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野望——桓温传在线阅读 - 第八十六章, 祭陵高平

第八十六章, 祭陵高平

    在追究了在卢悚进宫事件当中的有关人员的责任之后,桓温接下来就依照臣子的本分,去拜谒司马昱的高平陵。

    既然辅政大臣要拜谒已故皇帝的陵墓,朝中的文武百官自然就得响应。在正式的拜谒仪式举行前,已经被罢官的竟陵太守邓遐趁着桓温的空子拜见了他,桓温看着他那落拓的身形,便关心地问道:“你为什么变得比以前更加消瘦了?”邓遐说:“我在叔达面前有愧,不能不因打破饭甑而遗憾。”邓遐所说的叔达是东汉时期的孟敏,字叔达,是钜鹿郡杨氏县人,他曾经客居太原府。有一次他担的瓦罐子掉到了地上,他连看都没看就离开了。林宗看到后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瓦罐子已经碎了,看它有什么用处呢?”林宗因此觉得他不同一般,于是就劝他到各地去游学,十年后果然闻名天下。

    桓温听邓遐这样说,知道他还因为自己打破了他的饭碗而耿耿于怀。自从攻下寿春之后,桓温已经知道了袁真的一些秘密,因此觉得当时邓遐在受到袁真节制的情况下,没有能够完成既定任务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就安慰邓遐说要重新帮他恢复身份。

    在魏晋的历史上,有两个叫同一名字的高平陵,也许是天意巧合,也许是因缘际会,有两次与拜谒高平陵相关的活动,都与桓家和司马家的命运交关,成为他们两家之间恩怨缠绵上百年的标志性事件。

    第一次拜谒高平陵活动,是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当时魏少帝曹芳离开洛阳,到城南九十里处的明帝曹叡高平陵祭谒。权臣司马懿乘机在首都洛阳城内发动政变,切断了洛阳至高平陵的信道,对此,大司农桓范力劝曹爽奉天子暂避到许昌,尔后再传檄天下,共同发兵讨伐司马懿,可惜曹爽没有听从。司马懿政变成功后,桓范成了司马氏的眼中钉,不仅自已被杀,桓家更被灭了三族,偶有漏网的后人从此便小心做人,不敢认祖归宗,据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中考证,桓范极可能就是桓温的六世祖。

    而对于这一次所拜谒的高平陵,桓温自然也是百感交集。简文帝司马昱的高平陵,是东晋王朝第八位皇帝司马昱与其皇后简文顺皇后王简姬的合葬陵,位于现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附近的富贵山山麓中,古称钟山之阳。

    当桓温来到这高平陵的时候,只见简文帝的陵墓依山而建,陵墓周围皆是苍翠高大的树木,显得郁郁葱葱,而幽静空气也是格外的清新。这高平陵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园邑神道,地表不留任何痕迹,完全符合了简文帝生前的真独简贵的作风。

    当桓温要拜谒简文帝之墓的时候,早有随从在墓前预先准备了拜祭的用品,陪同的文武官员皆侍立在墓前的山道前,桓温一人独自沿着山道走到了简文帝那只见供品、不出地表的陵墓的前面。当桓温快要走到陵墓跟前的时候,忽然闻到了一种怪异的味道,桓温不禁皱了一下眉头,等难闻的气味逐渐减弱后再继续走到了简文帝的墓前祭拜。这简文帝生前是个人畜无害,见了老鼠也不赶的妙人,所以他死后连老鼠都喜欢他的坟墓,这自然也就勾引起了黄大仙的注意,而黄大仙今天突然见这么多人光顾这里,吓得连忙放了个屁就溜走了。

    桓温与司马昱两人作为一文一武的两位高官,曾在朝中共事了几十年:一开始两人就交情匪浅,司马昱对桓温的工作也是起着正面的支持作用。直到桓温灭了成汉帝国后,司马昱在朝中大臣的唆摆下,屡屡对桓温所积极倡导的北伐行动从各个方面进行压制,搞得桓温在那十多年当中是极其的郁闷。后来因为前燕势力的步步进逼,朝中除了桓温之外再无可以与外敌作抗衡的人才,司马昱才不得已把桓温引进朝堂,不但完全把帝国军事的重任完全托付给他,而且让他分享了内政大权。自此之后,司马昱大局为重,一直都没有再对桓温进行政治上的压制,而桓温从此权势日盛,逐渐有了凌驾于司马昱之上的势头,以致后来司马昱对于桓温所主导的,并没有多少胜算把握的北伐前燕行动都没有提出过异议,并且在桓温的北伐进程当中以及败退后的安置上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可以说,在司马昱主政的晚期,他与桓温都保持着一种合作无间的关系。所以,桓温在决定废掉司马奕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将司马昱推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