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恶兽出笼(十三)南疆最强帝国
在菲尼贵族的献策下,悉伯如计而动,派出列装旧式灵门枪的悉伯第十三军团越过星堡,抢先去后方截断菲尼南北之间的道路。 然而在灵绳枪和灵能炮作用下培养起来的悉伯军队,早已非百年前的悉伯军队,菲尼也知道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便拿出各种同样列装灵门枪的精锐军队疯了般袭击悉伯的孤军,务必让悉伯无法完成战略目标。 由于孤军深入而缺乏补给,菲尼军队也勉强列装起了灵门枪,结果几个月的围攻之后,第十三军团居然几乎被全歼! 虽然第十三军团仅有3千人,而围攻第十三军团的菲尼军队高达2万人,就是这样第十三军团都坚持了一个月才全军覆没,在全军覆没之前带给了菲尼军队将近6千人的伤亡,可以说菲尼虽然胜了,但却是惨胜。 然而即便是惨胜也已经够了,这是自从“第一次琳娜战争”以来,悉伯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争,奥英贝奇王朝宣称自己打破悉伯不可战胜的神话,将第十三军团的军旗送去首都参观展览。 消息传到迪马以后,无疑令高层脸上无光,他们宣布永久废除第十三军团的番号而不再设立,以铭记“图拉奇战役”中史无前例的惨败,在忏悔之后便是悉伯的滔天怒火,以及更多的军团。 2659年,图拉奇被悉伯攻占,菲尼南北的联系从而被截断,而对于图拉奇到哈多这一路的堡垒,悉伯采取围而不攻的方式,因为堡垒是没法生成食物的,只要等食物耗尽,守军只能投降。 并且悉伯还宣称,三周之内投降的守军,就可以被悉伯以礼相待送回国内,而超过三周以后,堡垒内的守军全都得死。 在悉伯这条命令的宣布下,被悉伯阶段后路的守军大多数在三周内投降,对于少数死硬派,悉伯如约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对此菲尼很快发布了针对性的命令,仅被包围而所属主城没有沦陷的星堡,需要坚守半年,所属主城被攻占导致后路被截断的星堡,需要坚守2个月,如果没达到这个期限就擅自弃堡逃亡的守军,将会被菲尼严惩。 而由于这一点要求,菲尼开始注意星堡守军的家庭状况,只有拥有孩子的士兵才会被选入星堡守军,这样一但违反条例的话,他们的家人孩子都会被一同处罚。 接下来几年,悉伯将自己的进攻重点转移到菲尼,毕竟前所未有的“图拉奇惨败”,必须用菲尼人的哀嚎来偿还,这样一来瑞英麦邱的压力就减轻多了,尽管悉伯仍旧时不时的动用海军轰炸瑞英麦邱的沿海地带。 这时候瑞英麦邱牧首突发奇想,觉得自己可以趁着悉伯主力东移的时候,对失地发动反攻,这样就算反攻失败,凭借从提亚修到邱的星堡,也让悉伯无法追击。 瑞英麦邱牧首的主意得到了奥雷蒂亚的支持,于是他们在2660年对悉伯发动了反击,然后接下来的事情证明了,虽说盾强于矛,但是你要是妄图想去和悉伯比拼矛,那悉伯会让你知道,你大爷仍然是你大爷。 如今留守在瑞英麦邱征服地的悉伯军队,不过是素质较差的2个正规军团,还大多数时候忙于镇压治安问题,但是即便是这样,悉伯仅仅用1个军团就挫败了瑞英麦邱的反攻,然后急行军截断这批军队的后路,接下来就是屠杀。 纵使有少数瑞英麦邱军队仍然侥幸逃回去,但是大部分的主力被留在了战场之上,而这是瑞英麦邱共和政权最后的家当。 原本共和政权还只是心痛自己死伤惨重,并不认为这会颠覆自己的统治,毕竟从提亚修到邱的星堡给了他们这个底气,然而他们忘记了一点,星堡只能防御外来的敌人。 这些年来柯多密当局接连败仗,最后甚至败退到北麦邱行省,这给北麦邱行省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压力,还不准当地贵族上升到高层,早就让当地贵族心怀不满,而这时候一个有名望的家族将他们串联起来,给了他们反叛的可能。 这个家族便是本撒家族,本撒王朝在两百多年前覆灭以后,新建立的共和政权将本撒家族从北方调到南方,抽掉了这个家族的根基,然而在百余年的恢复以后,本撒家族开始逐渐恢复元气。 虽然如今本撒家族的实力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但是当瑞英麦邱共和政权在接连的惨败和反扑失败以后,给了本撒家族搞事的可能,再加上当地贵族的支持,于是本撒家族在2661年发动了政变。 柯多密当局已经非常不得人心,他们本身的精锐力量又在这些年战争中损失殆尽,在加上本撒家族调配有序,猝不及防之下,柯多密当局居然丢掉了大部分的领土,只有至关重要的提亚守住了底线。 见此柯多密当局也怒了,所谓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柯多密当局开始联络悉伯,试图将提亚卖一个好价钱。 邱之要塞,说到底得有邱和提亚一南一北,才能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谁能同时掌握这两座城市,谁就有战略的主动权,在灵绳枪发明之前和星堡发明之后,都可以称得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悉伯早就看着提亚眼红了,如今有送上门的大礼岂能不收? 而作为献上提亚的报酬,柯多密当局要求保留自己的贵族身份,悉伯允了,至于剥夺的地是不可能还回来,不过悉伯愿意从其他地方交换给柯多密当局,双方谈妥了以后,这个交易在2662年达成。 可是事成之后,柯多密当局的瑞英人贵族当即大叫坑爹,这悉伯确实允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可是这地呢,却是在还没打下来的比伯边区,悉伯信誓旦旦的让柯多密当局先在瓦雷边区等着,声称等自己打下比伯边区,就会三倍补偿柯多密贵族被剥夺的地。