓转身走向高台,目视三军。

    随即,薛丁山、刘仁轨才缓缓起身,走到集结的大军前,各自挥剑大吼着。

    陡然间,校场之上,战鼓累累,二将在战鼓声的伴随下,各自挥剑,下令了‘全军开拔’的指令。

    一时,数万大军在各将的带领下,浩然开拔,向南方而去!

    至于此次薛丁山帐下将领则是以樊梨花为副,以及其麾下小将为主,向武陵方向直取岭南。

    刘仁轨军中却是以霍去病、范仲淹为主,从长沙南下,直接绕过苍梧境内。

    直插岭南东部南海、龙川郡,切断太平军与扬州洪秀全方面的联系,实施关门打狗之势。

    一时间,齐军大举云集,约莫十万南征大军直扑岭南,其势决不可挡!

    颇有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趋势!

    ······

    苍梧郡,封阳城

    由于苍梧境内溪水、端水环视四周,将太平军岭南的大本营永熙郡从中隔开,隔河相望。

    所以,王玄策总总构思推演之后,为了更有利的防备己军,却也是驻军此处,监视太平军。

    城府内,此时数员军中将校皆聚集在一起军议,讨论着如今的战局。

    腰悬利剑,身穿战甲,正紧盯屏风之上的地图的主将正是都督王玄策。

    观测许久,王玄策首先说着:“诸位将军,此次太平军几乎倾巢出动,我军应如何应对?”

    话音落下,府中却是默然,没有将领提出方案。

    其实,这主要还是军队问题。

    须知,此次太平军其军规模在将近七万兵力,齐军却只是三万的规模。

    这无论如何算,却都是没有任何的胜算,又如何能够战胜呢?

    许久无人提出应对策略,其间一名青年将领奋身站出,侃侃道:“兄长!”

    “依末将之见,此次天平军全线来袭,必定是已经孤注一掷,想要一举消灭我军,夺回岭南全境。”

    “随后在携着大胜之举,趁机杀入湘州,与我大齐分庭抗礼。”

    “故此,末将猜测,此次东王杨秀清必定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

    “所以,如若不出所料的话,此次太平军必定会发挥兵多的优势,兵分两路,一路直逼我军溪水防线,进行猛攻。”

    “另一路,应该会向我军出其不意的方向进行攻击。”

    这员将领正是随机出世的北宋大将王禀,植入身份正是王玄策的亲兄弟。

    其实,说起王禀此人,却是极为可惜,王禀本是北宋时期的不知名的将领。

    却正逢赶到靖难时期,金军大举南下,向北宋发动大举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