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宋与西夏的恩怨由来
纵观北宋一朝,都说辽是宋最大的敌人,然而宋和当时周边国家打仗最多的却不是北边最为强大的辽,而是西夏。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说宋与西夏之间的关系不得不先理出个头绪,这也是宋代历任统治者也为之头痛的问题。 建立西夏的党项人是羌族的一支,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皇帝一贯重用胡人,经常用这些党项人来对搞吐蕃人。唐僖宋时黄巢起义,时任夏州节度使当时的党项部落首领拓跋思恭因为收复长安有功,而被赐姓李,封夏国公。 从此后拓跋思恭及其后代由此改姓李,拥有了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缓、宥、银州的藩镇势力,成为当地最大的势力。 唐灭至五代十国,夏州己经改拓跋为李姓党项藩镇采取了无论中原王朝何人做皇帝,自己都称臣的策略,以换取李氏对夏州的合法统治地位和大量赏赐,进而继续发展自情怀的势力。 中原王朝皇帝历来爱面子,所谓的万国来朝看似风光无限,实际是大量赏赐这些所谓来朝拜的除好看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且这些小国小部落朝秦暮楚,给他东西他就说你好,说不定哪一天给的少了或是没给,说不定就翻脸。 经地二百多年的经营,夏州李氏拥有的地盘不仅有肥美的牧场,而且还有现在鄂尔多斯南部的盐产地。牧场出产牛羊战马,而青盐的意义更大,不要小看了这种在现在几乎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盐,在北宋那个时代,青盐可是最上等的食盐,除了食用还可以洁齿,更可以当做硬通货使用、 有马就有骑兵,有盐就等于有钱,可以说夏州党项有兵马有钱粮势力是相当的大,李元昊能够建立西夏,这些都是必要的基础。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宋一统中原,夏州李氏依然向宋称臣,每年送去一批战马且允许宋派文官管理部分县。宋太祖先是忙于削夺开封附近的藩镇兵权、用来建立国家军队禁军,对于更加遥远的西北党项没法顾及而给予“许之世袭”。 宋太祖赵匤胤与辽国交锋后,发现此前一直所向披靡的宋军步兵,面驿辽国骑兵显得吃力起来,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建制骑兵,将目当投向夏州李氏控制的西北地区,更想将都城从无险可守的汴梁迁到洛阳或是西安,并且修通往西北的路,积极将羁縻的夏州变成实际控制。 迁都的计划,由于受到后来成为宋太宗赵光义等官员的反对,太祖皇帝又英年早逝,最后没有来得及实义。太宗赵光义继位后与辽国人的历次交手均失败告终,也明白了骑兵的重要性,此时各地的藩镇的兵权己经削除,也将目光投向了西北。 太平兴国七年,赵光义找了个借口要把夏州李氏亲族全部招到到京城开封,准备根除这个西北最大盘踞势力。然而,当时党项首领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有先见之明,深知一旦入京就再无翻盘机会,就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 雍熙二年,李继迁联合当地势力诱杀北宋驻守西北的将领曹光实,随后乘机占据银州,攻破会州,又通过向辽国“请降”来拉拢辽国对抗宋,辽也愿意宋西北边疆出问题,所以就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宋太宗大怒,曾派兵去打击但没能胜利,再次准备用兵时便驾崩了。宋真宗即位,由于面临辽国南下压力,不得不对李继迁采取缓和行动,在得到李继迁继续名义上向宋称臣的情况下,默许李继迁实际控制夏、绥、银、宥、静州等地。 后来,乘着宋辽对峙,李继迁率诸部落攻陷宋朝西北重镇灵州、凉州,截断宋朝通往西域的商道,同时禁止西域诸部向宋朝卖马,严重的影响宋的军力建设。 此时李继迁已经实际脱离宋独|立了,只不过没有公开立国而已。李继迁死后,李德明即位,选定银川为都城,改名兴州,同时继续执行向宋辽称臣、以迷惑宋辽的方针,以便宋辽不来干涉自己,积极向不仅适合放牧而且适合种植粮仞的河西走廊发展。 李德明率兵南击吐蕃、西攻回鹘。由于宋辽相互盯着对方,让李德明再一次拓展了党项人的生存空间。 此后,李元昊即位,仿照中原王朝建立文武官员和一套制度,在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肃州三个战略要地后,于仁宗宝元元年宣布脱离宋的藩属地位而自立,建立大夏。 从战略眼光上来看,宋太宗比宋太祖差的可不止一个层次,逃走了一个李继迁,为儿孙辈留下了恁大的一个祸患,自此宋在西线与西夏的战争,从爆发到北宋灭亡便没停止过,其中名将辈出,西军的战斗力也是惊人非常。 在这其间北宋与西夏发生了五次战争,李元昊为了攻占陕西,发起了第一次宋夏战争,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场战伇中,均以宋败告终,然西夏虽胜但消耗亦是很大,特别在定川之战,西夏两路军一路大胜一路全军覆没无力西进夺取陕西,掠夺所得远远不如消耗,得不偿失,双方最终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